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政策
2013年,全省人民银行深入贯彻落实稳健的货币政策,有效引导信贷合理投放,不断增强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各项工作收效显著。(1)调研分析水平有效提高,决策参考作用得到增强。区域金融研究和货币信贷形势分析水平不断提升,报告质量和参考价值均有较大提高。全年共有26篇调研报告被省委、省政府采用,被省委书记、省长等省领导批示10人次,24篇信息调研在《金融时报》《中国金融》等报刊上发表。各分支机构调研工作均取得较好成绩。(2)货币政策工具运用灵活,货币政策调控机制不断完善。充分发挥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机制作用,引导和促进地方法人金融机构盘活存量,大力支持小微和涉农等实体经济领域。开展存款准备金管理情况检查和流动性监测,实现了对地方法人金融机构的全方位监测管理,鹤岗市中支流动性监测指标体系完善、工作扎实。加强利率信息披露和利率政策实施效果的监测与反馈,完善了利率市场化相关制度和监测体系。加大支农再贷款的创新应用,累计发放支农再贷款176亿元,同比多增26.2亿元。大庆、双鸭山市中支,呼兰支行等机构管理规范、成效明显,累计发放再贴现134.7亿元,同比增长33.1%。牡丹江市中支在运用再贴现支持中小、涉农企业方面导向明确,管理灵活。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票据兑付后续监测考核工作取得新进展,考核结果达标率较上年明显大幅提升。(3)窗口指导作用增强,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政策引导作用明显。开展货币信贷政策执行情况综合评估和中小企业信贷政策导向效果的专项评估工作,先后出台金融支持现代农业等6个方面的指导意见,引导全省金融机构调整优化信贷结构。截至2013年末,全省涉农贷款余额达到4 667.4亿元,同比增长19.3%。七大类、22项农村金融创新产品得到推广,创新贷款余额238.3亿元,同比增长138.6%。绥化市中支创新推出“粮食购销企业相互担保贷款”,为解决广大粮食购销企业的流动资金需求发挥了积极作用。组织银企对接活动96次,签约项目1 424个,签订融资协议金额l 764.5亿元,资金落实到位率68.5%。全省金融机构“十大重点产业”贷款余额达到l 532.5亿元,同比增长37.7%;中小微企业贷款余额4 231.6亿元,同比增长16.9%;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余额400.O亿元,同比增长9.2%;现代服务业贷款余额478.6亿元,同比增长10.0%。鸡西、七台河市等中支大力推动煤炭资源产业提档升级和生态城镇化建设,支持煤炭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 (吴艾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