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农村居民增收因素分析

  (1)粮食增产价格上升保障增收。种植业是黑龙江农村居民收入的主要来源,粮食生产连年丰收,粮食价格保持高位运行,为农村居民收入持续增长提供了有力保障。2013年,黑龙江省粮食总产量达到600.4亿公斤,继续保持全国领先地位;农村居民人均谷物产量达到5 337公斤,同比增长11.9%。农户出售水稻平均价格为每公斤3.03元,比上年上涨5.5%;出售大豆平均价格为每公斤4.33元,比上年上涨2.4%。虽然玉米出售价格呈现缓慢下降走势,受玉米出售量的快速增长,出售玉米收入稳步提升,数据显示,2013年人均出售玉米数量达到2 881公斤,比上年增长28.4%。(2)牧业养殖信心逐步恢复。2013年上半年,黑龙江省生猪价格低位徘徊,但从7月份以后生猪价格企稳回升,加上肉牛价格上涨势头强劲,养殖户的效益空间逐步扩大,养殖信心不断提升,牧业养殖收入快速增长,有力推动了农村居民收入的稳步增长。2013年,黑龙江省农户出售肉牛年平均价格每公斤24.8元,比上年上涨27.5%,农户出售生猪年平均价格每公斤15.3元,比上年下降1.2%,明显扭转了2012年生猪价格下降较快的势头。黑龙江农村居民人均牧业收入对第一产业纯收入的贡献率达到11.4%,支撑作用明显。(3)务工收入助推作用明显。随着农村土地规模经营步伐的加快,农业生产效率显著提升,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向城市务工或在当地打零工。劳动力价格上涨明显。黑龙江省农村本地雇工价格增长10%左右;农村居民外出务工人员数量及获得收入明显增长,薪酬标准及劳动保障水平不断提升。农村居民的务工收入持续增加,直接拉动了农村居民收入的快速增长。 (周雪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