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河市
市委书记:刘 刚(回族) 1957年4月生,大学学历,中共党员,1976年3月参加T作,2010年2月任现职。
副书记:张恩亮 曹力卓
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刘 刚(兼)
副主任:李 斌 盂祥全 张利群
陈晓杰(女) 何宝顺
市 长:张恩亮(满族) 1970年1月生,研究生学历,中共党员,1990年8月参加工作,2011年4月任现职。
副市长:姚 龙 潘 杨 张成林
杨弘智(女) 范志国 陈洪生
鲁世巍(挂职)
市政协主席:赵桂英(女,满族)
副主席:马 力 张强富 赵殿举
张 岭 宁云福 曹文兴(满族) 蔺 波
【概况】
黑河市地处祖国东北边陲,位于北纬47°42’~ 51°03’、东经124°45’~129°18’之间。东北隔黑龙江与俄罗斯阿穆尔州相对,东南与伊春市、南与绥化市接壤,西南与齐齐哈尔市毗邻,北与大兴安岭地区相连,西与内蒙古自治区隔嫩江相望。1993年2月8日,国务院决定撤销黑河地区,成立黑河市。全市总面积66 802.7平方公里。2013年末,全市总人口171.5万,其中,男性人口86.9万,女性人口84.6万。农业人口72.9万,非农业人口98.6万。城镇人口63.3万,乡村人口108.2万。全市人口出生率6.3‰,死亡率9.1‰,人口自然增长率-2.8‰。黑河市辖北安市、五大连池市、嫩江县、孙吴县、逊克县、爱辉区和五大连池风景名胜区白然保护区,全市有26个镇、39个乡(其中7个少数民族乡)、66个城市社区委员会、566个行政村、1 340个自然屯。黑河市境内河流纵横,纵贯黑河市南北的小兴安岭将境内河流分为黑龙江、嫩江两大水系。全市境内大小河流共有631条,其中流域面积在1 000平方公里以上的较大河流有19条。共建成并运行水电站11座,主要有西沟、象山、山口、库尔滨水库等,总装机13.99万千瓦,占可开发量的29.27%,设计年发电量4亿度。市内最大的湖泊为五大连池,系火山爆发的玄武岩流壅塞河水而成,是中国著名的冷水碳酸矿泉及天然火山公园。黑河市属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平均海拔500米,年平均气温-2℃~l℃,有效积温l 700℃~2 200℃,年平均降水450毫米左右,无霜期80~120天,年日照2 450~2 800小时,昼夜温差大,光照充足。全市耕地面积1 188 442公顷,耕地以暗棕壤、黑土、草甸土为主,占耕地面积的90%以上。土层较厚,有机质含量在2%~6%之间,适宜豆、麦、薯、甜菜、亚麻等作物生长。有林地面积l 610 411公顷,草地面积178 537公顷。全市境内主要树种有红松、云杉、樟子松、落叶松、椴树、柞树、黑桦、白桦、杨树等,红松、云杉属于珍稀自然保护树种,爱辉区胜山一带的红松,是分布在中国最北端的珍贵树种。全市境域内栖息野生动物共计432种,其中兽类54种、鸟类358种、两栖类9种、爬行类11种。兽类属国家一级重点保护的珍贵、稀有动物4种:紫貂、貂熊、梅花鹿、原麝;属国家二级重点保护的动物6种:猞猁、棕熊、黑熊、雪兔、马鹿、驼鹿。国家一级保护鸟类6种:白头鹤、东方白鹳、金雕、白尾海雕、黑嘴松鸡和黑鹳。两栖类动物有2目5科9种,主要种类有东北林蛙、黑龙江林蛙。爬行类动物有3目4科Il种,主要种类有锦蛇、蜥蜴等。全市境域野生植物有1 500余种,其中裸子植物4科8属17种,被子植物800余种,种子植物700余种。可食用的山产野生植物在1 000种以上,年蕴藏量约5万吨。野生果类有50余种,蕴藏量1万吨以上,主要有松籽、榛子、山核桃、【33-81图】柿(蓝莓)、马莲果(托盘儿)、黑加仑、刺玫果等,榛子蕴藏量在7 000吨左右。野生真菌类有蘑菇和木耳两大类,年蕴藏量7 500吨左右。已发现的中草药材有350余种,年蕴藏量大约15万公斤,主要分布在小兴安岭北部低山地带,多数为草本植物。蕴藏量较大的约200余种,有满山红、刺五加、平贝、黄芪、五味子、赤芍、苍术等。其次分布在小兴安岭山前台地,多数亦是草本植物,约I50余种,主要有人参、党参、防风、龙胆、玉竹、车前子等。山产工业原料有100余种,年蕴藏量约12万吨。野生果酒原料年蕴藏量3 000吨,主要有【33-81图】柿(蓝莓)、草莓、山梨、雅格达、沙棘、五味子、山葡萄等。野生蜜源植物有50余种,分布面积在13.33余万公顷;野生条编原料有笤条、柳条等,笤条蕴藏量约10万吨。黑河市区域内共发现能源矿产、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及水气矿产95种,已探明资源储量的矿产有煤炭、铜、钼、钨、铁、铅、锌、钨、银、岩金等37种,分别占全省的72.5%和48%。
2013年,在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下,全市着力打好“三大攻坚战”,实施“五大工程”,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在国内外宏观经济环境十分复杂和我市发生严重洪涝灾害的情况下,全市经济保持了平稳发展态势。全年全市生产总值389.6亿元,同比增长8.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86.8亿元,增长5.6%。第二产业增加值68.1亿元,增长11.5%:在第二产业中工业增加值55.4亿元,增长13.5%。第三产业增加值134.7亿元,增长9.9%。三次产业占GDP比重分别为47.9%、17.5%、34.6%。
农业
农村经济持续发展。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实现218.4亿元,同比增长5.7%。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19.3亿元,增长5.6%。其中,农业增加值96.2亿元,增长4%;林业增加值6.5亿元,增长18.3%;畜牧业增加值13.8亿元,增长12%;渔业增加值1.3亿元,增长23%。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18.5万公顷,增长2.3%。粮食总产量323.7万吨,同比增长1.1%(按新的调查方法可比口径计算)。林业生产稳步发展。全年完成造林面积15 633公顷,其中,人工造林面积8 433公顷,无林地和疏林地新封面积7 200公顷。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259.6万千瓦,同比增长7.6%。拥有农用拖拉机88 354台,减少1.6%。农村用电量24 265万千瓦时,增长2.9%。
工业和建筑业
2013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7.1亿元,同比增长16.7%。其中,重工业29.3亿元,增长13%;轻工业7.8亿元,增长32.9%。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8.3亿元,增长8.7%。中省直工业实现增加值1.7亿元,增长9.5%;地方工业实现增加值35.4亿元,增长17.5%。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278.6%,同比提高55%。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税总额17.8亿元,同比增加3.9亿元,其中地方工业实现利税17.7亿元,同比增加3.8亿元。建筑业增长较快。全年实现建筑业总产值56.8亿元,同比增长25.8%。房屋施工面积188万平方米,增长0.6%;房屋竣工面积156万平方米,下降4%。
国内贸易
消费品市场保持活跃。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4.2亿元,同比增长14.6%。其中,城镇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63.1亿元,增长14.5%;乡村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21.1亿元,增长14.9%。从行业看,批发业26.7亿元,增长17%;零售业33.9亿元,增长11.9%。住宿业营业额9.1亿元,增长11.3%;餐饮业营业额15.5亿元,增长12.7%。从商品类别看,吃的商品零售额42.1亿元,占零售总额的50%;穿的商品零售额18.3亿元,占零售总额的21.7%;用的商品零售额19.8亿元,占零售总额的23.5%。
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保持增长。全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43.4亿元,同比增长13.8%。其中,建设项目投资223.7亿元,增长15.2%;房地产开发投资19.7亿元,下降0.3%。投资结构继续改善。第一产业投资23.8亿元,增长50.7%,占全部投资额的9.7%;第二产业投资104.1亿元,增长13.6%,占全部投资额的42.8%;第三产业投资115.5亿元,增长8.4%,占全部投资额的47.5%。商品房销售额34.7亿元,商品房销售面积122.1万平方米,分别下降23.5%和20.8%。 对外贸易及旅游
2013年,全市对外贸易进出口总值41.9亿美元,同比增长10.1%。其中,进口10.6亿美元,下降17.8%:出口31.3亿美元,增长24.4%。边境小额贸易7.5亿美元,下降7%;一般贸易28.9亿美元,增长2.4%;其他贸易5.3亿美元,增长5倍。全市共接待国内外游客494万人次,同比增长1.4%。全市旅游收入40.8亿元,增长4.2%。边境旅游出入境人数87.3万人次,下降21.1%。其中,出境人数43.8万人次,下降20.9%;入境人数43.5万人次,下降21.2%。边境旅游收入14.4亿元,下降13.2%。
交通
2013年,全市交通运输业平稳发展。完成铁路货运量121.8万吨,铁路货物周转量18 019万吨公里;公路货运量1 085万吨,公路货物周转量140 143万吨公里;水路货运量14.5万吨,水路货物周转量116.1万吨公里;航空货运量1 000吨。完成铁路客运量149.3万人,铁路客运周转量28 236.8万人公里;公路客运量808万人,公路客运周转量73 369万人公里;水路客运量22.3万人,水路客运周转量178.6万人公里;航空客运量10.5万人。
财政、金融
财政收入两位数增长。全口径财政收入36.5亿元,同比增长10.9%。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3.1亿元,增长11.8%;上划收入13.4亿元,增长4.3%。全市公共财政预算支出132.5亿元,增长15%。金融存贷款增加。金融机构各项人民币存款余额543.3亿元,比年初增长8.5%,其中储蓄存款364.9亿元,比年初增长8.4%。金融机构各项人民币贷款余额273.5亿元,比年初增长17.1%,其中短期贷款168.7亿元,比年初增长21.1%。 教育、卫生
教育事业稳步发展。全市高等教育在校生9 401人。普通中学在校生47 343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在校生15 933人,小学校在校生59 476人。小学净入学率99.9%,初中净入学率99.69%。卫生事业不断发展。年末卫生机构床位数7 514张,卫生机构技术人员9 299人,其中,医师3 680人。全市共有卫生机构1 166个(含村卫生所655个)。其中,医院66个,卫生院75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8个,妇幼保健院(所、站)7个。
社会保障
截至2013年末,全市在岗职工12.2万人,同比增长6.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7 817元,增长lO.1%。农民人均纯收入10 690元,增长10.2%。社会保障事业平稳发展。全市城镇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为9.9万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为7.1万人,职工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数为49.1万人。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为36.3万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为60.7万人。
环境保护
全市环境保护系统共有271人,各级环境监测站9个,环境监测人员82人。有自然保护区29个,城市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全市综合能源利用效率稳步提高。全年综合能源消费总量275.5万吨标准煤,同比增长4.4%;单位GDP能耗0.78吨标准煤/万元,同比下降3.4%。
(黑河市地方志办公室 傅静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