绥滨农场志第一卷(1948—1985)
字体大小
默认
  • 默认
打印
序言

序言

序言


1948年,黑龙江与松花江交汇的冲积平原上,16台四轮大铁车轰轰隆隆闯进了这片广阔而又肥沃的荒原,垦荒的第一犁掀开了绥滨农场创业史的光辉编章。
  首批垦荒队员遵照党的“发展生产,繁荣经济,增加政府收入,减轻人民负担,一切为了支援前线”的号召,凭着艰苦创业的精神和革命热情,头顶蓝天,脚踏荒原,安营扎寨,白手起家,撒下了建设农场的第一粒种子,为农场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二十世纪五个年代后期,近千名复转官兵汇同来自祖国各地的知识分子,支边青年,城市知识青年等各类人员组成的垦荒大军,披荆斩棘,团结奋斗,与天争时,与地争利,用勤劳的双手描绘着建设农场的宏伟蓝图,用心血和汗水浇灌出丰硕的胜利之果。他们在变“北大荒”为“北大仓”这部英雄的史诗上,谱写着拓荒事业的壮歌,吟唱着用烈火和热血写就的诗章。
  四十年已经过去了,这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只不过是短暂的一瞬,可是在绥滨农场创建和成长的过程中,却经历了漫长而又曲折的道路。然而绥滨农场经过历代垦荒者的奋勇拼搏,已初步形成了一个农、林、牧、副、渔各业并举;工、商、运、建、服百业兴旺的立体化开发网络。拥有土地80万亩,耕地48万亩,人口l8456人,职工8961人,农机具配套的大中型国营机械化农场。在这块富饶美丽的土地上,到处都凝聚着垦荒战士的汗水和心血,处处都闪烁着群众智慧的光辉。
  回顾过去,创业艰难;展望未来,任重道远。我们要发扬历代垦荒队员的艰苦创业精神,为建设一个繁荣昌盛的绥滨农场做出无私的贡献。
  《绥滨农场志》的编纂,正是为了总结经验,继往开来,激励后代,奋发图强,继承和发扬老垦荒者的创业精神,把绥滨农场建设成农牧并举、种、养、加全面发展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国营农场。
  《绥滨农场志》是绥滨农场自1948年建场三十八年来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耕作粗放到精耕细作,从人畜力作业到操纵现代化机械的历史发展过程的缩影。是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通过具体真实的场史资料,全面而系统地记述了农场的沿革、自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人物等方面的历史现状,较为准确地反映了农场的特点,以求达到“资政、存史、教化”有益于当今,启迪、教育后代之目的。
  我们深切地缅怀那些为开发建设绥滨农场而光荣牺牲和积劳成疾而献出宝贵生命的革命先辈,也衷心地敬重那些为农场创建作出重大贡献的离退休老干部、退居二线的老前辈及因公致残的同志。他们的业绩将永远激励后辈为农场的兴盛去拼搏,为把绥滨农场建设成“北国江南”而献身。
                               周振江
                               1989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