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红星壁报》于1940年5月在宝清县境内创刊,由抗联第二路军总部壁报社编印,副
总指挥赵尚志任主笔。蜡纸油印。在抗联第二路军等的文件中,常把该报简称为“壁报”。
是年3月,抗联第二路军总指挥周保中和副总指挥赵尚志,率部由苏联渡乌苏里江归国,
在宝清县境内进行抗日游击活动。一向重视报刊的周保中,指示总部秘书处主任金京石和秘
书王春发,在战斗和工作间隙,出版了这份油印小报。
现存第2期共16开8版,各版立文竖排。第1、3、5版起首均刻有报头,出版时间为1940年
6月2日,但仿佛是3期报纸。显然是因为紧张频繁的行军打仗,使小报不能一气呵成而致。第
5期即“因工作环境,时受阻碍”而“迟滞多日”(据本报启事),出版日为同年9月10日,
版面也改为8开2版。
两期头版头题均刊社论。第2期是转载的一篇短文《论教育训练》,第5期社论是周保中
撰写的《日寇近卫内阁的悲运》。两文的针对性和时效性都比较强。
壁报刊载新闻条数很多,两期分别将近30条。设有“国际要闻”栏,主要是欧战电讯;
“我国抗战消息汇报”栏刊稿数量较多,而且突出了国共两党合作共同抗敌的编辑思想;在
“东北抗日战讯”和“地方消息”栏里,除揭露日伪新罪行的消息外,主要是抗联的捷报。
消息的来源:收听莫斯科、伯力等地广播,转载收到的报纸和各地来信。第2期副刊上,曾注
明转载重庆《新华日报》的散文《失去祖国的孩子怀念东北》。
壁报副刊除了发表抗联指战员的诗歌、散文和小说等作品,尤其重视宣传抗日英烈的光
辉事迹,曾特设《民族英雄传记》和《民族之光史料》专栏。
《东北红星壁报》终刊日不详。抗联主力部队赴苏联边境地区建立训练营地时,曾摘录
该报文章《宣传问题概论》单独印发,供部队学习。这篇文章全文2100多字,周保中撰写。
文章结合抗联实际斗争情况,阐述了宣传工作的定义、性质、作用、目的和方式方法等。最
后提出:东北游击队现在的宣传工作,要“根据毛泽东在共产党中央扩大的六次全会报告为
宣传中心,更切合于东北长期的游击运动现实环境,针对日寇的弱点,披露出被压迫广大群
众的要求与愿望,指示应采取斗争的道路和方法,按照吉东省委员会不久以前宣传提纲,搜
集具体材料,用口头的、文字书报与实际斗争工作相配合,而进行必不可少的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