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哈尔滨医科大学
《哈尔滨医科大学》报于1950年2月10日创刊,由中共哈尔滨医科大学委员会主办。创刊
时刊名是《哈医大校刊》,刊期不定。16开本,校内发行,校际交流。1951年4月改为半月刊
。1954年8月,校刊改为校报,报头名改为《哈尔滨医大》,4开4版。1955年2月,文字由竖
排改为横排。同年10月改为旬刊。1956年8月,由于哈尔滨医科大学改名为哈尔滨医学院,报
名随之改为《哈医》,周刊,4开2版或4版。1958年“大跃进”期间,一度改为周双刊。同年
12月,随着原校名的恢复,校报名也恢复为《哈尔滨医大》,1959年7月停刊,直到中共十一
届三中全会以后,于1980年3月1日复刊。1982年6月,报名改为《哈尔滨医科大学》,4开4版
,半月刊。
《哈尔滨医科大学》的办报宗旨是:“正确宣传新的历史时期党(中共)的路线、方针
、政策;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开展学术交流;及时宣传报道以教书育人为中心的全校各方面
出现的新人新事和先进经验,真正起到校党委的喉舌和耳目作用。”报纸读者对象是本校学
生、教师、职工和毕业校友。
《哈尔滨医科大学》报紧紧贴近学校中心工作和校园生活,围绕为国家培养“四有”(
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卫生人才开展宣传报道。1版为要闻版,主要反映学校党
政工作、政治思想工作和全校重要活动。2版为教学版,主要反映教学工作和学生学习生活。
3版为医疗、科研版,主要报道医院管理、医疗技术和科研新成果。4版为副刊版,主要刊发
反映校园生活的文艺小品等。各版分别开辟了《学术研究》、《青年园地》、《校友服务》
、《校闻简讯》、《教学园地》、《科苑新花》、《在附属医院》、《双周论坛》、《大学
生论坛》、《第二课堂》和《人物专访》等栏目,并开辟了《杏林》副刊。
《哈尔滨医科大学》突出宣传医学科技人员的学术成就和事迹,先后发表了一些有较大
影响的报道和专文。50年代初,报道的《学习苏联先进医学的榜样》一文,经《光明日报》
(1953年11月8日)转载后,新华社播发了统稿,全国10多家报纸转发,并被《人民中国》英
、俄版摘编。国内南北10多所医科大学派人前来哈尔滨医科大学学习经验。80年代报道的《
李承泽是怎样当上工程师的?》、《为国争光的女医学博士》、《通向博士之路》、《崎岖
革命路,拳拳赤子心》等宣传知识分子先进事迹的专文,被《光明日报》、《健康报》、《
中国青年报》、《人民政协报》等先后转发后,在校内外引起强烈反响。
《哈尔滨医科大学》报到1985年末,共出版398期。期发行量3000份。主编杨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