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 况
2013年,哈尔滨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哈经开区)按照哈尔滨市委提出打造“龙江第一开发区”的战略部署,以省委提出的“全党抓发展,重点抓经济,突出抓产业,关键抓项目”的发展思路统揽工作全局,综合实力和园区载体功能得到显著提升。(1)综合实力和发展潜力不断增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 000亿元,实现工业总产值2 000亿元,实际利用外资10.23亿美元。全年推进开(复)工产业项目115个,推进省重点产业项目40个,开复工项目数量和投资额均位居全市前列。装备制造、云计算、食品三大主导产业规模占工业经济的比重达60%以上,现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占哈尔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的50%以上。哈经开区在全国国家级经开区中的位次在2011年全国前16强的基础上继续前移,综合实力和发展潜力不断增强。(2)产业集聚和城市建设融合发展。全年新开发面积8平方公里,形成75平方公里发展空间。规划建设“五城一区”,航空汽车城、国际数据城、国际物流城、国际动漫影视城、大学职教城载体功能日益显现,中央商务区建设稳步推进。全年投入建设资金23.1亿元,进行道路改造、配套基础设施及源头项目建设,8个专业园区基础配套基本上实现了“八通一平”。大学职教城形成近万名在校生规模,万达城市综合体、碧桂园等重大项目的签约引进及哈尔滨工业大学会展中心等4个大型城市功能型项目陆续开工建设,城市功能得到进一步提升。首批哈南智能公共自行车投入运营,地铁1号线3期工程建设前期准备工作全部就绪。扎实推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通过开展环境整治、秩序改善等“五大攻坚战”,集中治理了公共环境和公共秩序,城区环境秩序得到较大改观,市民文明意识和道德素质进一步提升。(3)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稳步深入。改革项目入区评价制度,按照精明发展意识、精确招商理念、精准服务体系、精细产业配套“四精”标准引进项目,引进项目数量和质量得到明显提升。优化项目入区审批制度,在全国首家推出入门审批“一表制”、建设审批“一图制”等审批模式基础上,成立建设联审办公室,推行项目服务全程代办制,设立服务企业24小时热线,推行网上“一表制”审批新模式。同时,构建金融、信息等“九大平台”产业综合服务体系,推进金融服务平台建设,发挥融资担保公司作用,切实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服务水平和服务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4)招商理念和引才方式推陈出新。提出“一个主导、两个主攻、三个完善、四个突出”的招商引资工作新思路,即以哈南工业新城开局以来确定的“12334”产业发展方向为主导,以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为主攻方向,以完善城市载体功能、完善产业链条、完善配套服务体系为重点,以突出抓好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实施“定点爆破”式招商,突出龙头企业和专业园区实施“按图索骥”式招商,突出上下游产业链实施“上下通吃”式招商,突出挖掘现有区域资源、嫁接战略投资者实施“筑巢引凤”式招商引资新思路。转变招商方式,理性招商、智慧招商在实践中日臻完善,全年完成产业大招商签约项目120项,其中,投资超亿元以上项目41个,超10亿元以上项目10个,超50亿元以上项目1个,超100亿元以上项目1个。积极实施哈南人才发展战略,“哈经开区”获批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全市首个试点动漫人才工作站建成并发挥引领作用,形成了专家引领、团队协作、梯队培养的哈南人才新格局。(5)文化发展和科技创新融合互动。动漫基地完成原创动画片5 000分钟,基地动漫作品质量得到显著提升。扶持亿林网络公司完成天交所挂牌,实现黑龙江省登陆场外市场科技板块零的突破。引进3D打印技术,成立全省首家3D打印体验中心。国际数据城入驻企业持续增加,云计算产业实现了集群发展。哈尔滨广告产业园、黑龙江省数字印刷新媒体基地、哈尔滨印刷出版文化科技产业园等项目进展顺利,文化与科技融合步伐明显加快。 (由明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