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荒全书工业卷
字体大小
默认
  • 默认
打印
第一章 自给、内向、粗放的工业

第一节 农机修配


   一、垦区最早的农机修配

  1948年春,赵光农场开荒建点前,为修复日伪时期遗弃的废旧农机具,由杨寿东、张树兴
等人在一间175平方米的破草房里搭起一座小烘炉,用两台老虎钳子和5件手工具,进行简单的
机具修理,做一些瓦斯焊、套螺丝、柴油发电、打铁和钣金活,这就是最初的农场修理组。年
底修理组发展到9人:2名技术员、1名技工、6名学员。1949年,又成立电工组,增加充电、下
气门座等项目。1950年,农机具和汽车拥有量急剧增加,修理任务增大,新建 430平方米砖瓦
房,修理组改为修理所,设主任1人、管理员1人,职工增加到17人。修理所分设修理组、车工
组、钳工组、烘炉组、电工组和动力组。修理设备由1948年5台发展到 37台(件),国家调拨来
一批机床、大修仪表和各种试验器、喷油嘴试验器等设备。职工们边干边学,摸索实践,可以
车螺丝、铣缸、做C-6滚筒牙、铣联杆轴、磨小轴、电焊等。 1952年,修理所组织更加健全,
增设翻砂组、试验室、材料库、零件库、办公室。并且对水压、马力、柴油泵、喷油嘴等试验
器材全部学会使用。1950年,技工孙风桐改制一台修磨小轴机床,一年修复 500根,节省东北
币15000万元。同年,组装1台美式万国拖拉机,改装1台10千瓦直流发电机,修复1台单缸卧式
座机,由烧石油改为烧木炭、烧瓦斯,缓解石油供应不足的困难,同时修复 8台哈尔滨购进的
破旧萨克犁。1952年各种设备增加到 81台(套),设备资金达 79万元,职工增加到80余人。修
理能力明显提高,从一般的瓦斯焊、套螺丝、打铁、钣金、充电、下气门座、挂瓦片、铣缸筒、
做 C-6滚筒牙、铣联杆轴、磨气门、电焊、改良挂瓦、火补水箱、做导管、车铆钉、做划印器
和喂入链环、制手工具、磨耙片、铣曲轴主轴颈、校正连杆,到可进行喷油嘴、阻油圈、车胎、
汽顶活塞、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等修理项目和马力试验、调试喷油嘴及联合收割机牙轮 115等
一般零件铸造。同时,工厂开展修旧利废的生产竞赛活动。苏联进口拖拉机喷油嘴供应不足,
价格昂贵,1个喷油嘴价格等于1头肥猪,工人赵作元用细油石磨、小电钻复孔的方法修旧油嘴
12个,节省东北币3000万元。孙凤桐改装车床修磨曲轴成功。磨一个曲轴可节省50万元,解决
了冬检的急需。1953年,修活塞环、焊补拖拉机缸盖成功,并在81天冬检中,大修纳齐拖拉机
9台、中修纳齐30台、保养C-80号4台和德特9台,共节约1.2亿元东北币,荣获农场红旗单位奖。
1954年,修理厂改为修配厂,农机具维修做到小修不出作业区,大修不出厂。检修中,改装纳
齐拖拉机空气滤清器支管,延长了缸筒寿命。工厂产值连年增长,1957年产值人民币 3万元,
比1954年增长13.3倍。

  1958年,修配厂改称农场办事处中心修配厂,各农场均设修理所。“大跃进”以来,原材
料和机械零配件不足,中心修配厂在自力更生、发愤图强、因陋就简、土洋结合的方针指导下,
开展强攻材料、零件、设备和技术“四大难关”的技术革新、技术革命运动,自行设计制造龙
门床、全齿车床和铣床、冲天冶炼炉。当年工业产值达119万元,利润37万元。

   二、荣誉军人建起的修理厂

  1949年10月,伊拉哈荣军农场(九三荣军农场前身)在“北大荒”上出现了。第一批来到这
里的是在革命战争里立过功勋,负过伤的复员军人和残废军人,他们以永不退色的革命意志,
在这茫茫无际的荒草野甸,冒着鹅毛大雪,在日本侵略者遗留下碉堡的残垣断壁旁,架起了帐
篷,驾驶着拖拉机,开垦了千万年来一直沉睡的荒地,创建了前无古人的事业。

  建厂初期,人民政府给农场拨来了拖拉机和部分农机具,但农场缺少机械配件,不及时修
复机械设备,垦荒任务就要受到影响,为解决这一问题,在参军前曾学过打铁手艺的副厂长侯
向宽,同住过工厂的迟子祥两人建起了一座小烘炉。没有铁料就在以前日本开拓团的碉堡废墟
里拣了一些碎烂铁开始生火打铁,迟子祥不会打铁,老侯就手把手教,因他右臂负过伤,不能
用力,有时把衣服一脱,用一只手抡起铁锤干起来。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终于生产出大批镰
刀、锄板和机械上用的小零件。

  迟子祥是一名非凡的人物,1917年生于山东省黄县,1946年参军,在解放战争中他六次立
功,身上中弹多次,背部的伤口有拳头大。1947年解放法库战斗中,在零下40度的冰天雪地里,
脚趾全部冻掉,两个手指被冻掉,最后身上负五次重伤,才被送下火线。1949年他带着残废的
身体,参加了伊拉哈荣军农场的建设工作。开始在机务战线上工作,而他对机务工作什么也不
懂。当时机械坏了没人会修理,组织上叫他一点一滴的学,他钻研新技术,先学会打铁又学会
了风焊。1950年春季,他领导的修理组制造了一千二百多件农具零件。这年夏天,农场修建,
运输任务很重,车辆不足,他就用破车架子做拖车。很多人都认为他办不到,虽然有一台旧车
床和钻床,由于没有动力,不能车也不能钻孔,迟子祥就反复思考,他就用手推皮带使床子动
起来了。从中大家找到了窍门,许多人一起动手拉皮带,床子就可以工作了。车件、钻眼问题
解决了,经过十多天的时间,修理所制造了一台载重五吨的拖车,解决了生产上的困难。

  修理拖拉机,对他们这些外行人,确实困难不少,有的零件叫啥名也不知道,只好叫“土”
名。怎么学?大修时在实践中学,掌握了拖拉机的构造,制造零件是先易后难,为了验证自己
做的零件质量好坏,把旧件打碎了对照,直到没啥问题了,才大量生产。如“瓦拉倒管”,先
后经过几次反复才成功。之后,又搞“坐瓦”、“电子瓦”的挂瓦工作,技术要求很严格,乌
金温度不够失败了,再次实验,终于搞成功了。几年来他积极培养技术人员,先后带出了16名
技工。老工人刘新华、吴文艺学习他的钻研精神,掌握了拖拉机气缸的修理方法。以前坏了要
买新的,现在自己能修了,一年能修五个。在他的带领下,农场机械检修从烘炉到修理所一路
红红火火。1952年《人民日报》以“一个外行人学会了修理拖拉机”为题,报道了他的事迹。

  由于他身残志坚,工作业绩出色,1950年被评为黑龙江省特等劳动模范,出席东北局首届
荣军和复员转业军人劳模代表大会。1952年,被评为黑龙江省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1959年,
出席全国烈属、残废、复员、退伍军人积极分子代表大会。

   三、最早的劳改铁工厂

  梧桐河农场的修造厂前身是劳改铁工厂。1951年建立铁工厂,当时只有干部3名、工人1名,
其余都是犯人。建成草房一座约125平方米。1个烘炉车间,设 3盘烘炉,仅能加工一些马拉农
具零件。

  1954年由原来的铁工厂改为铁木加工厂,增加了木工车间、钳工车间、钣金车间,烘炉改
为锻工车间,厂房面积在原有基础上扩建到200平方米,仍然是草房。人员已增到 20多人,其
中犯人10名,除负责农场部分铁制农具加工修理外,还担负农场房建木材加工任务。

  1957年改为修配厂,分两个工段,并组建模型车间和翻砂车间,增加了1台机床。1958年,
发动职工利用业余时间盖简易土房 1栋,面积50平方米,南边10多平方米做办公室,北边做仓
库。总厂房面积扩充到280平方米,增设了机修车间,有一个4吨重的千斤顶。这期间,加工修
理全是手工作业,除完成机修任务外,还能制造一部分零件和小型机械。

  1958年大跃进中,开展技术革新和技术改革。建小炼铁炉 1座,为铸造原件开辟了道路。
自制皮带车床,自制拖拉机支重轮轴,自制滚珠套,修复废滚珠;用自制和代用零件成功修复
了一台报废兰斯拖拉机,受到场和省劳改局的表扬。1958年被评为黑龙江省工业先进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