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四节 新东陲报

  《新东陲报》于1912年(中华民国元年)7月1日在哈尔滨创刊。
    《东陲公报》被查封后,哈尔滨时无中国人报纸,《远东报》和多家俄文报刊继续垄断 了新闻界。
    中华民国宣告成立后,原《东陲公报》编辑王德滋(字润之,号目空,山东福山人), 伙同前滨江厅禁烟所长尹连元(捷卿),在哈尔滨招股5000元,筹备新报,定名《新东陲报 》。王、尹分任总编辑和发行人。据《新东陲报试办简章》规定,新报“系纯粹的商办性质 ,所有办法全按照股分有限公司律实行”,改变了原来“官督商办”或“官股商办”的做法 。道里和道外商会每月分别资助俄洋150元,但要求原《东陲公报》办事人等,悉行更换。
    新报确定“以响导国民,提倡实业为宗旨”,但它仍坚持原《东陲公报》“抵制《远东 报》”的办报方针。因此,与《远东报》的论战仍然继续进行。
    1914年2月5日,《远东报》1版时评,以《某报旧病复发》为题,再次攻击《新东陲报》 索不满意于俄人侵华的严正立场。缘起是:1913年11月5日,北洋政府与沙俄签订《中俄声明 》,承认外蒙古自治与沙俄在外蒙的一切特权。该报当即表示反对,而《远东报》时评则诬 指该报“素怀破坏主义”,“极力鼓动战争”。在声明签订后,该报又揭露“俄国进兵北满 ,预备战争”。《远东报》则称“无暇为之辩驳”。1914年2月初,该报在“紧要消息”栏中 ,揭露《中俄声明》中,有北洋政府“已承认俄国移民外蒙,并有驻兵之权”等条文。《远 东报》按捺不住,反诬该报是“在梦寐之中任意捏造谣言”。并指责《新东陲报》“素不满 意于俄人,不惜牺牲报纸之名誉,以泄私愤”。此后不久,《新东陲报》因受袁世凯之摧残 而停刊,使《东陲公报》悲惨遭遇再次重演。
    《新东陲报》终刊后,尹捷卿出逃南下,王目空利用该报人马,创办东陲通讯社。1916 年初,他因代销讨袁最激烈的上海《中华民报》,被滨江厅饬警逮捕,并解省城究办。适袁 世凯在举国反对称帝的抗议声中,被迫废止“洪宪”年号,王目空才得以获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