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1)公共数字文化工程建设全面推进。完成国家下达的两批6个地市数字图书馆建设任务,哈尔滨市、牡丹江市数字图书馆实现与国家和省的资源共享。省图书馆创新全媒体数字资源服务模式,整合现有各数字服务平台,构建起覆盖全省、传输快捷的全省“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平台”,依托覆盖省、市、县、乡(城市社区)、村“五级”共享工程网络和白建VPN专网,实现全省106个图书馆、1 290个乡镇、社区公共电子阅览室和9 054个行政村免费共享图书馆海量数字文化资源服务,可传输资源总量210.5TB。省委决定,黑龙江省博物馆新增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总面积达8万平方米,增加投资3亿元,总投资8亿元。(2)公共文化创建工作成果丰硕。牡丹江市首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工作顺利通过国家验收,创造好的经验,举办创建成果展暨全省免费开放观摩讲评活动,在全省发挥示范作用。哈尔滨市南岗区入选第二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北安市和阿城区入选示范项目。全省第五次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上等级馆71个,其中一二级馆35个,增长192%。省文化厅新评选命名13个省级文化先进县,对50个优秀文化站予以通报表彰。黑龙江省参加“十艺节”群星奖评比,获得作品类、项目类和“群文之星”7个奖项。(3)群众文化需求得到更好保障。全省1 234个公共文化场所全部免费开放,全年累计接待群众5 200余万人次,文化惠民成效显著。全省“百馆千站送文化下基层”活动(全省254个图书馆、文化馆依托900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和400个社区文化中心)开展“五送”(送辅导、送培训、送演出、送图书、送数字资源)5 000余场次,直接受益群众100万人以上。全省“城市之光”“金色田野”主题群众文化系列活动全年组织活动3.3万场次,参与群众2 000余万人次。全省专业院团“送欢笑到基层”活动全年演出3 500场,观众500万人次。全省“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正式启动,省直院团送演出进校园50场,学生观众5万余人。 (李文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