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六章 企业报纸

  黑龙江地区的第一家中文报纸就是企业报,即中东铁路公司主办的中文日报《远东报》 (1906年3月14日创刊)。但这家报纸的宣传内容不是铁路企业内部活动,读者对象也不是铁 路企业的内部人员,而是面向东北的广大中国读者,鼓吹沙皇俄国的侵略扩张政策。东北沦 陷期间,日本侵略者在哈、齐、牡、佳等地,出版企业报纸和刊物10数种,如《哈尔滨铁道 局报》、《齐齐哈尔铁道局报》、《牡丹江铁道局报》、《北满江运局报》、《鹤岗炭矿部 报》等。内容侧重各企业内部业务和管理情况,以利于其经济掠夺和长期占领。但读者也不 全是各企业内部的人员。
    1947年1月1日,为了支援东北解放战争,加速解放区经济的恢复和建设,西满铁路局工 人运动部在齐齐哈尔主办的《西铁消息》报,和鹤岗矿职工总工会主办的《鹤岗工人》报, 同日创刊。前者是中国人民铁路第一家正式报纸,后者是全省解放后最早出版的一家矿工报 。这些报纸主要报道本企业内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新闻,以本企业职工为读者对象, 在本企业内部发行,是一种新型企业报。
    50年代,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蓬勃发展,工厂、矿山、铁路和农林企业等类的企业报,应 时而出。从1950年到1966年2月,全省先后出版有各类企业报41家。“文化大革命”10年中, 企业报与其它报刊一样,遭到严重破坏,不少报纸一度停刊。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为 企业报拨正了方向,截至1985年底,连同复刊和新创办的报纸,全省共有49家企业报。在企 业报这块园地里,呈现一派百花争妍的景象。办报人员从兼职发展到有固定专职的编采人员 (各报少则2人,多为4至9人,最多达50多人);报纸印刷从油印到全部铅印出版;篇幅多为 4开4版或8开2版;刊期有周3、周2、周、旬、半月刊等几种。报纸在宣传报道上,注意紧密 联系本企业的生产和生活实际,坚持“小报小办”,着力办出具有本企业的特色,从形式到 内容、质量都有明显的提高,深受读者欢迎。报纸的发行量视企业的规模大小而定,一般期 发量最低为100份,最高达2.6万份不等,一般大都免费发放到工、矿的班、组职工和家属。
    在全省众多的各类报纸中企业报占有一定的位置。它们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的建设中,发挥着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