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保险业监管

  2013年,在中国保监会和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黑龙江保险业认真贯彻落实全国保险监管工作会议精神,牢牢把握“稳中求进”的工作基调,紧紧围绕“抓服务、严监管、防风险、促发展”的方针要求,开拓创新,真抓实干,从严规范保险市场秩序,切实防范各类风险,着力提升保险服务全省社会经济发展的能力。市场运行总体平稳。2013年,黑龙江省累计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384.32亿元,全国排名第18位,较上年同期增加40.17亿元,同比增长11.67%。其中,财产险公司实现保费收入115.64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4.46亿元,同比增长14.3%。人身险公司实现保费收入268.68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25.71亿元,同比增长10.58%。农业保险取得突破性发展。农业保险保费收入和赔款支出均列全国首位。2013年,黑龙江农业保险保费收入28.33亿元,同比增长27.85%,保费规模稳居全国首位。其中,粮食作物承保面积1.01亿公顷,占全省主要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50%左右;森林保险承保面积6 284.85万公顷,保费收入1.26亿元;养殖业保险保费收入1.17亿元,其中承保能繁母猪、奶牛70.69万头。特别是在应对严重洪涝灾害工作中,支付农业保险赔款27.16亿元,投入减灾减损资金2 327.58万元,提供公益捐款714.4万元,投入抗洪抢险救灾人员6万余人次,有力地支持了灾民安置和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肯定。风险得到有效防范。2013年,黑龙江保险业积极应对满期给付高峰的到来,由于高度重视、督导到位、预案完善、处置妥当,较好地防范和化解了满期给付和退保风险。同时关注的非法集资风险和案件风险也得到了较好控制,全年黑龙江保险市场未发生系统性风险、区域性风险和重大的案件风险。市场秩序有所好转。行业合规意识有所提升,业务质量有所改善。全省财产险公司业务增速有所上升,综合费用率下降4.79个百分点。车险综合费用率进一步下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0.06个百分点。行业服务经济社会能力不断提升。2013年,全省保险业积极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建设,行业提供风险保障58 109.56亿元,同比增长18.5%;积极应对各类灾害事故,各类赔付金额154.4亿元,同比增长57.03%。其中,除农业保险外,其他重要领域业务发展也呈现较好态势。出口信用保险提供风险保障31.18亿美元,同比增长5.77%;养老险公司企业年金业务累计受托资金规模53.07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1.31亿元。2013年,大病保险工作已被国家纳入“两大平原”总体方案,黑龙江省伊春市已启动大病保险承保工作,其他地区也将陆续启动,全省大病保险工作取得实质性突破。2013年,黑龙江保监局认真研判复杂形势,努力克服不利因素,积极应对严峻挑战,重点推进四个方面的工作:(1)突出特色,推动重点领域业务发展取得突破。一方面,突出“一省一特色”,全力打造黑龙江农业保险“升级版”。成立农业保险工作领导小组,保监局主要负责人任组长,设置工作机构专项负责规划发展和政策研究;参与编制国家关于《黑龙江省“两大平原”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及黑龙江省有关实施方案、工作考评办法,成功将行业意见上升为战略规划,赢得政策先机;协调启动政策性森林保险试点工作,规范起步,稳步推进。另一方面,发挥“后发优势”,加速推进大病保险取得突破。加大协调力度,多次向地方党政领导汇报工作建议,省领导高度重视并作批示;充分借鉴先行试点地区正反两面经验,及早开展了成本测定工作,研究出台大病保险经营资质及投标管理制度,参与制定全省大病保险工作实施意见及有关招标文本,指导省保险行业协会建立了大病保险自律机构及自律公约。(2)多措并举,从严规范保险市场秩序。坚持制度先行。针对辖内保险市场非理性价格竞争行为反弹问题,及时出台《关于规范发展黑龙江保险业的意见》《关于规范黑龙江省财产保险公司赠送保险有关行为的通知》等一系列监管制度,着力构建监管长效机制。专项整治保险中介市场秩序。全面普查辖内192家保险专业中介机构经营管理情况,集中清退非银邮类保险兼业代理机构39家,从严打击虚构中介业务、虚列费用等违法违规行为。对市场份额大、手续费率高的银邮代理机构进行专项整治,遏制“哄抬价格”势头。加大高管人员管理力度。着力强化高管人员依法合规经营理念,全年举办7期保险机构高管人员培训班,共计907人参训。严把高管人员准入关口,出台《黑龙江省保险机构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测试管理办法》,建立分级分类测试题库,启动高管人员任职资格电子化测试工作。坚持严查重处。2013年,保监局派出检查组84个,投入244人次603个工作日,检查各类机构141家次,查实虚列费用套取资金、电销业务不规范、内控管理缺失、整改工作不到位等问题,依法决定对12家机构和13名个人给予罚款合计167万元,责令3家专业代理机构停业整顿,吊销1机构保险兼业代理许可证。(3)以人为本,强化保险消费者权益保护。切实保护农户权益。一方面,严格落实农业保险“五公开、三到户”要求,全面推行保监局统一规范的承保理赔工作流程及风险提示制度,严厉查处农业保险违法违规行为,确保承保理赔财务业务数据的真实性。另一方面,全力做好抗洪抢险救灾工作。黑龙江省遭受严重洪涝灾害后,迅速启动I级应急预案,印发重要通知,召开紧急会议,明确提出“特事特办、急事急办、快赔宽赔”的理赔原则,实行工作进度日报告制度,先后派出保监局领导带队的4个工作督导组,深入灾情一线督导保险服务工作,确保赔付资金及时到位。继续推进车险理赔难和寿险销售误导综合治理工作。联合媒体开展车险理赔查勘速度测试,定期公布车险理赔服务质量指标,建立车险定损争议第三方调解机制,以外部压力督促公司改进服务;集中清理车险未决赔案。开展寿险销售误导综合治理效果评价,对表现较差的公司采取措施,以评促改;暗访银邮兼业代理网点销售行为,强化落实客户回访要求。完善保险纠纷调处及投诉举报处理工作。协调省高法出台《关于开展保险纠纷诉讼与调解对接机制试点工作和落实保险纠纷化解机制意见的通知》,明确辖内诉调对接的具体要求和细化措施,试点工作运行良好。全年各市地保险行业协会调解中心受理纠纷申请471件,调处成功383件,调处成功率81%,涉及金额618.55万元。继续实行保险公司投诉处理工作考评制度、保险公司负责人接访制度、保监局局长信访接待日工作制度。全年处理举报投诉2 169件,已结案2 122件,结案率97.8%,涉及金额1.25亿元。大力宣扬保险文化。通过召开新闻发布会、举行大型主题宣传咨询活动、开辟网站专栏、发放保险知识手册等方式,大力宣扬保险行业,引起了社会舆论广泛关注,全年媒体正面报道500余条。此外,积极组织辖内保险业参加黑龙江省委省政府纠风办举办的《行风热线》节目,有效处理投诉115件,投诉人满意率达91.3%,保监局1名同志被评为“行风热线温暖人物”。(4)坚守底线,切实防范化解各类风险。密切防范案件风险。加强保险中介市场风险监测预警,组织保险中介机构和保险机构全面开展排查工作,研究制定《黑龙江省保险业案件风险管理工作方案》。密切防范满期给付与退保风险。建立旬报监测制度,密切关注指标异动,及时启动现场检查,对9家保险机构进行了风险提示。组织保险机构开展应急演练,现场督导4家机构演练情况,督促完善风险处置预案。密切防范重大突发事故。出台关于加强辖内保险业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工作的通知,组织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工作,指导行业妥善处置了哈尔滨国润服装大市场火灾理赔争议事件等,实现行业自身重大事故零发生。 (赵国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