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省社科联重要工作和重大活动

  (1)研讨交流。6月-10月,省社科联以“繁荣学术·加强交流·联系实际·服务基层”为主题举办全省第4届社团学术活动月,举办五大系列293场各层面学术活动,涉及哲学、社会、经济、历史、文化等方面,2万余人参与,有效促进了学术交流,密切协同合作。(2)精品创作。2月-12月,省社科联联合省财政厅继续开展2013年度省社科学术著作出版资助工作。经过网络评审、会议评审和领导小组审议等环节,共37个项目获准立项,其中拟资助著作33部,扶持培育4部。通过黑龙江社会科学网和省社科联系统网络协作平台为期7天的公示,33个项目最终获准立项。12月,省社科联主办的《学术交流》杂志在继续保持双“核心”的基础上,再次入选2014-2015年度“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CSSCI)。社科联设立的“黑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课题研究”工作正式启动。2013年,省社科联共出版发行《社会科学界》12期,《龙江社科快讯》29期。(3)社团管理。5月-7月,省社科联完成了对业务主管社团2013年度业务考核和年度检查工作。6月18日-20日,为推进全省社会组织规范运作,省社科联按照省民间组织管理局要求,选派所属社团近20名财务人员参加了社会组织财务人员培训班,参加培训的人员系统学习了社会组织税收知识、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和社会组织财务操作实务。10月15日-11月13日,省委宣传部举办2013年第3期社科教学科研骨干研修班,省社科联选派了9名社团骨干参加研修班。11月,省社科联开展第15次省社科联系统工作总结暨考核评比工作。经过1个月的征集,共有110家单位申报先进集体奖项,190名社科工作者申报先进工作者奖项。经各市地社科联、高校社科联和省级社团初评推荐,省社科联党组研究决定,共评选出22个先进集体标兵、70个先进集体、30名先进工作者标兵、172名先进工作者。(4)组织建设。6月,为推进省社科联所属事业单位机构改革,经省编委批准,省社科联将《学术交流》杂志社与省社会科学信息咨询服务中心合并成立黑龙江省社会科学信息中心并正式挂牌,这标志杂志社由单一的社科学刊编辑出版向社科学刊出版、咨政调研、信息综合的多项职能机构的顺利转型。2013年,省社科联开展社科学术交流基地和全省社科学术论坛筹建工作。前期形成了《黑龙江省社会科学学术交流基地建设方案》(征求意见稿),下发了《关于创建黑龙江省社会科学学术交流基地的通知》和《申请书》,并通过省内高校社科工作调研向相关单位进行宣传和摸底。在此基础上,通过第4届高校社科联秘书长工作会议,重点围绕基地建设方式、运行模式等问题征求了与会代表的意见。省社科联新吸纳省艺术设计协会、省龙江医派研究会2家团体会员,成立了省促进非公经济发展学会、省投资理论研究会、省招商引资研究会3家新社团,黑龙江当代中俄区域经济研究院l家民办社科研究机构。省社科联共有团体会员147个(包括143个社团和4个民办社科研究机构),其中由省社科联业务主管的社团76个、非业务主管71个。2013年,黑龙江省共成立高校社科联7家。(5)调研活动。4月-12月,先后到哈尔滨学院、牡丹江师范学院等省内17家公办本科院校和1家高职院校开展调研。5月,省社科联就各省级社团立项和评奖情况进行调研。调研主要针对各省级社团已经开展、即将开展或计划开展的立项和评奖活动,重点调研各社团立项(评奖)活动周期、分类数量、经费来源、评审专家组成、立项方式、开展时间等方面内容。9月,省社科联配合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针对黑龙江省社科理论界学术团体和民办社科研究机构开展社科规划管理工作调研,对全省具有社科研究能力的单位及相关科研人员数据进行汇总并统计分析,形成《省社科联关于社科规划管理工作的调研报告》,对全省社科联系统2011-2013年社科规划管理工作和国家社科基金管理工作的基本情况进行概括和分析。2013年,省社科联按照省委宣传部要求,针对黑龙江省网络舆论的现状和问题做了调研,并形成题为《加强网络舆论引导,有效净化网络环境》的调研报告。(6)“龙江讲坛”。5月18日,省社科联举办“龙江讲坛”300期讲座总结座谈会。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张翔作了重要讲话,李己华书记代表主办方作工作总结,省文化厅、省科协等单位领导出席,主讲嘉宾代表和听众代表参加会议并发言。7月3日,“龙江讲坛”进入由省政府7个部门与省报业集团联合发起的“龙江骄傲--代表黑龙江的100张名片”候选名单。9月30日,黑龙江卫视的《全省新闻联播》聚焦宣传思想文化战线的亮点工作,对“龙江讲坛”进行专访,首次到主办单位对负责人进行采访。2013年,省社科联共举办讲座45期,“龙江讲坛”总期数达到330期,先后邀请王蒙、梁晓声、阎崇年、马瑞芳、金正昆、徐光裕、王扉、王余光、于平等多位省内外著名主讲嘉宾做客讲坛,不断充实和提高了龙江讲坛讲师人才库的规模和档次。(7)社科评奖。6月-10月,省社科联发放第15届获奖成果证书和奖金,归档第15届获奖成果,整理编辑成果辑要。联合有关学科的社团共同开展经济学科、心理学科、艺术设计学科、外语学科等评奖活动,表彰奖励一批优秀科研成果。(8)社科普及。5月,省社科联配合2013年全省科技活动周,组织实施专题讲座进社区、进校园,科普知识展览、咨询义诊、科普影视展播等丰富多样的科普、文化活动,公众踊跃参与,现场受众近10万人次,新闻媒体报道10余次。7月,全国第15次社会科学普及理论研讨与经验交流会在青海召开,黑龙江省社科联撰写总结交流材料,并派出代表参加。黑龙江省《实用心理健康知识手册》等5部作品、孙慕天教授等5位专家、李敬晶等5位科普工作者入选。伊春市铁力局马永顺纪念馆入选“全国人文社科普及基地”。(9)人才建设。2013年,省社科联从全省22家单位推荐的97名候选人才中,推荐文化名家候选人12人,青年人才候选人7人,同时从培养和举荐社科人才、推动人才建设的角度考虑,一并上报其他12名符合申报要求的人才。( 10)制度建设。在教育实践活动中,省社科联多渠道征集117条意见建议,梳理查摆4个方面17个问题。深入剖析产生问题的原因和危害,以整风精神开展了批评与自我批评。针对社科联工作特点、工作现状和各个环节中查摆出来的突出问题,大力开展8项专项整治,对原有制度通过“废、立、改”进行重新梳理,初步形成40项规章制度,建立完善了社科联管理制度体系。2013年,省社科联积极推动《黑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条例》立法,解决社科联组织无法可依、无章可循的问题。该条例的立法建议和条例草案得到了省委常委、宣传部长、省社科联主席张效廉,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盖如垠、副主任兼秘书长胡世英的重要批示。 (孙 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