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新闻团体
黑龙江新闻团体始于1923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相继成立的新闻团体共有5家,
另有外国记者团体2家。由于当时报纸多集中于哈尔滨出版,新闻团体也均在哈尔滨建立。黑
龙江新闻团体虽建立较晚,但早在1910年9月全国第一家新闻团体中国报界俱进会于南京举行
成立大会时,哈尔滨《滨江日报》就派代表参加该会。会后,东北各报代表经过协商,在沈
阳成立了东三省报界公会。由《滨江日报》更名的《东陲公报》,因揭露帝俄侵犯中国主权
问题,被迫于帝俄压力的清朝政府官员派军警查封时,该报曾向东二省报界公会去电请求支
援。
黑龙江第一家新闻团体是从1922年开始筹备的。当时哈尔滨的中文报纸已达10儿家,各
报“深感有联络之必要”,于12月17日由《国际协报》、《东陲商报》等8家报纸,派出代表
10人举行发起人会议,成立哈尔滨中国记者联欢会筹备会,推举《国际协报》王新命(星岷
)、《商务公报》周祉民(天麟)为筹备委员,负责具体筹备工作。次年3月11日,哈尔滨中
国记者联欢会举行成立大会,选举周祉民为会长,赵郁卿、张载夫为副会长。继它之后5家拥
有印刷设备的报社,于1926年6月1日成立了哈尔滨报界公会,取代了哈尔滨中国记者联欢会
。1929年5月,为了接待上海报界记者团,由《滨江时报》发起再次成立哈尔滨记者联欢会筹
备会。并以哈尔滨记者联欢会的名义,设宴招待了由戈公振、赵君豪等20人组成的上海报界
记者团。还邀请记者团成员为哈市报界举行了报告会。上海报界记者团离哈后,哈尔滨记者
联欢会筹备会也随之解散。哈尔滨沦陷后的伪满时期,曾出现中外新闻团体3家:哈尔滨记者
协会(中国)、哈尔滨白俄新闻记者联盟、哈尔滨日本新闻记者协会。这些新闻团体都为日
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效过力。抗日战争胜利后,在国民党统治哈尔滨的末期到解放后,曾成
立过有公营报纸和私营报纸共同参加的哈尔滨新闻记者协会。1946到1949年,牡丹江市也成
立过新闻记者联合会,它们对组织各报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支援解放战争,起到了积极
作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黑龙江省第一家全省性新闻团体——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
黑龙江分会,1957年11月在哈尔滨成立,后改为黑龙江省新闻工作者协会,一直到1980年,
它是黑龙江省唯一的新闻团体。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全省新闻事业的兴旺发达,
各类专业新闻团体和地、市新闻团体才相继建立起来。1981年,中国体育记者协会黑龙江分
会、黑龙江省科技新闻协会在哈尔滨成立。同年全省第一家新闻学术团体齐齐哈尔市新闻学
会成立,1984年黑龙江省新闻学会也在哈尔滨成立。到1985年末,全省有省级综合性新闻团
体2家,其中群众团体1家,学术团体1家;省级专业性新闻团体7家,其中群众团体2家、学术
团体5家;地市级新闻团体13家,其中群众团体9家,学术团体4家。全省现有新闻团体总共达
22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