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志
字体大小
默认
  • 默认
打印
  从抗日战争胜利到1985年,在40年中,黑龙江地区的公路建设,随着政治、经济的发展 ,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它主要经过5个时期。
    一、公路恢复时期(1945—1952)
    1945年8月15日,日本帝国主义宣布无条件投降,日伪政府土崩瓦解。在中国共产党的领 导下,黑龙江地区开始建立人民政权,全力恢复生产与城乡交通,支援解放战争。据统计, 1945年末,黑龙江地区有公路15300余公里,且多为土路木桥。
    到1948年,黑龙江地区政权建置逐步趋于完备,开始设有公路机构和人员。当时,松江 省政府建设厅内设有交通科,后改为公路局;黑龙江省政府工业厅内设有公路科,后改为公 路局;嫩江省政府水利局内设有公路科。1949年4月,黑龙江、嫩江两省合并为黑龙江省,设 有公路管理局。各市、县级政府民政科内设有专人管理公路,解放战争期间,由于财力所限 ,对公路、桥梁只是组织当地群众进行修复,维持通车。
    1949年至1952年,黑龙江、松江两省所辖市、县、旗人民政府都设有公路机构和人员。 对公路主要是组织群众,利用农闲,进行春秋季整修,以保障路面平坦,便利行车。在部分 干线公路上,建立养路段,配备专业道班工人修路、护路。松江省在密山至虎林公路设密虎 养路段,黑龙江省在肇东至肇源公路设三肇养路段,是黑龙江地区首先建立的公路养护专业 机构。同时,建立群众养路组织,以辅助专业力量的不足。并对部分干线公路、桥梁进行了 改建。
    1950年12月,黑龙江、松江两省公路部门,有近40名工程技术人员赴朝鲜前线参加抗美 援朝战争,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抢修公路,架设桥梁,确保军需运输。
    在公路恢复时期,黑龙江、松江两省贯彻执行政务院制定的民工建勤政策,采取依靠地 方、动员群众、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修路筑桥。当时人员少,特别是技术力量严重不足,较 大工程由省派技术人员测设,配合各市县施工;一般工程则由市、县自行设计施工。筑路施 工机械很缺,全地区仅有日伪时期留下来的几台旧压道机,其它完全使用铣、镐、扁担、土 篮子……。对参加整修公路的民工、民车,实行补贴粮食(高粮、苞米),以减轻民工负担 。这种整修公路方式,投资少,收益大,适应了解放战争时期和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要求。
    二、公路重点建设时期(1953—1957)
    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黑龙江省(1954年8月,黑龙江、松江两省合并)被列为国家重点 建设省份。工业基本建设投资占全国工业基本建设总投资的10.3%,全国156项重点建设项目 ,在黑龙江省兴建的就有22项。加之国家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已基本完成,工 农业生产发展较快,城乡物资交流和人们往来增多。这些因素为发展公路提供了有利条件。 在国家诸项事业并举、资金不足的情况下,黑龙江省把公路建设重点放在重要工业区、重点 产粮区和大型农场、矿区,对大部分地区的公路,则依靠当地组织群众进行维修、养护和管 理,以维持正常通车。
    1953年至1957年,黑龙江省先后改建了齐齐哈尔至富拉尔基、鹤岗至萝北、林口至鸡西 、克山至拜泉、肇东至肇源、鸡西至密山等公路。首次修建了齐齐哈尔至富拉尔基全长33公 里的砾石级配路面公路和龙江县第一座80米的石拱桥。为解决在无砂石地区铺装路面材料, 黑龙江省交通厅于1956年组织技术人员在安达县进行白灰土拌合黄土作基础材料,以稳定土 壤代替石料的试验,取得了初步成果,为以后大面积铺装渣油路面提供了科学依据。
    同年,在明水至安达公路上试铺5公里渣油路面,是黑龙江省修建渣油路面之始。同时, 专业养路道班有所增多,养路队伍不断壮大,公路养护逐渐走向专业化。截至1957年末,黑 龙江省公路通车里程16892公里,是1949年5912公里的1.8倍,晴雨通车里程1747公里,比19 49年107公里增长15倍。有道班工人618名,群众代表工1690名。
    三、公路以普及为主时期(1958—1966)
    1958年,国家开始实施第二个国民经济五年计划,交通部提出了依靠地方、依靠群众、 普及与提高相结合以普及为主的发展公路交通的方针。黑龙江省总结推广了明水县组织民工 建勤实现全县地方道路网的经验,加快了地方道路的发展。拜泉、依安、克山、龙江、林口 、鸡西、密山、宾县等市县都充分组织民工建勤修建地方道路,成果显著,掀起了修建地方 道路的热潮。
    在此期间,黑龙江省公路状况有明显改善,增加了砂石路面,开始有了渣油路面和沥青 路面,以石拱桥为主的永久性桥梁有较快增长。
    至1966年,黑龙江省共修建黑色(沥青、渣油)路面471.2公里,碎石路面6354公里。计 有永久性桥梁482座,15278.8米,为1960年的7.9倍和3.1倍。但是在“大跃进”中,公路建 设曾出现过不顾实际可能,盲目追求数量,忽视质量的倾向。
    四、边防道路建设时期(1967—1976)
    1967年至1976年正值“文化大革命”时期,黑龙江省公路建设同样受到了干扰、破坏。 但是由于黑龙江省地处东北前哨,为适应战备形势需要,黑龙江省革命委员会把公路建设纳 入主要议事日程,加强了领导。省、地、县分别建立国防公路建设指挥部,具体组织公路建 设的实施,并采取军队建制的团、营、连、排形式。这一时期,新建改建了嫩江至漠河、二 龙山至抚远、海青至四合等边境公路。这些公路有利于发展边境地区的政治、经济与沟通内 地之间的联系。特别是对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修建小三线①(①“小三线”建设,是国家为适应战备形势而采取的一项措施。由省统 一安排,将一些工厂由城市迁往山区,这)公路,也是这个时期公路建设的重要项目。在省 、地、县交通部门的组织下,修建了方正至依兰、五常至尚志、通河至凤阳等公路和冲河、 向阳等永久性桥梁。这些工程,多修建在隐避角落,离居民点较远,交通量不大。
    五、公路以提高为主时期(1977—1985)
    1977年之后,黑龙江省公路建设进入以提高为主的时期。黑龙江省交通厅把提高公路技 术状况作为主攻方向,主要改造了干线公路,修建了一、二级公路,打通了部分断头路,初 步解决了哈尔滨、齐齐哈尔、牡丹江、佳木斯、大庆等大中城市出口路车辆拥挤现象。并有 重点地发展高级、次高级路面,不仅增加了沥青路面,而且铺装了一部分水泥混凝土路面。 1976年将哈尔滨至宾县公路改建为沥青路面,是黑龙江省第一条沥青路面公路。公路干线基 本实现了桥梁永久化,修建了一些技术先进、结构新颖的大型桥梁。至1985年,黑龙江省的 公路技术等级和晴雨通车里程都有较大的提高和增长。些地区称为“小三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