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军农场志第一卷
字体大小
默认
  • 默认
打印
前言




在中国地图上,黑龙江省萝北县延兴镇西靠兴安岭,东临黑龙江,有600平方公里土
地。可是,延兴镇徒有虚名。1958年5月,中国人民解放军预备一师的转业官兵踏进延兴镇时,
不见房屋,不见居民,只见日寇留下的一个破土圩子畏缩在荒林草丛间;獐、狍、麋鹿狂奔,
乌、鹊、雉鸡惊飞;春寒料峭,满目荒凉。哪有“镇”的影子!
在这“一穷二白”的土地上转业官兵、支边青年、科技人员,山东移民组成垦荒大军,头
顶蓝天,脚踏荒原,沐风浴雨,傲霜斗雪;搭帐棚,盖马架,历千难万险,开万垧良田;经
过三十年的艰苦奋斗,建起一个农、林、牧、副、渔五业并举,工、商、运、建、服百业齐
全的中型国营机械化农场。延军是出了名的穷场,它在政治风云变换、经济体制变革中,经
过几次大起大落,到1985年底,累计挂帐一千多万元,跌入了经济低谷,面临崩溃边缘。但
是,延军人是有志气的,“穷则思变,要干,要革命。”在各级党委正确领导下,延军人发
扬“艰苦奋斗、勤俭办场”的革命精神,终于在1989年甩掉了贫穷落后的帽子,跃出经济低
谷,走上振兴之路,成为黑龙江省的先进农场。
现任场长刘泰山对“延军人的精神资源”有个很好的总结。他说:“古典小说中的诸路神
仙都有降服妖魔的法宝,我们延军人也有自己的法宝,这就是‘艰苦奋斗、勤俭办场’的延军
精神。凭着这种精神,延军农场从无到有,由小到大,发展成为中型的机械化国营农场;凭
着这种精神,农场经济由崩溃的边缘攀登上来,并跨出23个贫困场行列。可以这么说,30年
的农场发展史,就是一部艰苦奋斗、勤俭办场的创业史。延军精神是延军人民的一种极为珍
贵的资源,是无价的精神财富。今后我们无论在何种情况下都要始终坚持延军精神。”
忆往昔创业艰难,望未来任重道远。为了总结经验,继往开来,激励后代继承发扬“艰
苦奋斗、勤俭办场”的延军精神,我们编写了《延军农场志》。
《延军农场志》第一卷主体部分上断1958年,下限1985年,由《概述》《简史》《大事
记》《经济》《政治》《文化、教育、卫生》《社会》《人物》《附录》九编组成。为了表
现延军人“穷则思变、要干,要革命”的思想情绪,在九编附录第五章里,编入了 1989年
报纸上发表的延军新闻。为了研究延军的历史渊源,经过考证,《在地方史略》一章中,上
溯到光绪32年(1906年)。这样就比较全面而准确地反映了延军农场的特点,起到了“存史,
资治、教化”的作用。
我们深切怀念那些把青春或生命献给延军农场的革命先辈,他们的崇高精神永远激励年
轻一代为振兴延军而忘我奋斗,延军——小兴安岭下的这块“瑰宝”,一定能放射出更加
灿烂的光芒。
编 者
一九九O年五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