哈尔滨市委史志研究室:创新“四步棋”持续擦亮“‘史志’不渝”文化品牌

哈尔滨市委史志研究室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黑龙江期间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紧紧围绕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市委工作要求,充分发挥史志工作“撰史、修志、资政、育人”作用,坚持因地因时因势因人制宜,守护地域文化亮点、聚焦文化传承要点、突出时代元素特点,以新理念新举措新机制汇聚起推动史志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能。

一是坚持“因地制宜”,统筹高质量发展工作格局,下好思深益远、谋定后动“先手棋”。强化顶层设计,出台《中共哈尔滨市委史志研究室工作规划(2023—2027年)》,实施“党史编研提速年”“志鉴编纂质量年”“资政育人攻坚年”三个年活动,抓牢史志工作主题主线,确保事业发展笃行致远。提升创新意识,以深化能力作风“工作落实年”活动为牵引,结合资金不足、人才断层等问题广泛开展“解放思想、振兴发展”研讨剖析,以思想“破冰”推动理念“革新”,先后提出“史志主体+多元参与”“部门联动+资源整合”“历史专题研究+多岗位历练”等新方法、新路径,推动史志工作在中心大局中展现更大作为。厚植工匠精神,倡导“史志出品、必属精品”理念,强化质量建设,打造史志精品。《哈尔滨年鉴(2022)》获第九届全国地方志优秀成果一等奖,延寿、呼兰、南岗、木兰分获县级综合年鉴二、三等奖,全市区县年鉴编纂质量取得重大突破,首次荣获全国性奖项。2篇论文入选国家级方志论坛。党史文献片《星火燎原》获全省第十四届党员教育片观摩交流活动一等奖。

二是坚持“因时制宜”,做实做活做热庆祝中共哈尔滨组成立100周年系列活动,下好惟实励新、守正创新“关键棋”。锚定中共哈尔滨组成立100周年重要节点,举办系列纪念庆祝活动,积极构建“精心策划、多元传播、资源共享、多媒联动”史志宣传新格局。巧借相关部门之“势”,争取市党员教育经费30万元支持,与市委组织部联合摄制党史文献片《星火燎原》并在哈尔滨电视台黄金时段播出。探索市场化办展之“法”,由中车集团哈尔滨车辆有限公司出资近5万元,举办了“百年辉煌 薪火相传”——庆祝中共哈尔滨组成立100周年主题图片展,市委主要领导参观指导并给予肯定,参观人数近2万人。依靠主流媒体之“力”,协调哈尔滨日报社,连续三天刊发系列纪念文章;新华社黑龙江客户端刊发史志室抢救整理党史资料报道浏览量超57万;举办中小学生传讲党史(团史、队史)故事比赛、图文征集和主题征文活动,全市超10万人参与,持续唱响红色文化主旋律。夯实红色基因传承之“本”,编写出版献礼书籍《庆祝中共哈尔滨组成立100周年纪念画册》《中国共产党哈尔滨历史学习读本》,利用史志固有平台出版专刊、推出专栏,构建全方立体化史志宣教格局,汇聚感恩奋进磅礴力量。时任市委常委、秘书长冯延平同志批示:“系列纪念活动精心策划推动,品质层次都较高,体现了自己出题自己答、不用扬鞭自奋蹄的主动担当作为精神”。

三是坚持“因势制宜”,坚持党有所需史有所为,下好以史鉴今、资政育人“落实棋”。着力做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宣传阐释。在哈尔滨史志网站、公众号推出《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记解放前哈尔滨的中共地方组织领导人》《哈尔滨团组织百年奋斗历程简要回顾》等原创文章,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哈尔滨市情活页》刊载《党的十八大以来哈尔滨市历次党内集中教育回顾》,梳理形成《新中国成立后的三次大规模调研》《老一辈革命家如何搞调查研究》,有力配合了主题教育,受到社会各界好评。微视频《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获黑龙江省首届社科普及讲解大赛优秀奖、市级“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十佳精品课程”。着力做好党中央和省委、市委决策部署的决策参考。坚持与中心工作同频共振,从历史和现实结合维度,提供历史借鉴和预见性资政服务。紧扣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黑龙江期间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聚焦建设“六个龙江”、打造“七大都市”、双亚冬城市等战略部署,《哈尔滨市情活页》策划推出《习近平总书记为哈尔滨发展指路引航》《以新质生产力推动东北全面振兴》《金史札记》《哈尔滨打造“先进制造之都”的历史记忆》等专题文章,受到高层领导持续关注;推出《亚冬》《冰雪文化》专刊,《哈尔滨第三届亚冬会办赛实践对第九届亚冬会的启示探析》《玉泉北山滑雪场的前世今生》《中国·哈尔滨国际冰雪节的源与流》等资政文章,为探索中国式现代化哈尔滨实践提供“史志方案”。梳理汇编呈报市委相关资政史料10余万字;接待20余个单位500余人次查阅、借阅史志文献资料,积极服务全市中心工作。

四是坚持“因人制宜”,狠抓体制机制构建,下好人才强室、依规管室“长远棋”。全面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建立以实绩为导向的选人用人机制,充分激发干事创业热情。强化“T”型人才建设,组织全室17名年轻干部围绕哈尔滨市历史专题集中研究攻关,着力打造未来史志领军人才。举办全市党史、方志、年鉴业务培训班,深化提升理论素养和业务能力,加强区域交流,积极组织业务人员到先进地区考察调研,学习先进经验,开拓眼界视野,不断提升史志队伍整体能力和水平,以“智动力”激活服务高质量发展“新势能”。不断推动制度的实践创新,制定出台《哈尔滨史志题材作品审读工作管理办法(试行)》《史志作品专家评审费管理办法(试行)》《各类史志作品支付报酬实施办法》《内部控制管理制度》《公务接待管理办法》《〈哈尔滨史志讲堂〉栏目制作管理制度》等制度,以制度和体制完善保障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