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一节 标准制定

  东北沦陷时期,日本帝国主义为强化其殖民统治,加紧经济掠夺,从1941年起,伪满洲 国以“训令”、“布告”等形式,陆续发布了一系列产品规格标准。其中以建筑材料、工业 原料、零配件的规格标准为主,成套机器设备规格标准很少。
    
    ①洋灰即水泥
    ②合板即胶合板
    
    ①拉几尔直立钻孔盘——立式摇臂钻床;平削盘——刨床;竖削盘——立式铣床;横削 盘——卧式铣床
    ②断热砖——耐火砖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党和国家为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采取一系列措施,改变旧中 国遗留下来的技术落后,产品规格杂乱,标准不统一的状况。1950年2月28日,东北人民政府 工业部发布的《生产责任制的决定》,要求每一部门、每一公司(局)、每一厂矿,都应订 出适当的法规、厂规,已有的法规(如技术规程)、厂规有毛病的即加以修正;没有的或不 完全的,则加以制定补充。1951年4月6日政务院通过的《关于1951年国营工业生产的决定》 ,强调“凡经济核算制已有初步基础的厂,要加强技术管理,制定更切合实际的操作规程与 技术标准,建立独立而有权威的检验工作,在竞赛中创造新的技术标准”。黑龙江省的工业 企业,主要是苏联援建的企业,根据国家的要求,从50年代初开始,在引进消化吸收苏联标 准的基础上,着手制定本企业标准。如富拉尔基重型机器厂是苏联援建的重点企业,引进了 苏联乌拉尔重型机器制造厂的全套工厂标准,在此基础上制定了从设计到工艺,从工装到产 品一系列企业标准,为全厂生产和管理提供了依据。这一时期一些企业主管部门,根据生产 发展的需要,开始组织制定企业标准。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工业厅于1953年组织所属企业制定 了产品标准和技术操作规程68项,并汇编成册,下发执行。
    
    1954年11月,哈尔滨锅炉厂以学习和借鉴苏联锅炉技术标准为主,制定了《哈尔滨锅炉 厂产品图样和技术文件编号制度》。随之,黑龙江省一些有条件的大型企业都开始制定本企 业标准,对加速国民经济恢复,顺利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并为黑龙江 省工业标准化工作的发展打下基础。1956年,标准化工作被纳入国家科学技术发展规划,制 定和推行统一的国家标准,作为国家重点科学技术任务列入计划。1958年,哈尔滨电表仪器 厂,首先拟定了重工业部标准《D28安装式电表外形尺寸》、《D29交流电度表》、《D31—3 9电工仪表技术条件》等。这些标准的实施,对转化引进技术和建立行业标准,统一产品生产 依据,起到了推动作用。由于1958年“大跃进”的左倾错误,黑龙江省标准制定工作遇到严 重障碍,新制定的标准数量减少,水平降低。
    进入60年代后,党中央决定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黑龙 江省标准化工作做为国民经济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受到各方面的重视,得到了整顿和提高 ,取得了一定的进展。1961年,黑龙江省标准计量局通过调查统计,全省共组织制定了企业 标准343项,修订标准70余项。1962年,国务院发布《工农业产品和工程建设技术标准管理办 法》后,黑龙江省积极贯彻,标准制修订数量开始增加。1963年据全省9个城市工业企业统计 ,有标准的产品占现有产品总数的62%。由于增加了标准的数量,提高了标准水平,使企业生 产有章可循,产品质量检验有据可依。哈尔滨砂轮厂生产的磨米砂轮,过去没有标准,质量 低,寿命短。1963年制定标准后,解决了多年来砂轮黑心斑点的质量问题的关键,使每个砂 轮由过去只能加工150吨原粮提高到300吨以上。1964年3月,黑龙江省标准计量局编制了《黑 龙江省1964—1965年标准化工作规划》,机电、轻工、化工、冶金、煤炭、交通运输、森工 、建筑等行业企业标准的制修订工作都列入了规划。根据当时市场及人民生活需要,组织制 定并发布了第一个工业产品标准——《蓝边饭碗》。省机械行业也开始加快标准制修订速度 ,在机械工业厅所管的346种主要产品中,有标准的占85.2%。由于标准数量增加,产品质量 得到了提高。1964年黑龙江省共制定企业标准120个,修订企业标准72个;1965年制定企业标 准120个,修订企业标准23个。在机电方面,着重制定了民用机械产品及零部件标准;在煤炭 方面,制定了采掘、回采工作面、材料消耗、安全矿柱、矿井通风和井巷运输等标准;在建 筑材料方面,制定和修订了地方建筑材料、硅酸盐制品、玻璃纤维及建材试验方法等标准。 一些大中型企业和研究所,在制定、修订标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齐齐哈尔第一机床厂、 哈尔滨量具刃具厂、哈尔滨焊接研究所、哈尔滨电工仪表研究所、哈尔滨大电机研究所、哈 尔滨第二工具厂、哈尔滨重型机器厂等97个单位制定了GC8—60《落地车床精度》、GL8—62 《万能角度尺》、JB636—65《汽轮发电机技术条件》、Q/D134—66《电工仪表产品型号编 制方法》、GB324—64《焊缝代号》、黑Q/HDQ—65《闸门》等36个国家标准、201个部标准 及197个企业标准。1966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使黑龙江省经过前5年发展起来的标准化工 作,遭到了严重的冲击和破坏。标准制修订工作被迫停止,导致产品、零部件和原材料的品 种规格标准杂乱,产品设计和生产中无政府主义泛滥现象有所抬头,给生产造成困难,产品 质量下降。1970年,黑龙江省革命委员会生产指挥部,向各地(盟)市革命委员会生产指挥 部、各有关局下发了《关于制定标准化工作规划计划的通知》。1972年,国务院批准成立国 家标准计量局,标准化工作开始得以恢复。黑龙江省的企业标准制定、修订工作有所加强。 佳木斯橡胶厂修订了一些不合理的技术标准,并重新制定了14项企业标准,提高了产品质量 ,产品平均合格率比1971年提高了15.3%,一级品率提高了8.7%。哈尔滨电机厂恢复生产后 ,将电刷生产工艺由原来仿制国外30年代的产品改为采用先进的恒压结构,同时将原有的90 个品种简化为3种,零件由10多个减到5个,并制定了全厂统一标准,为工厂采用新工艺、新 材料创造了条件。同年,哈尔滨锅炉厂制定了“弯管半径标准”,为蛇型管车间的机械化、 自动化创造了条件,建立了两条自动线,实现了弯管生产自动化,产品质量合格率由原来的 80%提高到98%,生产效益提高了6倍。1973年黑龙江省革命委员会计量管理处在调查研究基础 上,编制了《黑龙江省1973年—1975年标准化工作规划》,提出要制定企业标准127项,修订 标准80项,分级组织实施,取得了一定成绩。
    1978年全省恢复和健全了各级标准计量机构后,企业标准制定、修订工作走上正轨。19 79年国务院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管理条例》,对企业标准制修订工作提出了具体 要求。《条例》第15条规定:“凡没有制定国家标准、部标准(专业标准)的产品,都要制 定企业标准。”第17条规定:“标准的修改、废止,由标准的审批机关批准发布”。黑龙江 省贯彻《条例》,健全标准化管理体制,加快了企业标准制修订步伐。1979年,黑龙江省冶 金、化工、一轻系统和哈尔滨市、齐齐哈尔市、牡丹江市、佳木斯市等10个地、市共制定、 修订标准375个。为提高产品质量,争创优质产品,从1979年起,企业较普遍制定了内控标准 。1980年黑龙江省标准计量管理局编制下达了全省《1980年省管产品企业标准项目制定计划 》,到1980年底,省标准计量管理局编号发布了省管产品企业标准272个;市、地管产品企业 标准533个。
    1981年,国家标准总局颁发了《工业企业标准化工作管理办法》。黑龙江省一些企业根 据该办法规定,狠抓了工艺、工装、原材料、半成品和零部件标准以及管理标准、工作标准 的制定工作,促进了生产发展。1981年,哈尔滨钢厂先后制定了原材料、工艺和半成品标准 40个,对保证质量,降低消耗起到了积极作用,钢锭合格率提高10.3%,原材料消耗降低23 .5%,每吨成本降低了16%,工业总产值增加112%,从而扭亏增盈,改变了工厂的面貌。哈尔 滨亚麻纺织厂经过多次试验,修订了水龙带经纬纱密度指标,提高了产品质量,爆破压力由 原来20公斤力/厘米(2),提高到24公斤力/厘米(2)。贯彻新标准,每年可节约原材料 费用47200元,增加收益29万元,亚麻水龙带被评为省优质产品。这一年,在各级标准计量管 理部门、生产主管部门的组织推动下,结合优质产品评审活动,企业标准数量有较大幅度增 加。全省共制定、修订企业标准1021个,比1980年增长了11.3%,其中省标准计量管理局编 号发布416个,超过计划18.1%。在416个省级企业标准中,轻纺、食品、日用化工企业标准 154个,占37%。市、地、县标准计量管理局(科)审查编号发布605个,使黑龙江省批量生产 的产品基本上都有了技术标准,主要产品中,国家标准、部标准和企业标准的覆盖率已达到 85%以上。到1982年底,黑龙江省共审批发布企业标准4985个,其中省直各厅(局)发布的企 业标准有2404个,占48%;各地、市、县标准计量管理部门审批发布的企业标准有2581个,占 53%。不少创优企业普遍制定了内控标准。这一时期,企业标准质量和数量均有较明显的提高 。
    1983年,根据国家标准局和黑龙江省经济委员会的要求,省标准计量局编制《1983年至 1985年标准化工作规划》,提出了三年制修订企业标准的规划,重点提高标准水平。规划19 83年制定的企业标准中,要有87种达到国际水平、412种达到国内先进水平;1984年制定的企 业标准中,要有208种达到国际水平、475种达到国内先进水平;1985年制定的企业标准中, 要有327种达到国际水平、889种达到国内先进水平。1983年,黑龙江省共制定了企业标准12 02个、修订企业标准69个。1984年,全省共制定企业标准1018个、修订标准33个,超额完成 了省经委年初提出的制定、修订标准200项的任务。无标准产品由1983年的12%下降到6.6%, 产品标准覆盖率由1983年的88%上升到93.4%。省内定型的批量生产产品基本上都有了标准, 标准质量有了新的提高。如哈尔滨有色金属冶炼厂制订了《105焊料内控标准》,焊接强度超 过了日本和苏联同类焊料标准水平,增强了产品竞争能力。肇源县空气压缩机厂与国内同行 业优质产品的样机对标,制定了企业内控标准,使空压机质量达到国内同行业先进水平,实 现利润68000元。1985年全省共制定标准791个、修订标准153个,全省主要工业产品标准覆盖 率达到了97%,还编制了包装标准制定计划。
    1980—1985年省标准计量局发布的企业标准在1985年仍然有效的是1045个,其中主要标 准见表2—3。1979—1985年,全省各地、市发布的企业标准共4525个,项数见表2—4。黑龙 江省除搞好本省企业标准制定、修订工作以外,还承担了大量国家标准的起草任务,为全国 标准化工作做出了贡献。
    
    ①不包括已作废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