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节 双鸭山日报
《双鸭山日报》是中共双鸭山市委机关报。它的前身为1948年5月1日创刊的《矿工周报
》。负责人高枫,由双鸭山矿务局职工总会主办。1950年2月23日,《矿工周报》改名为《双
鸭山工人》,成为中共双鸭山矿务局委员会机关报。1956年6月6日,中共双鸭山市委员会成
立,《双鸭山工人》成为中共市委机关报。
《双鸭山工人》8开2版,周2刊。它成为市委机关报以后,紧紧围绕市委的中心工作进行
宣传,重点报道矿区的生产和建设。1958年11月21日,《双鸭山工人》改名《双鸭山日报》
,4开4版,周6刊。在“大跃进”的年代里,《双鸭山日报》紧跟形势,充分反映了全市社会
主义经济建设的情况,但也发表了一些高指标、高速度之类的浮夸报道。
在国民经济调整时期,《双鸭山日报》加强了经济建设的宣传报道,特别是在1版的重要
位置,报道煤炭生产建设的新成就、新经验,推动了生产的发展。如1962年5月在1版头题发
表的《岭西竖井煤矿二区八采煤班原煤增产、材料节约》、《加强教育,严密制度,安全生
产—对岭西竖井矿一区实现安全生产的调查》、《踏踏实实地开展三小班竞赛——四方台矿
四区第二采煤班生产日益主动》等报道,都产生了很好的影响。“文化大革命”时期,《双
鸭山日报》除及时转发中央报刊革命大批判文章、报道外,地方新闻大多发表的是“紧跟”
、“照办”方面的报道。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双鸭山日报》把宣传报道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
设上来,特别是加强了煤炭工业的报道。1979至1981年,报纸针对“文化大革命”以来煤炭
生产采掘比例失调,原煤产量不高的问题,发了大量消息、通讯、调查报告和评论,集中报
道了矿区整顿、调整取得的新经验、新成就。其中,对七星煤矿的报道十分突出,1979年8月
4日1版头题配评论员文章发表调查报告《从思想教育入手,把整顿放在首位——七星煤矿四
井连续七个月获得采掘双丰收》;1980年1月25日1版头题配评论报道《以提高原煤产量为中
心,以加快掘进为重点—七星煤矿在调整中大踏步前进》;1982年4月23日1版报道了《七星
煤矿四井十项经济指标在全矿务局夺魁》。这些报道,在矿区产生了良好的影响。1982至19
85年,报纸重点报道了矿区的经济体制改革,它发表的《矿务局第二工程处在改革中腾飞》
、《东保卫煤矿向改革要速度要效益》、《双阳煤矿改革见成效生产大提高》等报道,以及
评论《在改革中开拓前进》、《加强领导,加快改革步伐》,都有很强的指导性。
在此时期,《双鸭山日报》还针对一些煤矿出现的乱罚款、乱扣工,忽视思想政治工作
的问题,加强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宣传报道。1978年11月,报纸设立专栏,开展“经济制裁与
思想政治工作”的讨论,在两个多月的时间里,就发表35篇文章,从理论和实践上阐述在新
的历史时期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意义,受到干部、工人的欢迎。1980年,报纸报道岭西
竖井矿掘进区、双阳煤矿、七星煤矿四井、宝山煤矿等单位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经验,有的
配发了社论。同时,《双鸭山日报》加强重视知识分子工作的宣传报道。1980年2至8月,对
认真落实中共中央有关知识分子政策,大胆提拔使用技术干部的岭东矿作了连续报道,先后
发表了《岭东矿党委冲破禁区解放思想,吸收30名工程技术人员入党》、《岭东矿充分发挥
工程技术人员作用,尊重行家意见,加快调整步伐》、《积极培养,大胆选拔,岭东矿又有
七名技术干部被提为副井长》、《岭东矿六井五名技术干部提为副井长后,发挥技术专长,
指挥生产有方》、《岭东矿领导班子向专业化方向迈出可喜步伐,一批工程技术人员担任矿
井领导》等消息,有些还配发了评论,在全市产生了很大影响。
1984年,《双鸭山日报》集中进行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大好形势的宣传。半年内,在
1版头题发表典型报道28篇,2版发26个专版,3版开展《双鸭山在前进》征文发表47篇,比较
全面、系统地反映了建国35年来,特别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双鸭山市发生的巨大变
化,给人们以很大的教育和鼓舞。为此,报社受到市委、市政府的特别嘉奖。
《双鸭山日报》副刊设有《五彩路》、《周末》专页,以及《学苑》、《桃李园》、《
法制园地》、《理论与实践》、《党的生活》、《文萃》等专刊、专栏。
1985年该报期发行量1万份。总编辑为张德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