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一节 科研

  一、长度项目
    为解决在工业生产、科学实验和计量测试中对几何量的高精度测试和大型精密设备研制 的需要,黑龙江省尚志县亮河机械检验工具厂孙世凯,在哈尔滨工业大学教师和黑龙江省计 量管理处科技人员的协助下,于1978年研制成功XPT型精密箱式平板。1979年8月通过省级技 术鉴定。该平板采用箱式结构,准确度高,刚性好,变形小,利于达到高准确度的指标。这 是我国平板生产中的一项重大改革,为机械工业高精度产品的检验提供了必要的计量检测设 备,符合国家平板标准系列要求。该器具准确度由原标准中的0级提高到00级,接近国际先进 水平。1979年荣获黑龙江省科技成果三等奖,1982年被评为黑龙江省优质产品,1983年被评 为农牧渔业部优质产品。
    1978年,由哈尔滨量具刃具厂经挺度、金光国等研制成功的3001型万能齿轮测量机,是 机械部下达给哈尔滨量具刃具厂的科研项目。该机采用光栅电子细分积分电路和计算机先进 技术,在国内首次应用了逐齿座标点测量法、无标准测量元件的测量原理。当时进口一台同 类仪器需40万元,而国内生产只需10万元。该测量机的研制成功,不仅满足了齿轮生产的需 要,而且节约了外汇。1980年获机械工业部科技成果一等奖,198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
    1979年,哈尔滨市计量科学技术研究所工程师刘铭镐等研制成功了CWJ—C一1型测微仪检 定器。该仪器误差为±0.1微米,稳定性好,准确度高,用于检定各种测微仪的示值误差和 回程误差,获1980年哈尔滨市优秀科技成果二等奖。同年12月,该所刘春林,潘承沆、吕新 华等又研制成CWJ—2型测微仪检定装置,该装置误差为±0.1微米,是检定各种测微仪示值 误差和回程误差的示值检具,1980年获哈尔滨市优秀科技成果二等奖。
    为了解决大量块的检定和大尺寸工件的测试问题,黑龙江省计量科学研究所马立权、何 兴吉、聂英华、王金昌等,在1982年研制成了由省科学技术委员会下达的6米激光测长机科研 项目。该机采用激光和数字显示技术,仪器误差为±(0.5+0.002L)微米(L为被测尺寸 数值,单位为毫米),能够进行四等以下大量块的检定和大尺寸工件的精密测试,达到国内 同类仪器的先进水平。1982年5月在哈尔滨市通过省级技术鉴定,并荣获黑龙江省科技成果三 等奖。
    1985年,哈尔滨市计量科学研究所和哈尔滨工业大学共同研制成功了由哈尔滨市科委19 81年下达的科研项目形位误差测量机。参加研制的有刘春林、潘承沆、张善锺、吕新华、丁 振良等。该机可以检测工件的形状和位置误差,也可以检测各种机械件的几何参数。仪器误 差为±1微米,实现了形位误差的多参数测量,为国内首创,具有先进水平,为我国提供了价 格便宜、准确度高、多参数测量的新型计量仪器。1985年获哈尔滨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1985年,哈尔滨工业大学张善锺、车仁生、浦昭邦、何正叔、徐佳骏、李学东等人共同 完成凸轮自动测量仪科研项目。该仪器用于测量凸轮升程、轴径的径向跳动、丝杠导程,以 及精密分度和精密测角,可自动打印测量结果。仪器综合误差士3微米,其中:测长系统分辨 率1微米,示值重复性士1微米;角分度系统分辨率6秒,示值重复性士6秒。获航天工业部科 技进步一等奖。
    二、温度项目
    1977年10月,黑龙江省革命委员会计量管理处刘子芳研制成功了国家标准计量局下达的 BDW—1型半导体制冷精密低温仪的科研项目。低温仪采用温差电制冷直接获得冷源,取代了 干冰和液氮,简化了操作程序,提高了检定效率。制冷低温—60℃,自动控制波动值小于± 0.01℃,自动化程度高,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为各级计量部门、科研单位检定或测试低温仪 器提供了制冷设备。1978年荣获省科技大会优秀科技成果奖。
    1981年,黑龙江省计量科学研究所杨忠祥、刘子芳、李庆顺等研制成功国家计量总局下 达的XWC—1型小温差数字测量仪,测量准确度为±0.05%。该仪器性能稳定、准确度高、数 字显示,是测量小温差的高准确度专用仪器,填补了国内空白,具有先进水平,为我国工业 生产,科学研究和计量测试中的小温差高准确度自动测量提供了手段。1981年5月通过技术鉴 定,同年荣获国家计量总局科技成果四等奖和黑龙江省人民政府科技成果二等奖。
    三、力学项目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精密力学计量器具多是由苏联或其它国家进口,既花费外汇 又不能满足需求。为解决国内质量计量标准问题,黑龙江省计量实验工厂杜少峰、郭迅、于 存山等于1963年研制出了国内首批XLF型一等标准砝码,用于检定二等标准砝码或对精密物件 的质量测试。它的研制成功结束了国家一等标准砝码长期依靠进口的局面,填补了国内空白 。1964年国家计量局批准为质量量值传递标准器具,并批量生产。到1985年已生产了3000多 组,创产值600多万元,荣获1981年国家优质产品银牌奖。该产品出口到越南、朝鲜等国家。
    为检定医院使用的大量血压计,需要一种便于携带使用的检具。黑龙江省标准计量局王 金海、与省计量实验工厂杜少峰、郭迅等于1965年研制成功了便携式标准杯形压力计,具有 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准确度高、造价低等特点,是检定血压计、差压计和U形压力计的计量 标准器具。因为携带方便,可以拿到医院进行现场检定,解决了医疗用血压计的失准失修问 题。1965年经黑龙江省标准计量局批准由黑龙江省计量实验工厂批量生产,该仪器在1966年 全国仪器仪表展览会上展出并受到好评
    由于国家长期没有建立省级计量部门克工作基准砝码,量值传递受到影响。1972年国家 标准计量局下达给黑龙江省计量管理处研制克工作基准砝码的项目,由黑龙江省计量实验工 厂杜少峰、柏桂林、于存山等于1973年完成研制任务。同年经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检定合格 ,准确度达0.001毫克。国家标准计量局批准作为省级计量部门小质量量值传递的工作基准 ,并由黑龙江省计量实验工厂生产。国家批准只生产44个,分配全国有关计量部门使用,保 证了我国小质量量值传递的准确一致。
    70年代,随着我国科研、生产不断发展,对真空计量需求极为迫切。而现用的真空计量 仪器又多为汞柱式的,对人体有害。为了克服上述弊端,黑龙江省计量管理处史丕田、曹承 业、王德仁、王秉贵等,于1974年研制成功了由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委员会下达的BDZ—1A型标 准电离真空计科研项目。同年10月在哈尔滨市通过省级技术鉴定。该仪器用于高准确度真空 测量,配用相应的标准电离规管,可做为真空计量标准,测量准确度为±0.2%,具有国内先 进水平,为我国真空计量的量值传递创造了良好条件。1978年荣获黑龙江省科学大会奖。
    1978年,黑龙江省计量管理处曹承业、陈陟岗、董殿禄等研制成功了由国家标准计量局 下达的CZ—1型冲击测量仪科研项目。1979年6月通过省级技术鉴定。CZ—1型冲击测量仪是多 种机械量的测量和校准仪器,与相应的压电式传感器配套,可作为加速度计冲击校准,力和 压力传感器的静态校准和动态测量。测量准确度不大于±0.5%,性能稳定,达到国外同类产 品先进水平,为建立“冲击标准测量装置”提供了必要的测量仪器,填补了国内空白。该成 果由黑龙江省计量仪器实验工厂小批量生产。1979年荣获黑龙江省科技成果二等奖,1980年 获国家计量总局科技成果三等奖。
    1979年,黑龙江省计量管理处李庆顺、史丕田和湖北省计量局、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的 科技人员,共同完成了国家标准计量局下达的ZXBJ型真空线路标准检定装置研制任务。该仪 器具有较高的自动化水平,它的研制成功填补了国内空白,仪器准确度为±0.2%。1979年7 月通过技术鉴定,并荣获国家计量总局科技成果三等奖。
    1981年,黑龙江省计量仪器实验工厂曹承业、吴维民等研制成功了D16型引伸计检定装置 。这是国家标准计量局1974年下达给黑龙江省计量管理处的科研项目。该装置对垂直和水平 方向位移可自动测量,具有数字显示和光学读数二套测量系统。垂直位移最小读数0.1微米 ,水平位移最小读数0.5微米,达到国外同类先进装置的水平,填补了国内高精度引伸计检 定装置的空白。用于检定各种引伸计,尤其可用于检定美国和英国的高精度引伸计。1981年 12月通过技术鉴定,1984年荣获国家经济委员会优秀新产品奖和国家计量局科技进步四等奖 。
    1981年,由哈尔滨电工仪表研究所盛毅、王善元、纪士琤等研制成功了YS—1型黄岛工程 油品计量与数据处理装置。该装置是黄岛油港原油外输自动计量与控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我国原油外输计量方面首次成功地应用了微处理机,实现了在线计量,填补国内空白。 1981年5月通过部级鉴定,1982年获机械工业部科技成果二等奖。
    黑龙江省计量仪器实验工厂曹承业,于1982年研制成功了国家标准计量局1974年下达给 省计量管理处的D14型低频电荷放大器和D15型中频加速度计检定装置科研项目。D14型低频电 荷放大器运用静电计管作为输入极,具有可靠的抗过载能力和不易损坏的特点。量程准确度 为±0.5%,主要技术指标均优于国外同类先进仪器的水平。用于石英压电式力传感器、压力 传感器的静态校准和低频测量,已小批量生产。1982年5月通过技术鉴定,同年荣获国家计量 总局科技进步四等奖和黑龙江省科技成果四等奖。D15型中频加速度计检定装置具有将计算、 数字显示和打印等功能,测量准确度为±0.5%,是一种高准确度、高效率的检定装置,达到 国际先进水平,为我国振动加速度计的比较校准提供了一种先进的计量测试设备。1982年5月 通过技术鉴定,同年荣获国家计量总局科技进步四等奖。
    1983年黑龙江省计量检定测试所王金海、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谢纪绩、哈尔滨龙江仪表 厂刘宪章等共同完成标准罗茨流量计科研项目,该仪器准确度为0.2级,可做为0.5级流量 计检定标准。于1984年获哈尔滨科技成果二等奖,1985年获黑龙江省科技成果三等奖。
    1984年哈尔滨工业大学蒋作民、傅英、孙杰、孙和义、庄志涛等共同完成多量程测力传 感器科研项目。该仪器用于静态、动态力的测量,测力范围0—500kN,线性度、滞后、重复 性均小于0.05F.S(%)。这一成果获航天工业部1985年科技进步二等奖,并获国家发明专 利(专利号为85104807)。
    四、电学项目
    黑龙江省的电磁计量科研成果项目较多,水平较高。
    1962年,哈尔滨电工仪表研究所赵文俊、富致超、金镇浩等开始研制SD693B调宽型数字 电压表,1966年研制成功。这是航天部“09工程”配套设备,为国内第一台调宽型数字电压 表,准确度为0.01%。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和黑龙江省科学大会奖。
    1975年,由黑龙江省电力试验研究所刘希森、李凤祥研制成功GZW—75型数控电能表校验 装置。该装置能够校验额定电压为380—100伏,额定电流为10—1.0安的交流电能表。其特 点是利用光电转换器作用于电能表圆盘产生的电脉冲,作为计数器的开关门信号,代替了传 统的“眼看圆盘心计数,手按开关控转数”的校表法。减轻了校表员的劳动强度,消除了视 觉误差和手动误差,提高了校表的准确度和工作效率。在1978年黑龙江省科学大会上荣获优 秀科技成果奖。
    黑龙江省计量管理处孟春岩、梁哲成、黎光恢、马庆鹏、王秉贵、刘贵等,与哈尔滨仪 器仪表一厂合作于1976年研制成功了国家标准计量局下达的UJB—1型直流比较仪式电位差计 。该仪器运用了直流比较仪原理,具有高准确度和高稳定度特点,可做为计量部门检定直流 电位差计、直流数字电压表、直流标准电流源等精密仪器的高精度计量标准。1976年4月通过 技术鉴定,其准确度为1×10(-6),技术性能已达到国际同类产品的先进水平,在屏蔽结 构和稳流源设计方案上有所创新,填补了我国精密电工计量仪器的空白。荣获1978年全国第 一届科学大会奖。
    在UJB—1型基础上为了进一步提高测量准确度,经黑龙江省科委批准立项,由黑龙江省 计量科学研究所梁哲成、黎光恢、孟春岩、刘贵、马庆鹏、王秉贵、杜少峰等于1979年又研 制成功了UJB—2型直流比较仪式电位差计。同年8月通过省级技术鉴定。该仪器的准确度为5 ×10(-7),达到了国外同类产品的先进水平,在某些主要性能上优于国际先进水平。同年 荣获国家计量总局科技成果三等奖、黑龙江省科技成果三等奖。
    1982年,哈尔滨电工仪表研究所白静芳、王肇和、王善花等研制成功CG—5型射频共振磁 强计。该仪器采用强振荡弱耦合原理,测量头电缆可长达5米,能测量永久磁铁、电磁铁的磁 场,测量范围0.1—5特斯拉,准确度达0.01%,1983年获机械工业部科技进步三等奖。
    1978年国家计量总局下达的BBL—10型标准电流源科研项目,由黑龙江省计量科学研究所 的梁哲成、殷彤、张景云、王秀萍、王秉贵等于1983年研制成功。该仪器运用了自动平衡直 流电流比较仪原理,能提供六位读数,可用做检定直流电流表、功率表、数字电压表的计量 标准,也可做为直流比较仪电位差计使用。仪器准确度为5×10(-5),性能稳定可靠、操 作方便,填补了我国高准确度直流电流源的空白。准确度及稳定度等主要技术指标,达到国 外同类产品的先进水平。1983年4月通过技术鉴定,同年荣获国家计量局科技进步四等奖和1 984年黑龙江省科技成果二等奖。
    五、检定规程项目
    制定计量检定规程是计量科研的重要组成部分。从70年代开始,黑龙江省承担了国家下 达的一些国家计量检定规程制定任务。1979年国家计量局召开计量检定规程计划会议,制定 了《计量器具检定规程归口方案》。黑龙江省标准计量局被确定为长度和化学计量部分检定 规程制定的归口单位,在经费上给予了支持。1975年至1985年黑龙江省共完成的国家计量检 定规程17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