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北满救国报
《北满救国报》于1940年2月7日在通河县境内抗联第三路军营地创刊。由北满抗日救国
社出版部发行。原定每月两期,8开2版,蜡纸油印,期间还出版“号外”。
是年1月28日,中共北满省委在通河境内抗联营地召开第10次常委会。《北满救国报》就
是为了贯彻这次会议精神而创办的。在创刊号的《发刊辞》和编后话中,编者遵照常委的决
议,提出了本报的任务是:努力成为北满抗日人士的喉舌,消除“孤陋寡闻”现象,戳穿日
寇的谣言,从而动员各界人民共赴国难,彻底驱逐日寇出中国,实现最后胜利。
据现存报纸,最初几期第1版为社论和“国际消息”,第2版为“中国消息”。第4期开始
增加了副刊稿件及漫画。现存第8期(7月15日出版)版面增加到11个,副刊《文艺》将近两
个版,内容主要是新诗和漫画。其中一首是高禹民(中共北满省委执行委员)追悼姚新一等
4烈士的诗。
《北满救国报》由北满省委秘书处编印。据省委于6月29日给党中央的报告中记载,当时
抗联部队政治工作员常将小报与党刊《统一》和中共中央的文件一起带到基层支部,组织学
习和讨论。因此,全党从上到下,“都在热情的研究政治问题,认字运动正在开展”。但是
,由于日伪的围攻和封锁,白纸和油墨非常缺乏,小报出版十分困难。《北满救国报》终刊
时间不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