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兴安岭林业志
字体大小
默认
  • 默认
打印
序言


王汉忠

  东风送暖,林海添翠。迎着改革开放的大潮,《大兴安岭林业志》问世了。

  《大兴安岭林业志》是一部专业志,翔实记述我们大兴安岭林区森林资源、开发建设、森
林经营、木材生产、林产工业、多种经营、森林保护、植树造林、科技教育、经营管理等方面
的发展变化,是我们的创业者和建设者奋发图强,艰苦奋斗,在“绿色宝库”进行社会主义物
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历史记录。这部志书,可以使人们比较全面地了解和认识大兴安岭林
区,对于规划经济发展和未来建设,对于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对于“避危兴林”和“科技兴
林”,对于运用史料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发扬大兴安岭精神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盛世修
志,惠及子孙。编纂《大兴安岭林业志》是一项重要而浩繁的工程。它的出版问世,可喜可贺!

  大兴安岭林区地处边疆,偏居一隅。早在1955年和1958年,黑龙江省曾先后两次在东北坡
林区进行过开发,但由于交通闭塞,无社会依托,加之经济困难,供应不足等原因,两次开发
都被迫下马。

  1964年2月10日,党中央、国务院根据发展国民经济的战略部署,批准了《林业部、铁道
兵关于开发建设大兴安岭林区的报告》。按照中央决策,以铁道兵三、六、九师为开路先锋,
同时调集了15个省、市、区的干部、工人,号称十万会战大军开进会战区,并组成了由中央任
命的军地联合的大兴安岭会战指挥部及其党委,建立横跨两省、区的特区人民政府,动员各方
面的力量予以援助。遵照周恩来总理等中央领导同志“一定要站住脚,一定要取得全胜”的指
示,开发大兴安岭林区的会战,在千里林海,万顷雪原打响了,其势迅猛异常,锐不可挡。广
大铁道兵指战员,林业职工们,以大庆铁人精神为榜样,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
团结一致,并肩作战,克服了种种来自大自然的艰辛和“十年动乱”的灾难,不但在“高寒禁
区”站住脚安了家,而且以惊人的勇敢和智慧创造了大兴安岭林区开发建设的奇迹!

  经过四分之一世纪的开发建设,大兴安岭林区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北疆,成为祖国规模最
大的重要林业生产基地。在往日寂静的原始林区,加格达奇、塔河、新林、呼中、松岭、十八
站……一座座新兴的林业城镇,如串串绿海明珠,一展姿容。一条贯通森林腹地的790公里的
钢铁大动脉,犹如巨龙,蜿蜒在万山丛中。林区公路总长1万多公里,保证生产和生活用品的
运输,象条条彩带网织在绿色海洋。大森林一片沸腾,充满生机和活力。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以来,大兴安岭人坚持改革开放,继续开拓进取。全区以林为主,采育结合,综合开发,多种
经营,形成了绿红黄白黑五色经济新格局,同时,社会和各项事业相应发展,蒸蒸日上。到1990
年末,大兴安岭林区共为国家提供商品材7 000多万立方米,累计利税10亿多元,为社会主义建
设做出了贡献。

  大兴安岭林区开发建设的成功,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胜利,是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指引
下艰苦创业精神的结果。广大开发建设者们,战风雪,斗严寒,睡“波浪床”,喝“三省汤”,
为完成党交给的神圣历史任务而不畏艰险,不怕牺牲,坚韧不拔,勇往直前。由老红军、老八
路、老抗联为重要领导组成的大兴安岭林区会战指挥部党委和特区的领导班子是坚强的领导核
心。他们不但把党历来倡导的艰苦朴素、艰苦创业、敢打硬仗、敢于胜利的革命精神和优良传
统在开发大兴安岭特定的条件下进一步发扬光大,而且具体地把“井岗山精神”、“长征精神”、
“延安精神”带到了大兴安岭会战区,言传身教,率先垂范,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廉
洁奉公,一身正气,给广大官兵、干部、工人树立了光辉榜样。会战中涌现了许许多多的英雄
模范人物,如“硬骨头战士”张春玉等。还有许多革命战士献出了宝贵生命。他们的风范长存,
精神永在。大兴安岭人,将世世代代纪念他们。

  在大兴安岭开发建设的历程中,开拓者们不仅创造了物质财富,而且创造了精神财富。党
的艰苦奋斗的传家宝得以发扬光大,磨练和铸造了大兴安岭人的那种特殊性格和图强意志,造
就了大兴安岭精神。这就是:战严寒,斗冰雪,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不怕苦,不畏难,开拓
前进的拼博精神;顾大局,爱集体,立足本职的务实精神;同甘苦,共命运,乐在边疆的奉献
精神。实践证明,依靠这种精神,就无往而不胜。

  回顾历史成就辉煌,展望未来充满信心。大兴安岭林区的开发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今
后的任务更加艰巨而光荣。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在改革开放和林业方针政策的指引下,大
兴安岭林区要建成各项事业协调发展,商品经济比较发达,社会安定,文明富裕的社会主义现
代化新林区,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改革开放,再谱新篇,大兴
安岭林区前程似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