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三节 东陲公报

《东陲公报》创刊于1910年10月3日(清宣统二年九月初一)。戈公振著《中国报学史》 和张静庐编《中国近代出版史料》中,把此报误为《东陲新报》,创刊年代也误作1911年。
    经理游少博和姚岫云,为哈尔滨道里和道外商务分会的代表。主笔周浩,馆内员工是《 滨江日报》的原班人马,游少博分工主管报馆财务,姚岫云主管发行。报纸编务完全由周浩 主持;他仍坚持《东方晓报》和《滨江日报》“抵制《远东报》”的方针,办报宗旨是“注 重外交及边务,有闻必录,以供国民研究,俾得速图补救之方”。
    该报出刊后不久,得知俄国边防军乔装进入蒙古地区招兵,即特派记者跟踪采访,及时 揭露沙俄侵犯中国主权的行径,消息见报后俄军被迫撤离。这年年底,哈尔滨流行鼠疫,沙 俄在哈尔滨的殖民机构,企图趁机夺取在傅家甸的疫病防检权。该报又及时载文抗议,揭露 “俄人种种之阴谋毒计及违背公法之蛮情”。以致俄方对该报畏之如虎。沙俄首相斯托雷平 屡次发电中东铁路总办,问《东陲公报》探有俄人秘密消息否;同时,还嗾令《远东报》日 作诋毁《东陲公报》之词。
    1911年1月6日,在哈尔滨的中俄两国官员和医生会商,最后达成协议“合力防疫”。问 题本来已经圆满解决,但《远东报》12日在刊载这次会议消息时,却以救世主的架势,指名 辱骂《东陲公报》“从此可以休矣,无须乎喷云吐雾,再试其腥风血雨”。并且把《东陲公 报》过去揭载沙俄侵华罪行的纪事立言,辱骂为“每欲效其愚忠”,“其平日所谓爱国爱种 以及开通社会者,较之瘟疫尤甚”,从而挑起两报更加激烈的论战。
    春节(1月30日)期间,《远东报》趁《东陲公报》依例休刊的机会,载文鼓吹国家“主 权轻而疫祸重”等谬论,为沙俄借防检疫病之机残害中国人民的罪行辩解。公报在节后复刊 时,刊载《讨〈远东报〉奴檄文》,点了该报中国人主笔连梦青的名,痛斥他卖身投靠沙皇 俄国,为虎作伥,狐假虎威,并把他过去在上海参加革命党等历史和盘端出。这种“揭老底 ”的做法,把连梦青置于被动地位,2月23日《远东报》刊文称:“《东陲公报》程度过低, 每日学村妇骂街之语,满载报纸,故不屑与之辩论。”
    在两报激烈论战期间,沙俄驻哈尔滨总领事馆和中东铁路公司,先后7次照会中国当局, 要求下令干涉《东陲公报》。清政府外务部屈从俄国驻北京公使的要挟,把支持《东陲公报 》的吉林省西北道台于驷兴撤职,换上了曾因“媚日”而高升的郭宗熙。郭上任后,按照沙 俄势力的要求从严干涉,《东陲公报》编采人员以“全体告退”表示抗议,后经董事会成员 群起挽留,但该报“原定宗旨仍不稍改”,那篇檄文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发表的。
    于是郭宗熙决定派军警查封《东陲公报》。在军警行动之前,俄人命连梦青到姚岫云家 探信。姚虽任报馆经理不到半年,但他以权谋私,侵占款项,致使印刷工人及访员的工资陆 续拖欠。当时他还兼任滨江厅防疫局庶务委员,经手40万元经费,人言啧啧。他害怕郭宗熙 上任进行清查,所以百般讨好郭。当连梦青找到他时,他又一次充当《远东报》的打手,满 口答应连梦青转达的俄人所请,并拒绝董事会和股东们的反对,连夜跑到滨江厅警察局,促 其迅速派警查封《东陲公报》。
    3月12日深夜12时,警察局按照郭宗熙的命令派警兵多名,将报馆内外把守。主笔周浩打 电话给郭宗熙,质问他为何派警包围报馆。郭自知理亏心怯,不接电话,让别人转告说:“ 宁可使文士埋怨,不可使外人生气。”
    第二天,警兵持枪包围报馆。对报社人员如对就擒之胡匪,有人如走出门,即以枪指其 身,而发阻拦之词;友朋过访,复不准入,免致走漏消息。
    14日,报馆派人乘机破窗而出,分别向东三省报界公会和吉林省巡抚发求援电报。起初 电报局不敢收发,该局总理吴椒甫“以事关公愤,(表示由他)一力承担”责任,电报才得 以发出。第二天,吉林巡抚陈昭常发电责问郭宗熙时,警员才撤走。商会立即送来了柴米给 经受二昼夜饥寒交加的报人。
    16日,郭宗熙复电陈昭常,谎称并未派警查禁报馆。却推说《东陲公报》“因登载俄边 兵事多不确实”等,郭渝姚岫云进行“改良”,引起姚岫云与周浩“大起冲突”,“周浩等 但求发给薪水便拟他往”。陈昭常听信一面之词,18日电示郭宗熙说:“应饬姚经理将周浩 即速辞退,毋任久留滋事。”
    《东陲公报》就这样被扼杀,并赶走了报人周浩。但是,这件事在国内新闻界引起了公 愤。3月17日,上海《神州日报》发表社论《论摧残报馆之适以速亡》。文中抨击郭宗熙等东 三省官吏:“殆欲将此一线未亡之人心,与其绵绵辍仅存之舆论,锄之而去,以为敌人先驱 之慧乎!”上海《申报》于4月3日和4日,连续刊载长篇文章《东陲公报被封之悲愤录》,详 细揭露了沙俄殖民者勾结中国当局查禁《东陲公报》的始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