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鹤岗矿工报
《鹤岗矿工报》是中共鹤岗矿务局委员会的机关报。1974年9月19日创刊时,为8开2版、
内部发行的不定期战报《学大庆赶开滦》。1975年7月8日,这个战报改由中共鹤岗矿务局政
治部主办。1979年7月1日更名为《鹤岗矿工》,4开4版,周2刊。
1981年6月改称《鹤岗矿工报》,4开4版,周2刊。办报方针是:立足矿区,面向矿工;
宣传党的政策,反映职工心声;指导生产经营,传播知识信息;提供文化娱乐,服务职工生
活。版面分工是:1版为要闻版,发表矿区最重要、最引人注意的新闻和评论;2版为综合新
闻版,以生产建设、经营管理方面的新闻为主,兼发各类通讯、典型经验、读者论坛、班组
活动等稿件;3版为专版,有《党的生活》、《煤矿青年》、《文教卫生》、《女工家属》、
《学习》、《煤城新风》等栏目;4版为副刊版,有生活副刊《生活之友》,文学副刊《丹顶
鹤》(原名“鹤翔”),综合副刊《周末》、《文化广场》及《科圃》、《荟萃》等专刊。
《鹤岗矿工报》紧密围绕鹤岗矿务局各个时期的中心工作开展宣传报道工作。1977年鹤
岗矿务局原煤产量一跃达到860万吨,结束了“文化大革命”10年徘徊在年产700万吨左右的
局面。局党委和矿务局决心在1978年使原煤总产量突破1000万吨。为此,动员职工,发扬传
统,“大干红五月”。《鹤岗矿工报》紧密围绕这个工作中心,用主要篇幅突出反映全局七
大矿及生产辅助部门“大战红五月”的生产热潮,连续发表《南山矿工竞飞跃》、《兴安矿
工争上游》、《新一矿工攀高峰》、《兴山矿工逞英豪》、《富力矿工谱新篇》、《大陆矿
高歌猛进》、《十里露天涌春潮》、《车轮欢唱捷报飞》、《机器隆隆喜讯传》共9篇近2万
字的系列长篇通讯,有力地配合了企业的生产工作,极大地鼓舞了广大职工群众的劳动热情
,为保证全局全年破千万吨增产计划的提前过半做出了突出的贡献。1979年,鹤岗矿务局党
委和矿务局贯彻黑龙江省重点煤矿调整工作会议精神,决心在“调整、改革、整顿、提高”
的方针指导下,坚持在前进中调整,在调整中前进,严格按客观规律办事,狠抓经营管理,
克服那种只抓吨、不抓元,只要增产不挣钱的偏向,变生产型为生产经营型,既抓增产又抓
节约,坚决甩掉亏损帽子,实现扭亏为盈。《鹤岗矿工报》贯彻局党委这个指导思想,采用
专版、专栏和照片等多种手段,对全局各单位科学管理、提高煤质、降低材料消耗、开展修
旧利废、增产节约等方面的活动作了充分宣传,对这个局当年一举甩掉连续8年亏损的帽子,
扭亏为盈,起到一定作用。
《鹤岗矿工报》十分重视对企业各条战线上先进典型的宣传,经常对先进典型进行集中
突出的报道。按照局党委抓典型带一般、抓重点区队推动全局生产的工作方法,报纸通常用
6%左右的版幅(有时整版甚至整张)突出地宣传了从1982年至1984年荣获全国普采“三连冠
”的南山矿二三五采煤队,先后发稿近30篇,约2.8万字,使这个队“坚持科学管理、坚持
正规循环作业”的典型经验在全局遍地开了花,结了果。按照局党委搞好质量标准化、实现
安全生产、改变煤矿社会形象的指导思想,该报采取消息、通讯、特写、言论、工作研究等
形式,突出报道了1982年3月17日被评为全国煤炭战线百面红旗之一的富力矿二七九采煤队“
大搞质量标准化,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典型经验,以及各单位“学习二七九,大搞质量
标准化”取得成效的新闻,累计发稿20多篇,约2万字,为促进企业安全状况根本好转发挥了
很大作用。报纸还先后宣传了矿务局各个不同时期涌现出来的全国煤炭工业战线劳动英雄、
五届全国人大代表、兴山矿一井掘进工人李春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南山矿
四采区副区长栾玉田,新一矿建设区区长李兆宝,全国优秀班主任、富力矿三校教师陈凤珍
,全国新长征突击手、兴安矿一采区主任工程师金成一等先进人物的事迹,为提高职工素质
起到积极作用。
《鹤岗矿工报》创刊10多年来,经多方面努力,已成为一张深受企业领导信赖和广大煤
矿职工喜爱的企业报。1985年该报期发数4000多份。总编辑为王乾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