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 况
2013年,全省新闻出版系统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千方百计谋求发展,积极主动做好服务,扎扎实实加强管理,为改革发展稳定做出了新的贡献。(1)服务大局工作成效显著。推出一批思想性、学术性、实效性俱佳的学习宣传十八大精神主题出版物,精心推荐23种精品图书作为“向青少年推荐百种优秀图书”。全省党报党刊、都市类报纸以宣传十八精神为主题,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报道活动和主题采访活动,“下基层、改文风、转作风”活动持续开展,在宣传龙江、服务龙江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2)新闻出版体制改革稳步推进。指导已转制新闻出版单位深化内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打造合格的市场主体,黑龙江出版集团股改上市工作积极推进中。第二批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已完成转企改制任务。实施报刊评估退出机制,积极探索整合、优化报刊资源的有效办法。(3)产业发展步伐加快。2013年,全省新闻出版业实现总产值103.47亿元,占文化产业核心层产值的56%,同比增长2.0%;增加值33.25亿元,同比增长1.3%;利润总额9.41亿元,同比增长0.6%。实施黑龙江省新闻出版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在建和计划实施的项目中有10个项目如期推进,省新华书店图书配送中心建设项目主体工程已封顶,完成总投资9 000万元。新媒体(黑龙江)产业基地项目主体工程已完工并投入生产运营。哈尔滨印刷出版文化科技产业园已有6家印刷厂开始厂房主体基础工程的建设。2013年度有9个项目进入国家新闻出版改革发展项目库。推动数字出版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从精品图书工程中拿出50万元扶持数字出版项目,全省有17家单位获得网络出版权,新青年期刊出版总社被评为全国首批数字出版转型示范单位。同源文化公司的“云”阅读项目和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的“数字出版综合一体化平台”项目分别从国家财政获得1 000万元和900万元的资助。大力发展绿色和数字化印刷。全省秋季中小学教材绿色印刷达到69.4%,6家印刷企业取得绿色印刷认证,龙江传媒公司的3种印刷产品获得第4届中华印制大奖。(4)精品创作生产成果喜人。精品图书出版工程引领作用显现,《寻找心中的彩虹--少儿眼中的中国梦》人选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重点选题,《中韩韩中词典》等2种图书荣获第3届中国出版政府奖提名奖,《精神家园--新文化论纲》等5种图书荣获第4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建立不等式的方法》等7种图书入选第4届“三个一百”原创图书出版工程,《黑龙江流域少数民族叙事诗赫哲族卷》入选第2届向全国推荐百种优秀民族图书。《黑龙江日报》等7种报刊入选全国百强报刊,《格言》入选全国最受读者欢迎的50种期刊和2013年度中国邮政发行报刊百强排行榜,《萧红数字展馆》荣获第3届中国出版政府奖网络出版物提名奖,《向日葵男孩》等2种图书入选“原动力”中国原创动漫出版扶持计划。(5)公共文化服务能力显著增强。农家书屋的平台、阵地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全省农家书屋举办读书用书、农业技术讲座、三农出版物展销、少儿亲子阅读和知识竞赛、书法绘画展览等活动360场(次),参与群众达到30万人(次)。哈尔滨市延寿县青川乡兴隆村农家书屋获得国家表彰。深入开展全民阅读活动,组织开展全民阅读状况调研,发布《黑龙江省全民阅读基础状况研究报告》、全民阅读活动主题语和logo,表彰全省全民阅读优秀项目、组织工作先进单位和首届“书香家庭”。持续开展出版物“三下乡”和“六进”活动,累计捐赠图书45万码洋7.6万册。(6)依法行政水平显著提高。重点开展地图出版物市场和少儿出版物等专项整治,对教辅市场秩序混乱、教辅材料质量低劣、出版印刷发行竞争无序和非法推销等现象予以严厉打击,查处违规印制发行案件10起。强化审读工作,坚持重点审读和日常审读相结合,日常审读和舆情分析相结合,确保出版物的出版导向和内容质量。加强和改进报刊出版管理工作,对出版形式不规范、一号多刊、转让出版权、超业务范围刊发学术论文等违规问题,进行严肃处理。制定《黑龙江省报刊记者站综合评估实施办法》,对违规记者站进行查处,注销并收回387个新闻记者证,净化了新闻记者队伍。改进行政执法责任考核评议机制,成立行政执法协调工作小组,建立相应的工作规则,指定第三方机构专门受理非法出版物鉴定。全面清理行政审批事项,审批项目保留28项,确定取消1项,拟取消5项,拟部分取消2项,合并6项,转变管理方式1项,行政审批项目缩减31.7%。建立审批事项事中、事后监督办法。深入开展版权保护工作,全省13个市(地)、132个市、县、区均按时完成政府机关软件正版化整改工作,共落实采购金额2 958万元。深入开展“扫黄打非”专项斗争,组织开展“净网”“清源”和“秋风”等专项行动,严厉查处和坚决打击各种非法出版活动和互联网违法行为,为维护黑龙江省政治稳定、社会安定和文化安全做出了贡献。(7)作风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加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取得阶段性成果,整治文山会海、文风会风问题得到进一步改进,“三公”经费支出大幅压缩,局风局貌展现了新的气象。认真贯彻《廉政准则》和“八不准”的有关规定,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反腐倡廉建设和行风建设扎实推进,在全国新闻出版系统介绍黑龙江省行风管理的经验和成效。队伍建设不断加强,涌现出一批荣获国家奖励的先进集体和个人,哈尔滨市“扫黄办”等2个单位荣获全国“扫黄打非”先进集体,李久军、丁一平荣获第3届中国政府出版奖。举办2期市地执法人员培训班,举办编辑、记者、印刷厂负责人班4期,培训人员1 000余人。 (赵常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