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能源标准化管理
1980年,国家标准局提出要围绕节约能源开展标准化工作,要求各部门、各地方要研究
和制定一批急需的节能标准。根据国家标准局的要求,黑龙江省标准计量局对全省能源生产
、消耗、耗能设备情况,石油、电力、煤炭等主要耗能系统和主要产品能源消耗情况等进行
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在此基础上,1981年黑龙江省制定了一批能耗定额、耗能设备企业标准
:《东方红—75拖拉机作业定额耗油标准》、《L195柴油机技术条件》、《铡草机质量验收
及分级规定》等。同年,国家标准局进一步提出要加快制定能源的基础标准和能源管理标准
,并于5月召开了全国能源标准化工作会议。会议之后,部署和组织力量,配合国家计划委员
会、经济委员会等部门组织编制“六五”节能计划,拟订了能源开发、生产、能源技术装备
、能源管理和节能材料等标准化规划,发布了《能量单位、符号与换算》、《热设备能量平
衡通则》、《设备热效率计算通则》、《综合能耗计算通则》等4项能源基础标准,加快了煤
炭分类、质量分级标准的制定工作,开始抓新能源(沼气、太阳能)、节能新材料、新设备
的标准化工作。为贯彻全国能源标准化工作会议精神,推动黑龙江省能源标准化工作深入开
展,1981年黑龙江省标准计量管理局组织编写了约40万字的《能源标准化工作手册》,发行
4000套。1982年1月省标准计量管理局举办了有150余人参加的全省能源标准化骨干学习班,
并在哈尔滨市开展了能源标准化试点工作。哈尔滨市政府和市经济委员会对此项工作非常重
视,由哈尔滨市标准计量局、煤炭公司、燃料公司、石油公司、电力办公室联合组成市能源
标准化领导小组,下设制定能源使用技术标准办公室,从77个单位抽调117名具有一定政策水
平和组织能力,又熟悉生产、掌握专业知识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干部(其中:工程师62名
、技术员36名),分节煤、节油、节电三个方面,组成了标准起草小组,起草了23个能源使
用技术标准、节能产品标准。其中节煤标准7项、节油标准5项、节电标准4项、综合性的标准
4项、节能型产品标准3项。他们通过对全市近200个企业耗能情况的调查以及对39台(座)炉
(窑)进行热平衡测试,基本上摸清了5362台(座)炉(窑)及其附属设备的耗能情况,并
考察了同行业的水平,积累了大量数据,提出了103项改进能源使用技术和管理的措施。这些
措施被采纳后,一年节约标准煤31.583万吨,电3168MW。例如,玻璃窑标准起草小组在哈尔
滨玻璃厂发现横火焰窑的测试孔较多,经标准起草小组建议堵塞了8个孔,每年节约燃料油1
00吨以上。哈尔滨保温瓶厂,根据标准起草小组的建议,降低了池窑烟道闸板,减小了烟气
过剩系数,每天可节约半吨重油。同时使玻璃液的日产量由16吨增加到17吨。哈尔滨水泥厂
采纳标准起草小组建议后,每年可节约标准煤4295吨。哈尔滨前卫电热器厂生产的节能型产
品远红外电热木材烘干炉,通过制定标准,稳定了产品质量,能源使用效率达70%。与老式炉
比较,节电30%。哈尔滨市这项能源标准化工作得到了国家标准局的.表扬。1982年11月6日
,《黑龙江省标准计量简报》第11期对此进行了报道,对全省能源标准化工作的开展起到了
推动作用。牡丹江市仪表二厂制定了企业标准黑Q/MJB41—82《QJ81—1型汽车节油装置》,
依据该标准生产的节油器在牡丹江全市3300台汽车上安装,每年可节油1000多吨,折合人民
币约15万元。哈尔滨市化学工业局以哈尔滨化工总厂为试点单位,开展了能源标准化工作。
在年产值不断增长的情况下,耗能不断下降,1981年1月至10月份万元产值单耗是13.75吨标
准煤。1982年1至10月份万元产值单耗是12.62吨标准煤,产值以1926万元计算,可节省标准
煤2176吨。
1983年3月,国家标准局召开了全国能源标准化工作座谈会,国家经济委员会、计划委员
会、标准局联合下发了《全国能源标准化座谈会纪要》的通知,提出“能源标准化是一项综
合性基础工作,是能源科学技术领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要求各级领导提高认识,采取
有力措施,把能源标准化工作尽快搞上去,解决能源标准数量少、制定速度慢、贯彻不力的
状况。根据这次会议精神,省标准计量局和哈尔滨工业大学共同编写了《七项能源标准宣贯
教材》,并举办了7次学习班,参加人数700余人,为企业贯彻国家标准培养了骨干,推动了
企业能源标准化工作的深入开展。哈尔滨市制定了《水泥窑热工管理规程》、《玻璃池窑耗
油技术规定》、《锻造加热炉耗煤(油)技术规程》等6项能源标准。经东北三省(辽宁、吉
林、黑龙江)协商、国家标准局同意,1984年8月21日成立了“东北能源标准化协作委员会”
,制定了《东北能源标准化协作委员会章程》。黑龙江省的委员由黑龙江省计划经济委员会
、省电力办公室、省标准计量局、省节能中心、哈尔滨市标准计量局、齐齐哈尔市标准计量
局等单位的10名代表出任。1985年东北能源标准化协作委员会发布通告:将辽宁省制定的辽
Q1546—83《工业企业电力变压器经济运行技术管理标准》上升为东北地区能源标准,编号为
“东北D001—85”,并从1985年1月1日起执行。根据黑龙江化工厂、黑龙江油脂化工厂、齐
齐哈尔车辆工厂等5个单位贯彻《工业企业电力变压器经济运行技术管理标准》的结果证明,
不用投资就可节电1200MW。同年发布了省节能技术中心、省能源研究所起草的黑Q/NB1—84
《企业能量平衡导则》,为指导全省开展能量平衡测试起到了作用。黑龙江省标准计量局组
织制定了东北地区《汽油、柴油、煤油储藏保管标准》。该标准是对建国30多年来石油产品
储藏保管的经验总结,1985年由东北能源标准化协作委员会发布的为东北D002—85《汽油、
轻柴油储藏保管》标准。这一标准实施后,使汽油、煤油、轻柴油的损耗率分别降低10%、5
0%、80%。7月东北能源标准化协作委员会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召开第二届年会,出席会议38
人,收集论文18篇(黑龙江省6篇)。会后黑龙江省标准计量局汇编了《东北能源标准化学术
论文集》。同年年底,根据国务院东北经济区规划办公室的建议,为适应东北经济区能源标
准工作的开展,东北能源标准化协作委员会成员由东北三省扩大到“内蒙古自治区东盟管辖
区三盟一市(呼伦贝尔盟、昭乌达盟、哲里木盟、赤峰市)。东北能源标准化协作委员会的
名称改为“东北经济区能源标准化协作委员会”,并相应地修改了章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