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铁力市

  铁力市
    市委书记:张 泱 1961年4月生,大学学历,中共党员,1981年7月参加工作,2011年12月任现职。
    副书记:张 奎 王君华(女)
    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马伟斌
    市 长:张 奎 1965年10月生,研究生学历,中共党员,1986年8月参加工作,2011年12月任现职。
    副市长:卢少林 李世伟 夏玉梅(女)
    
    
    郭春光 徐家宏 吕晓光(挂职)
    
    
    李宁宁(挂职)
    市政协主席:金春林
    【概况】
    铁力市位于小兴安岭南麓、黑龙江省最中心部位。行政区划面积6 500平方公里,全市总人口40万。哈佳铁路、222国道、鸡讷公路、哈伊高速从市郊通过,距哈尔滨市210公里,距伊春市120公里。获得中国最佳经济转型示范市、中国最佳生态宜居城市、中国绿色生态水稻示范市等荣誉称号。
    2013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实现77.48亿元,同比增长11%;全口径财政收入实现4.49亿元,同比增长17.43%;固定资产投资完成92.27亿元,同比增长6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2 766元,同比增长15.1%,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9 217元,同比增长12.1%。
    园区和产业项目建设
    以园区项目发展为主,全力加快园区项目建设,已初显成效。投资1.1亿元,建成直通鹤哈高速5.75公里一级公路,极大地改善了园区交通条件。筹资5 800万元,完善园区建成区道路、供水、供热、污水排放等基础设施,完成园区扩面的征地工作。强化园区配套功能,启动“产业新城”建设,居住区一期3万平方米回迁楼主体工程竣工。大力加强招商工作,成功引进三角翼航化动力飞机等14个重大产业项目。园区新建、续建产业项目26个,完成投资22.6亿元,高速快速列车制动盘等7个项目投(试)产,园区外瑞德矿业等5个技改项目竣工投产。全年工业增加值实现14.8亿元,同比增长13.3%。工业园区成为伊春市乃至全省招商引资、产业项目建设的新典范。
    农业现代化建设
    克服百年不遇的洪涝灾害影响,农业生产稳步发展,粮食总产量达到41.35万吨,同比增长2.95%,受灾群众得到了妥善安置,受灾群众安全越冬。农业结构进一步优化,新增水田0.08万公顷,各类规模化养殖小区、基地分别达到72个和11个,食用菌栽培达到1 600万袋。产业化水平继续提升,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35个,新建蔬菜大棚、日光温室200栋,新建花卉大棚15栋。集佳牧业晋升为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总投资4 186万元的小型农田水利、水土保持等工程全部竣工,新建水稻智能浸种催芽基地3处,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72%。新农村建设步伐加快,投入1 153万元,完善14个村的道路、排水、广场、亮化等基础配套设施,3个村顺利通过省级四星级村验收。大力整治环境,农村面貌焕然一新,30个村晋升为省级生态村。
    现代服务业
    旅游业竞争力和影响力得到提升,编制铁力区域旅游项目册,推出7条精品线路,成功举办“山水铁力,快乐家园”区域旅游大集、美食节等系列活动,新增宾馆酒店39家。全年接待游客185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4.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7.8%和13.3%。商贸物流业发展迅速,天通苑商贸物流中心主体工程完成过半,运输物流公司发展到11家,年货运量达到65万吨;润丰商务酒店进入装修后期,大润发超市完成主体框架。金融服务、邮电通讯、中介咨询等行业同步发展,全年服务业实现增加值21亿元,同比增长12%。
    城市建设
    按照“大气之形、洋气之美、生气之魂、灵气之源、底气之基、文气之韵”的规划设计理念,全面推进城市建设,拆迁棚户区19.6万平方米,改造既有建筑外立面42栋,改造旧小区4个,2 100余户居民直接受益。修建市政道路13条,改建、扩建跨铁甲河大桥1座,城市道路“五横十一纵一环”框架基本形成。实施公园提升工程,对园内湖面、道路、绿化、公厕等进行全面改造,新建2个健身广场,铁力公园已成为市民休闲健身活动的最好去处。完成体育广场和铁甲河景观带宏伟桥西段升级工程,新增绿地6.7万平方米。启动130吨供热锅炉建设工程,改建、扩建供水、供热、天然气管网28公里,垃圾处理厂和污水处理厂投入运行。启动城市“天眼工程”建设,完成376处重要监控点位布设,集中开展城市“三乱”和“拆违”专项治理。城市面貌明显改观,顺利迈进省级文明城市和卫生标兵城市行列。
    人民生活
    全年民生投入13亿元,占财政总支出的74%。新建保障性住房2 884套,配建公租房300套、廉租房100套。为机关、事业单位在职职工及社区工作人员人均月增加津贴补贴200元,为离退休人员人均月增加生活补贴170元,住房公积金匹配比例由5%增至7%。城镇新增就业3 786人,增加公益性岗位110个,发放支持创业小额贷款400万元。县、乡两级“新农合”报销比例分别由65%和85%提高到70%和90%,城镇职工、居民基本医保报销比例分别由70%和60%提高到80%和70%,低保家庭大病救助比例由50%提高到60%。实施财政补贴,新开通3条公交线路,为市区70周岁以上老人落实免费乘公交车待遇,成立全省县级第一家为老服务呼叫中心。新建、改建3所公办幼儿园,对一中教学楼、实验楼、食堂、宿舍进行维修改造,对二中、三中操场进行硬化,为8所中小学校购置420万元教学设备。年初承诺的21件民生实事和增加的9件民生实事全部兑现。   
    (铁力市政府办公室 张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