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江市
市委书记:张晶川 1964年2月生,研究生学历,中共党员,1980年8月参加工作,2011年2月任现职。
副书记:林宽海 沙广华(女,回族)
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张晶川(兼)
副主任:梁 桥 杨 明
杨健平(白族) 侯鸿雁 黄莲花(女,朝鲜族)
市 长:林宽海 1965年10月生,研究生学历,中共党员,1988年7月参加工作,2011年3月任现职。
副市长:李玉刚 周景隆 李德喜
张海华(女) 朱乃振 崔培元 闫子忠
市政协主席:王同堂
副主席:宁铁夫(满族) 王福顺
王开君 庄乾良 李自亲 张 亮
张国君 魏芝红(女)
【概况】
牡丹江市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辖绥芬河、宁安、海林、穆棱4市和林口、东宁2县及东安、西安、爱民、阳明4区。全市总面积4.06万平方公里,市区面积2 443平方公里,全市耕地面积59.68万公顷。总人口278.3万,市区常住人口97万,人口自然增长率1.28‰。牡丹江市与俄罗斯滨海边疆区接壤,边境线长211公里,域内有4个国家一类口岸,年过货能力1 200万吨、过客能力250万人次,Gl0、Gll国道和滨绥、图佳铁路贯穿全境,2小时航空经济圈辐射俄、日、韩、朝4个国家。对俄贸易额占黑龙江省1/3以上,始终居全国地级城市首位。按照国家建设中俄地区友好合作示范城市的战略安排,加速构建面向东北亚的进出口加工、商贸、旅游、物流、会展“五大中心”。牡丹江市森林覆被率62.3%,可大规模开发利用的矿产资源达31种,水能、风能蕴藏量丰富,是中国北方风电之乡、黑龙江“北电南输”载能基地。俄罗斯远东地区木材、铁矿石等资源大量经绥芬河、东宁口岸出口到中国。第一产业有特色,生态环境优良,绿色有机食品基地占种植面积1/3以上,绿色有机认证品牌180个,黑木耳交易量占全国2/3,是“世界黑木耳之都”“中国食用菌之城”,辟建10平方公里绿色有机食品园,打造全国绿色有机食品区域性研发、加工、品牌和营销中心。第二产业有基础,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459户,形成装备制造、造纸、化工、能源、木业、食品加工六大主导产业,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绿色有机食品和节能环保建材六大新兴产业。第三产业有规模,境内有国家SA级镜泊湖景区和中国雪乡等著名旅游景区、景点,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木博会”、黑木耳节等国际性展会影响较大,商贸物流辐射力较强,是全国首批全国流通领域现代物流示范城市;金融生态环境优良,是中国金融生态示范城市。牡丹江市历史文化悠久。“牡丹江”源于满语译音,意思是“弯弯曲曲的江”。唐代渤海国曾建都于此,牡丹江文化氛围浓厚,莺歌岭文化、宁古塔文化、林海雪原文化和百年对俄交流文化相互交融,牡丹江人创作的歌曲《春天的故事》《长大后我就成了你》享有较高的知名度,涌现出蒋开儒、车行等一大批牡丹江籍文化和演艺界名人,形成了独特的“牡丹江文化现象”。
2013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实现1 216.1亿元,同比增长12%,总量全省第四,增速全省第一,对全省经济贡献率位居全省第3位;固定资产投资完成986.6亿元,同比增长26.1%;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91.31亿元(含绥芬河),同比增长15.1%,总量全省第四,增速全省第五;进出口总额实现121.8亿美元,同比下降2%,总量全省第一;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实现418.2亿元,同比增长15%,总量全省第四,增速全省第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9 320元,同比增长15.7%,总量全省第四,增速全省第一;农民人均纯收入为12 181元,同比增长15.1%。
产业发展
三年产业项目攻坚完成投资1 065亿元,推进500万元以上项目2 345个、省级重点项目130个,全市固定资产投资连续7年保持30%以上增长。2013年,开复工产业项目1 031个,完成投资449.4亿元,产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达到57.1%。园区发展空间不断拓展,载体功能全面提升,全市重点园区新增面积4.7平方公里,形成17平方公里储备用地;市开发区晋升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新开工产业项目78个,完成投资13.5亿元,增长59%.“一个孵化中心、五个加速器”项目孵化体系初步形成;林口开发区、宁安工业园、阳明工业示范基地、大庆路新型工业园区晋升为省级同区(基地)。招商融资取得新突破,全市新引进亿元以上项目105个,其中产业项目75个,引进域外资金870.8亿元,增长34.4%;全面完成政府性融资任务,域内金融机构存贷比提高5个百分点,域外金融机构贷款余额达到85亿元。
农业生产
粮食生产再创新高,总产达到31.5亿公斤。绿色特色农业进一步壮大,国家级大型绿色食品原料基地发展到28.67万公顷,新增菌棚室5 792栋、食用菌达到37.1亿袋(块),新增蔬菜棚室8 500栋,果菜达到4.28万公顷,白瓜子达到3.35万公顷,新建养殖小区(大场)49个,林下经济产值增长26%。农业产业化、市场化、品牌化步伐加快,12个产业化项目竣工投产,全市规模以上龙头企业达到175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1 396个;绿色食品电子商务中心投入运营,国家级牡丹江木耳批发市场交易量占全国2/3;穆棱肉牛、东宁大米、宁安虹鳟鱼通过国家地理标志认证,响水、皓月等11户企业产品被评为首届黑龙江消费者最喜爱的100种绿色食品。全市育林造林1.36万公顷,治理水土流失2.4万公顷,田间作业综合机械化率达到90%,新增宁安、穆棱两个省级农业科技园区。
工业经济
实施支柱企业产能翻番和中小企业成长工程,友搏、啤酒等产能翻番项目竣工投产,页岩油中试基地、桦林佳通半钢子午胎等项目加快推进,亿丰煤气、富通空调通过改制改造实现扩张发展,净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3户。组建了十大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和十大科技创新服务平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增长25%,牡丹江市首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产业集群建设有新发展,石油钻采装备产业成为省级创新型产业集群建设试点,装备制造、林纸等支柱产业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到79.7%。县域经济主要指标保持全省前列,省政府在穆棱、海林召开现场会推广牡丹江市县域经济发展经验。
对外开放
境外园区新增面积4.4平方公里,入驻企业达到62户,地产品出口比重、进口资源落地加工比重分别达到12%和47%,成为国家级蔬菜外贸转型升级示范基地、省级石油装备外贸转型升级示范基地。华晟物流海关直接监管公用型保税仓库投入运营,获得允许外籍船舶承运等政策支持,中俄陆海联运大通道向常态化迈出新步伐。在俄罗斯举办“牡丹江活动周”,签署人文交流、经贸合作项目57个。商贸会展有新提升,牡达等3个专业市场投入运营,绿地等6个商贸综合体开工建设,牡丹江市被确定为全省唯一地市级国家肉菜流通追溯体系建设试点;打造牡绥会展经济圈,举办第6届中国(牡丹江)-俄罗斯(远东)国际木业博览会、中国绥芬河国际口岸贸易博览会、东宁宝玉石文化节、全省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等展会23个。旅游产业加快发展,镜泊小镇、莲花新镇等25个重点旅游项目完成投资21.6亿元,新增4A级景区4个;开展镜泊湖秋冬旅游文化节等冬春旅游活动,开通海参崴、济州岛航线;获批异地办照政策,跨境旅游便利度进一步提升;被纳入“美丽中国之旅”推广计划,雪乡荣膺“中国十大最美乡村”称号,全市接待境内外游客人数和旅游业总收入分别增长21.8%和24.5%。
城市建设
启动城市总规修改和空间发展战略、城市综合交通体系等25个专项规划编制,实施了城市地下管网普查和数字牡丹江地理信息框架系统建设。政府主导市区城建投资达到98.8亿元,老城改造“五项重点工程”全面完成,拓宽改造光华街等6条主干路,升级改造新安街等3条重点街路,翻建整修44条便民道路,重点维修市区道路200条,东四跨江桥二期通车,青梅大桥主跨合龙,牡海城际公路开工建设。棚户区改造向城郊乡镇延伸,实施百万平方米棚户区改造,开工建设公租房2 500套、廉租房200套,改造农危房1.5万户。加快生态园林建设,完成“三溪一河”治理收尾和主城区江道环境综合整治,“十大公园”“九大广场游园”全部建成,市区新增绿地50万平方米;新建、改造燃气管网14.3公里,新增集中供热面积60万平方米。实施城市管理“363”工程,推进公安、城管联勤执法,开展清雪抗灾专项行动,城市环境和秩序不断优化。完成百万平方米老旧小区庭院整治,41个小区面貌焕然一新。
城镇化建设
加速“1核、5城、18镇、100区”新型城镇化体系建设,城关镇和重点镇完成棚户区改造拆迁200万平方米,建成“幸福家园”小区16个、5 000余户农民喜迁新居,积极推进响水“两化”项目和温春新镇建设,与森工农垦新建续建合作项目52个、完成投资16.6亿元。对18个重点镇实行强镇扩权试点,集体林权主体改革全面完成,全市土地流转面积达到13.43万公顷。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在54个试点社区推广穆棱保安新村模式,全市有4个五星级村、26个四星级村通过省级评定,36个村启动美丽乡村建设,国家级和省级生态镇村达到214个。
民生保障
全市民生支出110亿元,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50%,30件利民实事和保障民生各项工作全面完成年度任务。就业社保进一步加强。发放小额创业贷款1.6亿元,新开发公益性岗位2 228个,新增城镇就业7.2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3%以内。切实加强社会保障,企业离退休人员人均月增资241元,实现“城居保”“新农保”全覆盖;工伤人员伤残津贴提高18%,城镇居民医保年补助标准提高到280元,“新农合”重特大疾病保障病种增加到20种、报销封顶线提高到8万元;城乡低保标准分别提高到月人均382元和年人均2 181元;募集志愿爱心帮扶基金2 900万元,“两节”期间投入资金947万元补贴困难群众,发放廉租住房补贴4 380万元。
社会事业
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实现城乡全覆盖,牡丹江市成为全国首批、全省唯一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唐代渤海国上京龙泉府遗址被确定为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基层公办医疗机构全部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国家级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走在全省前列,市二院等4所医院投入使用,成为省级卫生城市;以学区制为重点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经验在全省推广,改造65所标准化学校和公办幼儿园,市一中成为全国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化试点品牌学校,宁安、穆棱成为国家现代农村职业教育改革试点县。新增农民健身工程、全民健身路径130处,牡丹江市成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试点城市。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全市保持安定和谐良好局面。
(牡丹江市政府办公室 宫 冰 陈风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