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达市
市委书记:冯伟泉 1967年4月生,研究生学历,中共党员,1986年7月参加工作,2011年11月任现职。
副书记:王立波 李英男
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肖德厚
市 长:王立波 1968年11月生,研究生学历,中共党员,1989年7月参加工作,2011年11月任现职。
副市长:刘宝铸 徐万库 冯玉兵
闫保君 高 航 王亚德
市政协主席:刘春和
【概况】
安达市地处黑龙江省西南部、松嫩平原腹地,是哈大齐工业走廊黄金节点城市。全市辖区面积3 586平方公里,辖10镇、4乡、3个街道办事处,人口52万。拥有寒地黑土耕地14.8万公顷,原生态自然湿地3.7万公顷,草原18.13万公顷,植被构成以驰名中外的羊草为主,素有“世界明珠”之称,境内探明石油储量超亿吨,天然气储量近千亿立方米,地热资源丰富。安达市全口径财政收入、财政总收入、公共财政收入、乡级财政收入持续增长,晋升和保持全省第2位。连续3年荣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连续多年保持全国中小城市4个百强位次前移,在荣获中国奶牛之乡基础上又荣获中国婴乳之乡和中国羊草之乡称号,获批国家级智慧城市试点市、古大湖国家湿地公园,被评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市、国家产业集群示范市、国家土地资源利用试点市。
2013年,安达市以“县域经济发展领先全省、抢先东北、争先全国;创全国百强县、创全国文明市、创哈大齐都市圈卫星市、创绥化中等城市群明星市”“三先四创”及“到2016年末,主要经济指标提前翻番,确保一番半,力争两番提前翻番”为奋斗目标,以“三年会战解决现实问题、五年奋战创造发展实绩”为主线,以强力推进安东工业新区建设、打造“现代石化之城”,强力推进北湖生态新区建设、打造“天然湿地之城”的两区两城为主导,坚持“1630”(一城、六个特色中心集镇、三十个公共管理社区)城乡统筹战略和“1520”(一城、五个街道、二十个广场化社区)城区发展规划。全市形成“主导产业立市、园区项目强工、商贸物流兴业、城乡统筹经营、设施技术促农、乡村经济支撑”的科学发展体系,“产业立市、项目强市、生态建市、文明兴市”新安达战略内涵进一步丰富,框架进一步完善,市域经济强劲突破升级,主要经济指标强势攀升,综合财力及多项指标领先全省,突出了安达发展特色,提升了安达发展实力,创造了安达发展奇迹。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实现380亿元,全口径财政收入26.1亿元,财政总收入23.6亿元,地方公共财政收入16.1亿元,城镇固定资产投资191.9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2.3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 972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0 773元。
工业经济
引项规模和质量全面提升,四批集中开工产业项目110个,总投资219.7亿元。累计投入开发区建设资金15.9亿元,建成区面积19.9平方公里,入驻企业113家、建设项目155个,投产企业31个,投产项目41个,开发区成功晋升省级经济开发区,项目集聚力和承载力明显增强。规模以上企业群体不断壮大,新增27户,总数达72户,实现总产值200亿元、销售收入182亿元、利税28.4亿元,增幅和总量均创历史新高。
现代农业
围绕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新建和改扩建贝因美等现代规模牧场7个,全市奶牛存栏22.2万头、同比增长5%;鲜奶总产量73.3万吨、同比增长4.9%;畜牧业实现产值55.3亿元,被评为以畜牧业为主的省级农业科技园区。围绕“一带五十园”建设,辟建玉米高产创建示范园区151处,土地流转6.8万公顷,规模经营9.47万公顷,农机总动力达44万千瓦,落实农机购置补贴539万元,千万元农机合作社达到18个,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584家,粮食总产量实现11.1亿公斤;逐步扩大明沈路两侧蔬菜产业基地种植规模,落实种植面积1.67万公顷,形成“十大”蔬菜生产基地,总产量实现120万吨,产值12亿元。
城乡建设
2013年,按照“两区两城”“1630”城乡统筹发展规划,全力建设宜居、宜业、新兴中等城市。全面启动北部湾新区建设,完成技师学院、毛纺厂家属房一期征收及百合大道一标段施工建设,规划设计百合湾社区、北湖清淤、安萨路景观区;新建老城区市政道路4条,铺设燃气管线14.4公里、排水管线7.8公里,集中供热实现近300万平方米,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厂投入运营;棚改房建设面积105万平方米,回迁2 669户;整合北部湾新区周边城中村,重点建设安达镇光明村回民屯伊斯兰堡社区,主体工程稳步推进;建设安庆生态商贸小镇二期工程,建成楼房4栋,可回迁400户;探索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打造吉星岗镇农民新城和吉星社区,374户农民陆续入住市区。
民生事业
重点民生工程进展顺利,宜居小区改造50个,受益居民4 000户;建设府城书苑廉租房4万平方米,入住居民800户;新建、扩建、维修城乡中、小学校8所,新兴小学现代化水平领先全省;首家成立市县级高级中学“宏志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建立村卫生所补偿机制,60名乡镇卫生人员纳入财政管理;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1.6‰以内;“新农保”、城市居民保参人数15.1万人,“新农合”参保人数23.1万人,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参保人数2.3万人,发放城市低保金3 736万元、农村低保金2 359万元。
(安达市政府办公室 王志国 王 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