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五常市

  五常市
    市委书记:姚志波 1963年11月生,大学学历,中共党员,1979年7月参加工作,2011年4月任现职。
    副书记:辛敏超 刘 伟(女)
    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丁 顺
    市 长:辛敏超 1963年6月生,研究生学历,中共党员,1981年8月参加工作,2011年12月任现职。
    副市长:何小刚 张金华(女) 许庆武 杜泽春 崔 义 何广铭
    市政协主席:王文忠
    【概况】
    五常市位于黑龙江省最南部,总面积7 512平方公里。全市辖11个镇、13个乡、261个行政村,人口103万,有满、朝、回、蒙等13个少数民族。五常区位优势明显,拉滨铁路贯穿南北,是沟通吉林省与黑龙江省的一条交通要道。黑大、哈五、铁通、蜚拉、双五、雪乡等国、省级公路在境内交汇,形成了快捷通畅的立体交通网络。五常市呈多类型地貌结构,分为山区、半山区、浅山丘陵地区和河谷平原地区。自然资源呈“六山一水半草二分半田”分布。林地面积42万公顷,木材蓄积量3 000万立方米,盛产红松、水曲柳等名贵木材,人参、黄芪、平贝、刺五加等山药材300余种,猴头、蕨菜、小叶芹等山野菜30余种。五常市山川秀美,景色怡人,旅游资源丰厚。东南部有龙江第一高峰大顶子山(海拔1 669米)和第二高峰凤凰山(海拔1 663米),构成哈尔滨市南部最为美丽的天然大画廊。凤凰山以“空中花园”“高山湿地”“峡谷飞瀑”“天外陨石”等自然奇观蜚声省内外,赢得了“东北第一奇山”的美誉。龙凤山水库为国家3A级旅游区。
    工业
    全年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100.1亿元,增长79.9%,实现全口径工业增加值88亿元,增长24.1%。加大骨干企业扶持力度,实施工业技改项目81个,完成投资83亿元。葵花药业集团快速发展壮大,品牌价值、财政贡献持续提升;哈特啤酒、松鹤、好门面等企业保持强劲发展势头;甬野拖拉机、中铁二十二局等企业建成投产;北大未名药业、街上缘食品、美君药业等超亿元企业快速建设。全市新增规模以上企业52户,总量达到150户,实现增加值58亿元,增长53%。工业经济增速位居哈尔滨市首位,支撑力显著增强。
    园区建设
    编制完成园区总体规划、控详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和基础设施规划,成功通过环评、安评。投资1.4亿元,实施道路、排水、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建成“四纵八横”42公里道路交通网络,实现规划区域全覆盖。哈尔滨市专项支持牛家工业园区8 000万元,启动“滨南路”建设,打开了融入哈南区域发展通道。银行、公安、电业、工商、税务等部门设立常设机构,15个审批部门进驻园区服务中心,为产业集聚发展提供全方位服务。全年新开工产业项目45个,投产和在建企业达到119家,初步形成装备制造、食品、制药、木制品四大主导产业。“一区三园”实现产值112亿元、税金6亿元。省委专题形成《五常牛家工业园区是如何快速崛起的调研报告》,省、市主要领导作出重要批示,作为先进典型在全省推广。牛家工业示范基地成功晋升为近10年来首批省级经济开发区。
    招商引资
    全年引进项目58个,合同签约额162亿元,其中超亿元项目13个。京旗源酒业、竞泽医药、华润五丰、台湾高宇木门、鑫瑞人防等22个项目实现当年引进、当年开工建设。大连环嘉集团投资超50亿元,建设哈尔滨循环经济产业园项目,当年纳税5 000万元,结束了五常市无超大项目的历史。招商引资工作保持哈尔滨市(县)领先地位。
    农业
    战胜低温、洪涝等自然灾害,粮食总产增长7.5%,连续8年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南稻北菜”深入推进,新增水田0.67万公顷,达到14.05万公顷。建设0.13万公顷高科技水稻核心园,流转土地0.11万公顷,全部建成单体1万平方米标准方条田。道路、渠系、智能化暗排暗灌等配套工程同步推进。新建水稻智能化育秧工厂8个,标准化大棚小区64个,建设水稻良种试验基地466.67公顷。新建构造物工程172个,维修灌溉工程196个,修复水毁拦河坝4座、堤防14座。实施土地整理1.12万公顷,渠系硬化125公里,建设标准粮田l万公顷。建成省内最高标准智能化蔬菜育苗中心,蔬菜总面积达到1.53万公顷。“粮牧换位”步伐加快,畜牧业实现产值41亿元,增长l2.8%。组建大型农机合作社21个,全市农机总动力达到117.2万千瓦,综合机械化率达到83.3%。高标准完成深松和机械整地5万公顷,秋整地实现历史性突破,名列全省和哈尔滨市第一。2013年全省旱田春耕现场会在五常市召开,全省农业生产代表接受时任副总理汪洋视察。
    城乡建设
    完成城乡开发建设41万平方米;实施棚改项目2个,改造面积2.3万平方米;五常镇城区面积扩大到26平方公里,人口达到23万。新建改造城区道路30条16万平方米,实现街巷道路硬化全覆盖。完成小城镇开发8万平方米,建设四星级以上新农村示范村13个,新增自来水用户34 513户,村屯绿化23万平方米。
    社会事业
    新建改造中小学校舍7所、幼儿园7所。全面实施10类41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261个行政村实现甲级卫生室全覆盖。全面实施12项免费计生服务,发放政策性奖励扶助资金502万元。全面实施农村基本养老金制度,为7.8万60周岁以上老人发放养老补贴5 148万元,排名全省第一。 (五常市政府办公室 王洪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