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八节 论坛报

《论坛报》(音译《特里布那报》),于1922年8月16日在哈尔滨创刊,由中东铁路俄国 职工联合会主办。
    总编辑先后为切秋林、多姆布罗夫斯基、拉夫巴赫和费得洛夫。创刊时期发800份,后来 上升到7000多份,是当时哈尔滨俄文报中一家销行极畅旺的报纸,订阅者为苏联侨民,其中 多数是中东路职工。当时,苏联驻哈尔滨总领事格兰德称它是“代表苏联人民民意及力谋中 苏两国亲善之报馆”。而日本满铁情报机关认为它是“极端的左翼报纸,反日色彩鲜明”。
    哈尔滨当局曾多次罗织罪名惩罚该报。仅在1924年5、6、8、9月内,就以“侵害宗教自 由,偏袒铁路职工,侮辱他人名誉,及极力传播过激主义”,对该报实行告诫3次、处罚2次 、传送法院1次。
    1925年4月,哈尔滨白俄《俄声报》和《东方报》,逐日肆行无忌捏造虚构诽谤苏联之词 ,并挑拨东三省官府及苏联之国际恶感。苏联驻哈总领事屡次照会东省特别行政区长官公署 ,均被搁置。4月22日,《论坛报》以中苏关系为题,揭露“哈埠要人不乏与前俄帝制余孽亲 善,籍保护政治犯之名,袒护白俄”。文章点名新任中东铁路中方督办吕荣寰,“利用其地 位袒护白俄”,刺痛了哈埠要人,于是给该报加上“毁谤我中国三省官宪”的罪名;同时还 指责该报纪念“五·一”国际劳动节的文章中,“有打破资本家”之言词,并说该报经常“ 任便登载过激主义之词,如打倒资本家、战胜资本主义,均成共产国等”,“此种传闻,最 足惊讹中外人民之视听”,“尤易危及治安”。4月27日,东省特警处司法科长翟绍伊以该报 “破坏登载条例”,宣布“自明日起不应再行出版”。
    当天下午6时,警察查封《论坛报》时,发现早经许可但未出版的《远东生活报》,这天 出版第一期,编辑多系《论坛报》人员。第二天上午,警察又查封了《远东生活报》,同时 派警官到报馆印刷所具结,今后不得印刷报纸。
    《论坛报》被封后,苏联驻奉天总领事曾要求张作霖准予复刊。张以“共产宣传,协定 所禁”,严词拒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