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五二农场志(1956—1984)
字体大小
默认
  • 默认
打印
序言

序言

序言


  《八五二农场志》是一部关于农场的小型百科全书。它记载了农场地理历史,政治经济文教科技和风土人情的演变和发展。以志书的体例,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作指导,把翔实的资料整理编辑成书。“前有所稽,后有所用”。使拓荒者,建设者的劳绩不致湮没,后来者从中得到稗益。激发人们建设农场的热情,坚定建设好农场的信心。
  八五二农场是新中国成立之初,兴办的军垦农场之一,场名取自铁道兵八五○二师番号,属中国人民解放军密山铁道兵农垦局。
  近年来在地处挠力河畔六分场八队地区出土的文物,经省博物馆考古工作者初步鉴定,农场地区远溯于新石器时代,已有人类聚居。我国古代北方肃慎族人及其后裔,曾在此繁衍生息。抗日战争时期,这里曾是抗联健儿与敌进行战斗的地方。由于自然环境的变迁,侵略者的蹂躏,到解放前夕,这里已是一片荒芜,遍地草莽,狼豕出没的景象。
  1956年初,王震司令员报请中央军委批准,决定在黑龙江省东部地区开创农垦事业。先后有老红军黄振荣、李桂莲、匡汉球、苟载堃和七千名铁道兵复转官兵,从鹰厦线,睦南关铁路工地、以及朝鲜前线来到农场。他们继续发扬“南泥湾”的光荣传统,以“解放军面前没有困难”的钢铁意志,艰苦创业,顽强拼搏。当年开荒,当年打粮,当年修路建房,安家立业,在久无人迹的荒原上,站住了脚跟。1957年11月召开全国农林工会代表会议时,朱德副主席曾表扬八五二农场是“全国投资最少的一个农场”。
  1958年的三千六百名下放军官和l966年的沈阳军区六个集体转业连队,及国家陆续分配的八百六十五名大中专毕业生。还有河北、四川、山东支边青年和移民八千余人,北京、天津、上海、杭州、哈尔滨、双鸭山知识青年一万余人,他们先后来农场参加建设。如今已有一万四千名职工子弟走上了生产、工作岗位。
  农场的干部职工来自五湖四海,来自全国十七个民族和几十个省区。农场的建设凝聚着他们的聪明才智。
  农场的职工,素以为国家多做贡献为天职。建场近三十年,耕地面积已达120万亩。累计上交国家粮豆23亿6千万斤,上交国家税金2221万元。净盈利3211.1万元,平均每年净盈利110.7万元。
  党的“三中”全会以后,农场走上了兴旺发达的新阶段,农业获大幅度增产增收。1980年一年上交粮豆二亿三千万斤,经营利润三千万元,创历史最高水平。
  建场以来的成就,既可告慰千万个拓荒者,建设者,更能激励人们奋发进取。
  勿庸讳言,三十年来,也有不如人意的地方。由于“左”倾错误的影响,特别是“文化大革命”的干扰破坏,加之因缺乏经验造成的工作失误,我们也做过一些违背自然和经济规律的傻事、蠢事。使建设者所付出的巨大辛劳,没有能完全取得相应的效益。为了记取这些教训,为了今后把农场的事情办得更好,志书对历史上所发生过的挫折和失误,秉笔直书,作了实事求是的记载,以便“存史资治”。
  让我们在党的“三中”全会方针政策指引下,发扬传统,开拓前进,锐意改革,为了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农垦企业而奋斗!
         黑龙江省八五二农场志编审委员会
              1986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