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出版说明

  一、本书所收目录,限于图书、期刊。其中期刊特指以册页形式流传,带有连续性的出 版物。凡以散页形式流传、带有报道性或时政性的出版物,不论连续与否,视为报纸类,不 予收录。
    二、本书收录地域范围,以古今黑龙江实际辖区为准。凡出版地点当时属黑龙江辖区地 域内的图书、期刊,一体收录。
    三、本书收录时限范围,上起755年唐·渤海国时期,下迄1985年末。其中一些时期,如 清以前各朝代、东北沦陷时期、“文化大革命”时期,因资料不全,所收书目均以有佐证资 料为限,仅为当时出版书刊的要目。
    四、本书收录图书、期刊版本形式,分为两种情况: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1949年)以前, 以实际流传为准,除正规的印刷本外,还包括手抄写本、木版印本、著述稿本等非正式印本;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原则上以国家出版行政机关批准成立的出版单位正式出版物为准, 含正式出版机构出版的内部发行图书、期刊。
    五、黑龙江地区出版的外国文字图书,以原文列出名目及其他项目,以备考稽。为方便 查阅,正文条目后附列中文参考译目及释文。曾以中俄两种文字同时出版,目前仅见中文版 本者,以中文列入俄文图书、期刊项内,用括号标注“俄文”二字,以示区别。
    六、黑龙江地区出版少数民族文字图书,因其版权页均以汉文标识,故按其版权记录, 直接以汉字列目、汉文释意,书名后以括号标注内文文种。
    七、本书收入图书目录10475种,期刊目录1007种。全书采取类序与时序相结合编排方法。 图书、期刊目录各为一编,每编内以不同历史时期划分若干辑,每辑按不同情况分若干类, 每类下按出版年月日排目。出版时间难以确定的,在本类书目最后列目。
    八、图书目录编下,“第一辑唐·渤海国至清末时期出版图书简目”,按当时通行分类 办法,分列经、史、子、集四部,其他各辑一律按《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析为22类,个 别部分因书目较少有合有缺。此外,图书目录之后附列了虽不在黑龙江出版,但在黑龙江制 版印刷的“黑龙江租型造货图书"目录,以便全面了解黑龙江地区出书状况。
    九、图书目录记述内容因年代不同所列项目亦不同:清以前设书名、作者、卷册、出版 年代、版本等5项;中华民国时期(1912~1949·9·30)设书名、作者、卷册、出版者、出版 时间、印数、页码、开本、字数、印次等10项,遇有外文书目,附列中文参考译名;中华人 民共和国建立后(1949·10·1~1985·12·30)设书名、内容提要、编著者、出版者、印制单 位、印次、出版时间、开本、印张、页码、字数、印数、定价、书号等14项。期刊一律包括 刊名、刊期、主办单位、编辑者、出刊地点、创刊和终刊时间和备注说明。凡至1985年底仍 在继续出版者,标为“仍出”。
    十、本书目录内纪年方式,按传统习惯,图书清以前释文正文标朝代年号,以括号标注 公元年代;1912年后一律标公元年代,为便于查核,“九·一八”事变前在括号内标中华民 国年号,东北沦陷时期括号内标注伪满洲国年号。期刊目录则一律标公元年代。
    十一、本书为保持历史资料原貌,书名文字一律照原文编入,不作改动。其中一些称谓 和带政治色彩的文字,请读者特别注意,引用时须加以处理。
    十二、图书目录中“内容提要”一项系原书所有,为保持原书面貌,基本不作重大改动, 但对其中明显的谬误、疏漏、繁冗及不妥之处予以修正,请读者在查阅此类图书时注意鉴别。 一些条目因原书缺“内容提要”或语焉不详,编者根据原书另撰了内容提要。所有的提要都 是原书的内容概括,仅反映当时的认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