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六节 齐市新闻

《齐市新闻》为中共齐齐哈尔市委员会机关报,创刊于1947年5月10日。8开2版(有时出 4开4版),初期为3日刊,同年10月改为隔日刊,1948年11月1日改为日刊(星期日无报)。 社长鲁果(鲁企风,现名王继尧)。社址在齐齐哈尔市工会胡同4号。
    该报主要以工人、中学生、职员、街道干部、市民为读者对象,贯彻地方化、通俗化、 群众化的方针。在《发刊辞》中说:“齐市各界同胞不论你们有什么意见,有什么要说的话 ,不论是见到听到做到的事情,都希望大家能真实地及时地写稿子寄到本报来。”版面安排 是:1版为要闻版,2版为地方新闻及副刊、广告(下两栏)。报纸出4开4版时,1版为要闻版 ,2、3版为地方新闻版,4版为副刊。
    《齐市新闻》在创办的两年中,围绕该市的中心工作,报道了反封建斗争、政权建设、 支援前线、发展工商业及城市建设等内容,宣传了共产党的城市工作政策。早在1947年8月3 0日,针对农村土地改革,一些农民涌进城内抓坏人、起浮财,引起城内人心惶惶。该报在1 版发表社论《发展工商业和铲除城市坏根》,明确提出:“新民主主义的经济政策,就是消 灭封建经济,达到‘耕者有其田’,扶植私人资本,保护正当的私有财产。凡是不妨害国计 民生的工商业,政府一定加以保护”;“农村来城市中抓坏人、起浮财的,必须通过城市中 的政府最高机关经过调查批准后进行。经过合理的法律手续,不能私自捕人和挖取浮物,以 免混乱人心,扰乱社会秩序,造成人心惶惶,反使国特、汉奸乘隙。”这篇社论发表后,很 快制止了混乱,稳定了社会秩序。1948年春,该报多次报道扶持工商业、保护工商业的政策 和措施。同年6月30日1版头条加框刊发社论《纪念‘七一’,坚持党的城市工作政策》,就 贯彻中共“发展生产,繁荣经济,公私兼顾,劳资两利”的城市工作方针,阐述了意见。
    《齐市新闻》是张地方城市小报。当时齐市已有中共西满分局和省委的报纸出版,因此 对新华社电讯稿的处理有别于以上两家,1版头题和要闻基本上是地方稿。对解放战争和国际 新闻,辟《三日战况》、《国际一周》栏目,做综合报道。报纸大量刊登地方新闻。每期第 1版约发10多条消息,2版除半版副刊、广告,也能发六七条消息,分别冠以“本报讯”、“ 本市讯”、“一区讯”、“本报综合讯”等。新闻强调短小,除头条外,平均在三四百字以 内,而百字左右的零讯、短讯,几乎每期都有一批。评论也都短小精悍,社论在千字左右, 短的只有四五百字。如1947年6月17日1版《时事小评》栏,刊登三则短评《黑夜枪声》、《 种菜与自来水》、《庙会杂谈》,分别为200字,130字,153字。1947年8月15日刊登市长朱 新阳谈两年市政工作的文章《齐齐哈尔永远是人民的城市》,仅270字。
    该报为适应城市读者的需要,辟有《经济行情》、《读者信箱》、《大众黑板报》、《 简复》、《访问记》等栏目。《经济行情》公布固定日期的市场商品零售价格,比较和预测 近日的物价趋向;“读者信箱”,答复市民所关心和提出的各种问题,如煤的斤数为何不足 ?黄金为何暴涨?自来水供应问题及蒋管区物价上涨与齐市物价上涨的性质及其区别等。也 刊登齐齐哈尔火车开往各地时间表、广播电台变更广播时间及节目分配情形等。
    综合性副刊,刊名为《龙沙公园》,刊登杂文、评介、诗歌、小笑话、文化生活、卫生 常识等。要求作者“写出来是下决心让老百姓看的字和文章”,因而文字不长,通俗易懂, “麻雀虽小,肝胆俱全”,并有插图、人物介绍、长篇连载等,形式多样,生动活泼。除此 ,还办有《青年学园》,是反映民青(新民主主义青年联盟)活动和一般青年生活的园地。 1948年下半年起,报社和齐市职工总会、妇女联合会等部门陆续合办起几种专刊,如《齐市 职工》、《新青年》、《妇女》、《教育》、《文娱》等。
    该报由齐市工人印刷厂(后改名齐市新闻印刷厂)印刷,只有两台旧式平版印刷机,活 版上机,印刷质量逐步提高。报纸发行初期由《西满日报》(后为嫩江新报)发行部代办。 1948年4月交邮局统一办理。报社单辟副刊订户,对订阅某一副刊的订户,由报社送报人递送 。报纸期发行数约3000份。
    1949年5月30日,嫩江省和黑龙江省合并为新的黑龙江省时,该报因并入《黑龙江日报》 而停刊,共出刊4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