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新生活报
《新生活报》于1907年11月1日在哈尔滨创刊。它是由《东方通讯》和《九级浪》两报合
并后出版。
戈公振著《中国报学史》中记述该报时说:“哈尔滨为俄国在东方之商业根据地,故有
报纸亦最多。属于白党者:如HOBOCTИЖИЗHИ(意译《新生活报》)创立已二十一年,每
星期增周刊画报一张。但现渐与该国政府接近,有左转之倾向。”
《新生活报》是在哈尔滨出版时间比较长、影响也比较大的一家俄文日报,也是少有的
由“属于白党”而转变为“红党”的报纸。它的主办者是3个俄国犹太人:克里奥林(原《九
级浪》主办人)、捷尔亚夫斯基和列文齐格列尔(原《东方通讯》主办人),由新生活报出
版公司出版发行。
创刊初期,即宣称在“俄国通商大埠以及欧业、日本长崎、北京、上海、天津、牛庄、
汉城、南满、西伯利亚等处,皆有访员”,同时,还聘请“大著作家”撰写时事评论;报纸
内容“皆关于政治、经济、学术”等,每星期皆出画报,其消息尤为灵通。
1914年7月1日,更名《生活新闻》报,主办人仍然为克里奥林和捷尔亚夫斯基等,但改
由印刷出版公司发行,版面为4开,后扩大为对开。
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该报开始逐渐改变原来的政治立场。特别是国际列强干涉军在西
伯利亚失败后,编采人员中陆续增加了一些俄国革命者,从而促使其报道内容实行与俄国共
产党布尔什维克接近的立场,它的消息在哈尔滨的俄人报纸中也最为准确,虽然遭到白俄和
日本报纸的激烈抵制,但它的社会影响更加扩大。
20年代,中国地方当局常常限制该报的出版。1926年11月,该报撰文纪念十月革命。东
省特警处曾传讯其发行人,并勒令停刊两周。1928年12月,特警处以该报9日“登载倾向苏联
,信仰共产之文字”,“妨害治安”为名,再次传讯捷尔亚夫斯基,并停刊3日。
1929年5月27日,特警处奉命搜查苏联驻哈尔滨总领事馆,并逮捕39人。《生活新闻》报
于6月18日被迫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