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业运行概况
各项存款增速放缓,“季末冲高、季后回落”特征明显由于理财、信托、基金、贵金属投资、互联网金融业务影响,金融机构存款业务受到冲击,存款稳定性相应降低。黑龙江省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18 293.4亿元,增速低于上年末4.1个百分点,全年存款增加1 752.7亿元,同比少增371.6亿元,其中,全国性大型银行新增存款在全部金融机构占比较上年末下降21.5个百分点。受金融机构季末考核、理财产品集中到期等因素影响,存款增长态势呈现“季末冲高、季后回落”特征。全省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季末月份平均增加362.9亿元,季初月份平均减少57亿元。(1)单位存款同比少增。全省本外币单位存款余额为7 037.8亿元,同比增长5.9%,增速低于上年9.6个百分点;全年新增391.8亿元,同比少增501.8亿元。(2)个人存款增速减缓。全省本外币个人存款余额为10 420.6亿元,同比增长10.6%,增速低于上年3.7个百分点;全年新增1 000.9亿元,同比少增176.1亿元。(3)财政性存款大幅增加。受财政部门清理财政资金账户、转移支付增加、国债发行等因素影响,财政性存款增加较多。全省财政性存款余额644.9亿元,同比增长84.6,增速高于上年52.3个百分点。全年新增295.5亿元,同比增加210.2亿元。
贷款增长平稳适度,促转型、调结构引导作用明显 全年各项贷款纯增额高于上年同期,贷款增速连续6年高于GDP增速,连续5年高于存款增速。贷款投放节奏适应地方经济发展需求。全省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11 782.5亿元,同比增长14.8%;全年新增贷款l 522.6亿元,同比增加23.8亿元。其中,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11 359.4亿元,同比增长14.7%;当年新增l 436.4亿元,同比增加78.4亿元。贷款增长高峰期与粮食备春耕生产和秋粮收购时期保持同步。增速比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增速高出6.8个百分点。但受存款增速放缓影响,前10个月贷款增长率逐月下降,年末回升。中长期贷款增势企稳上行,全年新增中长期贷款占全部新增贷款比重接近五成。全国性中小银行机构新增贷款多于上年。全年贷款投放节奏比较符合黑龙江省地缘特点,完全适应全省经济发展需要。一季度,全省贷款重点投向备春耕生产及相关重点生产领域。其中,农户贷款、批发零售业贷款、制造业贷款较年初分别增加133.4亿元、229.8亿元、123.3亿元,分别增长11.2%、13.6%和11.2%。四季度,农业发展银行从11月份开始发放调控粮油贷款,最后两月新增贷款302亿元,占其全年新增贷款的70.9%,保证了国家粮食收购政策的落实。
金融市场交易有所萎缩,债券融资创新发展 2013年,在全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宏观形势下,黑龙江省金融市场交易量少于上年,债券市场融资受银行间市场利率波动因素的影响,发行量下滑,但融资品种等方面的创新加快。(1)债券融资同比下降,表外融资快速增长。黑龙江省社会融资规模比上年增长49.9%,社会融资能力不断提升。受四季度以来银行间直接债务融资市场利率提高、融资企业发行成本上升导致发行延迟等因素影响,债券融资总额同比下降近1/2,导致直接融资比重有所下降。委托贷款、信托贷款等表外融资占全年社会融资规模的44.9%,比上年提高29个百分点,融资投向主要是基础设施建设、批发零售、房地产业等领域。(2)直接债务融资品种创新,发行企业趋向多元化。黑龙江省直接债务融资实现两个创新突破:其一是“区域集优”集合票据成功发行,实现东北三省“零”的突破;其二是发行企业类型实现突破,首家政府融资平台类企业在银行间市场进行债务融资。(3)货币市场交易量整体回落,同业拆借市场呈现净融出资金局面。黑龙江省银行间同业拆借累计成交1 260.3亿元,同比下降22.9%,其中拆入资金263.4亿元,拆出资金996.9亿元,净融出资金733.5亿元,表明黑龙江省金融机构流动性较好。黑龙江省债券回购累计成交额58 728.2亿元,同比下降24.0%。(4)票据融资规模明显减少,市场利率总体走高。受监管政策和金融机构业务结构调整等因素影响,黑龙江省金融机构累计签发承兑汇票1 294.9亿元,同比下降18.0%;累计办理票据贴现3 968.9亿元,同比下降28.3%。受货币市场利率和票据市场供求变化等因素影响,全年票据贴现加权平均利率为6.01%,比上年提高0.39个百分点,票据转贴现利率水平也高于上年。(5)证券机构效益回升,证券融资功能增强。证券机构经营效益有所好转。黑龙江省法人证券公司仍为1家,分公司4家,比上年增加1家,证券营业部共123家。期货法人机构2家,比上年减少l家,期货营业部共14家。全省证券机构实现营业收入13.7亿元,同比增长27.7%;实现净利润4.5亿元,同比增长147.2%。全省期货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0%,成交量同比增长34.4%。证券市场运行平稳。黑龙江省A股上市公司31家,总市值为l 943.1亿元,同比增长22.0%。证券机构代理证券交易总额16 849.6亿元,同比增长60.5%。证券融资功能有效发挥。黑龙江省非公开发行募集资金共计25.9亿元,发行股份购买评估价值资产33.2亿元,拟非公开发行募集资金50亿元。中小企业私募债券试点成功推进,向上交所备案发行4.5亿元私募债。(6)保险市场稳步增长,农业保险取得突破。保险业务增势良好。黑龙江省保险市场主体39家,分支机构2 467家。全年实现保险保费收入384.3亿元,同比增长11.7%,资产合计1 060.7亿元,同比增长12.9%。各类赔付金额154.4亿元,同比增长57.0%。保险深度为2.6%,保险密度为1 002.1元/人。农业保险取得突破。全年黑龙江省农业保险保费收入和赔款支出均列全国首位。全年农业保险保费收入28.3亿元,同比增长27.9%。在全省遭受严重洪涝灾害后,支付农业保险赔款27.2亿元,投入减灾减损资金2 327.6万元,提供公益捐款714.4万元,投入抗洪抢险救灾人员6万余人次,有力地支持了灾民安置和灾后恢复重建工作。保险资金服务领域不断拓展。除人身险、财产险、农业险外,出口信用保障险同比增长5.8%,环境污染责任险、食品安全责任险、科技保险等重要领域保险业务试点工作逐渐展开。
银行资产质量分析 全省银行业保持良好发展态势。截至2013年末,全省银行业资产总额2. 57万亿元,增长9.2%;负债总额2.48万亿元,增长8.9%;全年实现净利润290.81亿元,同比增盈36.11亿元;存贷比64.41%,比年初提高2.31个百分点;不良贷款比上年减少20.01亿元,不良率3.9%,比上年下降0.8个百分点(剔除农发行政策性因素,不良贷款率1.76%);全年银行业内部未发生重大案件;地方法人机构资本充足率等主要监管指标持续向好,风险抵御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不断提高。全省银行业金融机构网点6 474个,比上年增加83个。其中,法人机构121家,比上年减少1家。 (吴艾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