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齐齐哈尔市

  齐齐哈尔市
    市委书记:韩冬炎 1963年4月生,博士研究生学历,中共党员,1986年7月参加工作,2012年6月任现职。
    副书记:孙 喆 张贵海
    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韩冬炎(兼)
    副主任:李逢春 李百炼 王洪生
    范天成 曹书杰(女)
    市 长:孙 喆 1963年10月生,博士研究生学历,中共党员,1985年8月参加工作,2014年2月任现职。
    副市长:马占江 王志鹏 季星星
    
    
    曲秀丽(女) 任玉良 吴 刚
    
    
    郝明哲
    市政协主席:张云志
    副主席:高景洲 李有彬 王小平 黄 力 孙建平 孙立凯 刘艳芳(女)
    【概况】
    齐齐哈尔市位于黑龙江省西部的嫩江平原,地质构造属于新华夏系第二沉降带和第三隆起带的交接处,嫩江大断裂贯通平原全境。地势北高南低,北部和东部是小兴安岭南麓,中部和南部为嫩江冲积平原。齐齐哈尔市是黑龙江省第二大城市,是黑龙江省西部地区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教育、商贸中心和重要的交通枢纽,全市辖7个区、1个市、8个县,人口567.3万(市区143.9万),其中,市区面积4 310平方公里,约占市域总面积的10%,是被国务院批准的全国13个较大城市之一。
    2013年,面对严峻的经济形势和严重的低温洪涝灾害,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力以赴上项目、保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圆满完成市十五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各项任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 230.4亿元,同比增长8.5%;财政总收入144,9亿元、地方财政收入104.6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64.4亿元,分别增长18.1%、19.7%和17.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94.1亿元,增长3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44.7亿元,增长13.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 064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9 984元,分别增长11%和13.5%。
    项目建设
    重点推进固定资产投资5 000万元以上产业项目237个,其中超亿元项目166个;完成投资315亿元,为计划的119.7%。成功引进一批战略性大项目、好项目,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国奥生态农庄、缘子绿色食品、陈光标绿色食品产业园等项目正式签约,北京首农、佐源木糖醇、蓝天可持续建筑等项目加快建设,棒棒娃食品、百佳居陶瓷、天维大豆浓缩蛋白等项目进入设备调试阶段,北方特种合金稀土加工、鑫源特种钢锻件等项目建成投产。5个重点园区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79.6亿元、利税38.1亿元,分别增长21.2%和15.1%。梅里斯绿色食品特色产业园被批准为“两大平原”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专业园区。依安陶瓷产业园、昂昂溪水师中小企业园、富裕农机装备制造产业园等一批特色园区发展较快。争取批次用地指标821.9公顷,项目建设用地得到保障。
    工业
    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278.5亿元、主营业务收入949.3亿元、利税94亿元,分别增长9.5%、8%和9.4%。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2户。27个工业项目列入省“双百工程”。北满特钢锻造改造、龙华新能源汽车及配套产业园项目部分工序建成投产。飞鹤、安泰、恒阳等食品工业企业发展迅猛,食品工业增加值占工业经济的比重达40%。县域工业增加值增长17.3%,67个项目列入全省县域“751”工程。中小企业服务中心正式运行,出资5 000万元设立中小企业发展基金,重点扶持100户小微企业。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701.3亿元,占GDP的57%。高新技术产业完成产值620亿元,增长14%。新认定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6户,齐齐哈尔重型数控机床产业集群被认定为国家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中齐建材跻身中国中小企业创新百强,瑞盛公司成为全省首批创新型诊断服务试点企业。哈工大华工机床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开工建设。国家重载快捷铁路货车工程、省麦饭石工程等13个技术研究中心立项建设。
    农业
    粮豆薯总产135亿公斤,实现“六连增”,荣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市称号,5个县(市)荣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称号。新增绿色食品基地2万公顷,播种面积达到85. 34万公顷。“2513”高产创建工程核心区大垄种植面积13.34万公顷,增长近l倍。奶牛存栏68.8万头,保持全省领先水平;鲜奶产量176.1万吨,增长8.7%。畜牧业实现产值191亿元,增长10%,被确定为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示范基地、全省唯一动物无害化处理长效机制建设试点城市。加大农业经营主体创新力度,农民合作社达到7 622个,入社耕地158.37万公顷、农户69.6万户,分别占耕地面积的74.5%和农户总数的79.1%。流转土地126万公顷,占集体耕地的61.3%;规模经营123.58万公顷,增长37.9%。发放购机补贴9 447万元,争取全省第一批现代农机合作社16个、扶持资金9 700万元。田间综合机械化程度达到93.2%。兴十四镇现代农业园区示范带动能力进一步增强,县、乡、村三级农业科技园区发展到1 337个。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40.5%。规划建设18个食品产业园区,新入驻企业36户。投资7.28亿元,实施中小河流治理、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水库除险加固等项目。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1.57万公顷、水田3.79万公顷。投资1.9亿元,治理改良农田2.96万公顷。转移农村劳动力114.8万人,实现劳务收入116亿元。
    第三产业
    万达广场、万力皮革城等新型商业业态入驻,中汇城奥特莱斯和居然之家、百花小商品商务中心、瀚沃家居建材城加快建设,铁锋现代综合物流园、中恒医药及物流园、内陆无水港顺利推进。对外贸易稳定增长,进出口总额完成8.2亿美元。成功举办“绿博会”“小交会”等29个展会。旅游业加快发展,东北最大的动植物园开工建设,江桥抗战纪念地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4+1”城际旅游联盟继续深化,5家单位获省诚信旅游示范单位称号,旅游收入增长16.3%。与俄罗斯白山市结为友好城市。金融业健康发展,各项存款余额1 293.3亿元,贷款余额908.2亿元,比年初分别增长11.7%和19.4%。哈尔滨银行、广发银行进驻营业。成功发行东北三省首单区域集优债务融资集合票据,为瑞盛、东北变压器、恒阳牛业3户企业融资1.2亿元。飞鹤原生态牧业在香港成功上市。在全省率先开展小微企业贴息贷款,发放贷款6 800万元。与国家开发银行省分行签署合作协议,授信额度近60亿元。
    城乡建设
    出台3个推进“三化”建设规划框架指导意见。全市城乡建设总投资达167亿元,投入量和工程量为历年之最。新城重点建设项目31个,开工面积182万平方米,累计完成投资82亿元,5个住宅项目部分竣工并回迁。市公安指挥中心交付使用,高铁南站、第一医院南院一期、中汇城广场一期全面开工,“二纵六横”8条道路建成通车。劳动湖“通航滨水线”进出口船闸全部建成,5座跨湖桥梁全部通车。“迎宾门户线”沿街124栋楼房立面改造全面完成,整体形象明显改观。“齐扎旅游线”完成绿化11.5公顷,扎龙温泉小镇建设提速,湿地博物馆主体完工。升级改造市政道路37条、246万平方米,改造桥梁3座,改造新建污水、雨水管线25.4公里、供水管线18.6公里、供热管线25公里、供气管线20.7公里。齐昂公路、绥满高速卜奎互通、滨州公铁立交桥和公路客运枢纽工程进展顺利。全市开工建设棚改回迁房6 078套,竣工回迁1.6万户;配建廉租房、公租房1 684套;改造老旧散住宅楼518栋、405.2万平方米。改造农村泥草(危)房4.25万户。完成既有建筑节能改造242万平方米。10个省级百强试点小城镇完成投资9.8亿元,建设项目107个。城市管理“四级网络”基本实现全覆盖,拆除违规牌匾广告4 393块、违章建筑2 065处。物业属地化管理全面落实。入选国家智慧城市试点。
    生态建设
    争取华电集团投资25亿元,启动3家电厂脱硫、脱硝及“上大压小”等项目建设。日处理1 200吨崔门生活垃圾处理场开工建设。县(市)区污水处理厂相继建成使用,全市污水处理率达到70%。节能建筑、集中供暖能耗、“禁实”和墙改工作均处于全国先进行列。开通首条新能源公交示范线路,淘汰黄标车2万余台,公共交通运营车辆使用清洁能源比例逐年上升。中心城区环境空气质量达标率94%,城市空气质量二级以上天数达346天。加强水源地管护,境内嫩江江段Ⅲ类水质比例达到60%。治理水土流失3万公顷,植树造林2.37万公顷;绿化升级城区38条街路、36处公园,城区绿化面积新增23.1公顷。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荣获中国十大魅力湿地称号,9个乡镇被命名为国家级生态乡镇,拜泉县荣获国家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县称号。14个村生态连片治理项目全面完成。万元GDP综合能耗下降5.9%。成为国家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城市。
    社会事业
    新改扩建公办幼儿园29所,建设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27所。全市1 180所中小学校全部实行“阳光分班”。校企合作取得新成效,职业教育工作连续8年位居全省前列。市中医院南区病房综合楼投入使用,新增国家和省级示范社区卫生中心8所,村卫生所规范化率达75%,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部实行基本药物制度。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试点实现全覆盖,当年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全部兑现。市博物馆历史文物陈列改造工程完成,市图书馆新馆完善、马戏团大厅改造等项目进展顺利。国际鹤文化艺术节成功举办,中东铁路建筑群等4处遗址晋升国家文物保护单位,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创建工作通过专家组验收。新建全民健身工程331处,成功承办国际国内赛事8项。“一联三”民生专项行动扎实开展,民生实事得到有效落实。城镇新增就业12.32万人,其中通过机关事业单位招考、开发公益性岗位及百花集团大学生就业平台等途径,安置高校毕业生6 693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7%。发放扶持创业小额担保贷款3.3亿元。城镇“五险”保障范围不断扩大,新农保实现全覆盖,“新农合”参合率达99.7%,在全省率先将失地农民纳入城镇养老保险,困难群众住院医疗救助补偿比例提高到70%,7万余名困难企业退休人员纳入医保。城乡低保对象应保尽保,保障标准分别提高到月人均376元和年人均2 181元。争取财政扶贫资金1.6亿元,实施扶贫开发整村推进100个,2.65万人实现脱贫。新建100张床位以上养老机构5家,3 500名残疾人得到康复救助服务。荣获全省唯一的中国爱心城市称号。及时下拨资金2亿元,保障了受灾群众基本生活。城区社区公益用房面积平均达750平方米,千米示范社区达到46个。农村社区建设启动率达80%,建成农村样板社区13个。富裕县塔哈镇、泰来县汤池镇划归市区管辖。实施新一轮警务改革,天眼工程覆盖城乡重点部位,社会治安形势保持平稳。安全生产和食品药品监管成效显著,一批较难整改的安全隐患得到有效治理,被评为中国十佳食品安全城市。
    (齐齐哈尔市地方志办公室 郑彦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