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管理
深化管理,提升发展质量。(1)改进资源配置。有效配置信贷资源。按照不同管理要求,信贷计划落实到月份、到客户,按月监测信贷计划执行,保证信贷需求有效实现。合理配置财务资源。核定2013年业务管理费等3项指标,下达全年费用计划,年初亮底下达、年中定额挂钩、年末贷款增量挂钩,实行普惠性的增加及年底预借相结合,预借费用双倍计入成本。省行拿出1 973万元招待费、1 053万元宣传费向基层行倾斜,保证业务经营和发展需求。(2)强化运营管理。强化信贷管理。严把作业监督关。继续实行计划审查制、办贷流程跟踪制、项目负责制、双人复审制,按照黄金客户、优质客户、一般客户的顺序,进行排队审查。推行审查操作标准化制度。信贷项目申报行和开户行负责人列席贷审会,增强委员对项目的了解程度。探索风险防控新举措,试点推行粮食库存第三方监管、库存远程监控、贷款客户多户联保等措施。对总行审批的重点项目,省行牵头召开银政企三方金融服务小组例会。对贷款余额5 000万元以上(含)的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组织贷后管理评价。发挥内部监督作用,开展政策指导性收购贷款“双结零”审计和序时包行审计,组织全省自查整改。(3)有效防控风险。加强信贷风险防控。核销粮油附营业务占用贷款31亿元。清收不良贷款4 918万元。采取以物抵债方式化解新增不良贷款5 300万元。加强操作风险防控。明确授权管理,制定《黑龙江省分行签约授权管理办法》。实行差异化积分。继续做好收购资金非现金结算的推广工作。涉诉案件结案率大幅提升。加强道德风险防控。印发《黑龙江省分行国家临时存储粮食收购资金供应与管理问责办法》。开展纪委书记回访重点客户活动。在处级以上干部集中轮训班期间,组织参观省廉政教育基地。加强IT风险防控。全力推广内部监督管理信息系统。为46个营业机构安装数字高清监控设施,重点推进全省机房达标建设,加强UPS电源监控和管理。开展“信息安全工作你尽职了吗”大讨论活动。加强声誉风险防控。坚持“两报”制度,加强正面宣传,实行联控机制。通过与新华社合作创办《中国农讯》和《黑龙江经济报》开设专栏多种形式,控制舆情。(4)加强基层行建设。探索县级支行分型管理,形成《关于我省县级支行经营发展战略研究报告》。发挥经营绩效考评“指挥棒”的作用,加大财务资源与业务发展挂钩比重。开展经营管理考评。兑现不打“白条”奖和“双结零”奖324.4万元。开展“帮扶行动”。对经营绩效排名后10位的县支行采取省行领导包片、资深岗位人员和处室包行的办法,帮助研究解决晋位措施,有4个县支行实现了考核晋位。完成47个分支行营业办公用房维修改造任务。安排专项资金近700万元建立61个小食堂,占全部机构的94%。 (李海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