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出版方针任务
一、出版方针
解放战争时期,黑龙江地区成为全国解放战争的大后方。由于解放区开辟不久,又面临
解放全中国的战略任务,当时解放区的出版工作,一直是靠党的方针、政策指导来开展各项
工作的。中国共产党中央为建立巩固的东北革命根据地所制定的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
东思想,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方针、政策和发动群众、教育群众、武装群众的宣传战线总任务
,就是黑龙江出版机构编辑出版图书、期刊的方针、任务。这个方针、任务是以为人民服务
、为建设根据地服务、为解放战争服务为宗旨的。这一时期,编辑出版工作的特点是针对性
非常强,对一些具体的出版活动也都制定了具体的方针。如针对东北被日伪统治了14年,青
年人缺乏对中国历史知识和国际知识的真实了解,而制订了重点出版马列主义经典理论书籍
,中国共产党领袖人物著作及哲学、史学书的具体方针。1946年7月,中共中央东北局在哈尔
滨召开扩大会议,通过了著名的“七·七”决议后,在黑龙江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运
动。这一时期,制订了加强出版配合土地改革运动各种宣传读物的方针。由于中国共产党的
政策深入人心,人民群众的觉悟不断提高,涌现了大批新干部和积极分子,面临着党组织发
展的新情况。根据这一形势,制订了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读物出版工作的方针。特
别是作为全国解放战争大后方,黑龙江地区的出版事业,一直把配合军事斗争、支援前线作
为出版工作的重要任务。在当时的战争环境下,这些方针、任务具体指导和规范了黑龙江的
出版事业,起到了相当于法规的作用。
自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至1985年末的36年间,黑龙江的编辑出版工作一直
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党的出版方针指引下进行的。
1979年前,黑龙江出版事业贯彻执行的基本方针是“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为工农兵服
务”,编辑出版工作的具体方针是“地方化、通俗化、群众化”。
1950年9月25日第一届全国出版会议全体会议上,通过了《关于发展人民
出版事业的基本方针的决议》等五项决议,确定了“为人民大众的利益服务是人民出版
事业的基本方针”。1950年10月28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发布《关于改进和发展全国出版
事业的指示》,肯定了第一届全国出版会议提出的出版事业基本方针,并且着重指出地方的
出版工作任务“应特别照顾到农民、工人、县以下的工作干部以及少数民族的需要”。这个
基本方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第一个出版方针,黑龙江通俗出版社就是依据这一方针
建立的。
1953年1月至1955年5月期间,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分别召开了各大行政
区文委主任会议和全国文化教育工作会议,提出了文化教育工作“为政治服务、为生产斗争
服务、为工农兵服务”的总方针(简称“三服务”方针),之后,出版总署即规定以“三服
务”方针为出版事业的基本方针。这个总方针,在1957年演变为“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为
‘三大’革命运动(阶级斗争、生产斗争、科学实验)服务、为工农兵服务”。根据这个总
方针,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在1958年5月中共八届二中全会后,确立以“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
为工农兵服务”为基本方针。这个“二服务”的基本方针,在“文化大革命”中也曾略有变
动。1971年3月15日至7月22日,国务院召开全国出版工作座谈会,将出版事业的基本方针改
为“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为工农兵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在同年9月6日至21日召开的
黑龙江省出版工作会议上,确定以这个方针为黑龙江出版工作的基本方针。粉碎江青反革命
集团、彻底否定“文化大革命”后,黑龙江出版工作的基本方针仍然恢复为“为无产阶级政
治服务、为工农兵服务”。
1979年前,黑龙江编辑出版工作的具体方针是“地方化、通俗化、群众化”,这个方针
早在建国初期就提出了。1950年3月,出版总署在统一全国新华书店的决定中,曾提出地方出
版工作要有“地方性、通俗性”的要求。在9月召开的第一届全国出版会议确定地方人民出版
社的专业方向、组织、任务时,又着重提出“通俗性、地方性”的问题。黑龙江通俗出版社
根据这一基本方针制订了“地方性、通俗性,为广大农民读者和发展农业生产服务”以及“
文图并茂、力求上口能唱”、“每本书不超过3万字、便于携带”的具体方针。
1954年9月,中共黑龙江省委在《关于成立黑龙江人民出版社的通知》中,明确规定黑龙
江人民出版社以“地方化、通俗化和城乡兼顾为其工作方针”。在1955年11月中共中央宣传
部召开的地方出版社座谈会和1956年4月文化部召开的地方出版社座谈会上,正式确立“地方
化、通俗化、群众化”为地方出版社编辑出版工作的具体方针。“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
特别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黑龙江出版事业的发展和编辑出版机构的增多,出书范
围、图书内容已经突破了“地方化、通俗化、群众化”的范畴。
“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方针,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出版事业的根本
方针;“立足本地、面向全国”方针,是地方出版社编辑出版工作的具体方针。这两个方针
,最先是在国家出版局1979年12月8日至19日召开的全国出版工作座谈会(长沙会议)上确定
的。1980年4月22日,中共中央宣传部正式转发了《出版社工作暂行条例》。条例规定:“出
版社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无产阶级专政,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
、毛泽东思想,必须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洋为中用、
古为今用的方针。”
根据这一根本方针和“立足本地、面向全国”的具体方针,黑龙江的6家直属出版社和5
家非直属出版社,在黑龙江省出版局(黑龙江省出版总社)的领导、指导下,分别制订了各
自的编辑出版工作方针。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0年制订的方针是“立足本省、面向全国、面
向世界”,1984年后又修订为“立足本省、面向全国,力争有更多的出版物进入国际图书市
场”;黑龙江朝鲜民族出版社的方针是“立足本省、本民族,面向全国”;黑龙江美术出版
社的方针是“立足本省、面向全国,为美术、摄影爱好者和广大工农群众服务”;北方文艺
出版社的方针是“立足本省、立足北方、面向全国,以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服务为己任
”;黑龙江教育出版社的方针是“面向各级各类学校,以帮助老师提高文化科学素养和教学
质量,帮助学生在德育、智育、体育等方面全面发展为出发点,为学生、教师和广大读者服
务”;黑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的方针是“贯彻执行‘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出版方
针的同时,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为指导思想,
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接班人为目标,教育广大少年儿童成为爱祖
国、爱人民、爱社会主义、爱科学、爱劳动的一代共产主义新人”;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的方针是“立足本省、面向全国;注重普及、兼顾提高,为四个现代化建设服务”;哈尔滨
工业大学出版社的方针是“立足本校、面向国内外,努力为教学、科研服务,为社会主义现
代化建设服务”;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出版社的方针是“立足本院、面向全国,为船舶工业
服务、为教学和科研服务、为海洋开发和海军建设服务”;东北林学院出版社的方针是“立
足本校、面向全国,为林业院校教学和科研服务,为林业建设服务”;哈尔滨地图出版社的方针是“立
足本省、面向全国,为广大工农群众服务”。
二、出版任务
黑龙江的图书编辑出版任务是随着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而变化的,大体经历了以下几个
阶段:
1951年至1952年,黑龙江通俗出版社期间,编辑出版的任务是配合镇压反革命、宣传婚
姻法、支援抗美援朝战争、开展爱国主义劳动生产竞赛,配合“三反”(反贪污、反浪费、
反官僚主义)和“五反”(反行贿、反偷税漏税、反盗骗国家财产、反偷工减料、反盗窃国
家经济情报)运动,出版主要面向农村和农民读者的通俗宣传小册子。
1954年至1957年,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建社初期的出版任务,是着重宣传党对农业合作化
运动的方针、政策和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成就,大力出版面向农村的普及类通俗图书。同时,
配合1955年的批判“胡风反革命集团”、1957年的“反右派斗争”两个政治运动,出版一批
“批判资产阶级反动观点”的图书。
1958年至1960年期间,黑龙江人民出版社的工作任务,主要是出版宣传社会主义建设总
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和各条战线上的先进人物的通俗图书,同时,配合全省范围以
学习毛泽东著作为中心内容的学习运动,租型印刷毛泽东主席著作单行本,编辑出版宣传毛
泽东思想的通俗读物和学习参考材料。
1961年至1966年期间,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含黑龙江美术出版社、北方文艺出版社两个
副牌)的编辑出版任务是“宣传、贯彻国民经济‘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
配合整风、整党、整社运动;配合开展阶级斗争、生产斗争、科学实验三大革命运动;配合
国际主义、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阶级教育运动;配合知识青年下乡、回乡运动;配合学习马
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主席著作运动;配合“向雷锋同志学习”运动;配合以阶级斗争为纲
的城乡社会主义教育运动;配合学习解放军、学习大庆油田、学习大寨经验的运动等中心工
作,编辑出版毛泽东主席著作单行本和选读本、政治理论读物、文化教育和工农业生产技术
读物、文学艺术读物、连环画和年画等美术作品以及学习材料。
1967年至1976年“文化大革命”期间,黑龙江省革命委员会出版发行服务站和黑龙江人
民出版社编辑出版工作的首要任务是出版、发行毛泽东主席著作和马克思、恩格斯、列宁、
斯大林著作。同时,也出版、发行普及“革命样板戏”的图书和部分政治、文艺、科学技术
方面的图书。
1977年至1979年的3年间,虽然“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为工农兵服务”的出版事业基本
方针没有改变,但是,编辑出版的任务却开始有了改变。1978年7月18日国务院批转国家出版
局《关于加强和改进出版工作的报告》中,提出出版战线的基本任务是:宣传马克思列宁主
义、毛泽东思想,宣传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和党的方针、政策,批判资产阶级、批判
修正主义,传播阶级斗争、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的理论和知识,促进科学文化事业的发展和
繁荣,为极大地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为实现新时期的总任务而斗争。黑龙江
人民出版社根据这个基本任务的要求,配合揭批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政治斗争,出版阐
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著作和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著作以及有关党的路
线、方针、政策的图书,大量编辑出版传播科学文化知识、提高人民科学文化水平所需要的
科学图书、工具书、学术著作和形式多样的文艺作品。
1980年至1985年间,黑龙江出版事业按照《出版社工作暂行条例》中规定的“动员和组
织著译力量从事创作、编著和翻译、出版为国家和人民所需要的图书,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
、毛泽东思想,传播、积累科学文化技术知识和成果,丰富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为提高整
个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为实现社会主义的四个现代化作出贡献”这一基本任务,11家
出版社根据各自的专业性质、出书范围,分别制订了编辑出版工作的具体任务。黑龙江人民
出版社的任务是“主要编辑出版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以
及经济学、法学、社会学、人口理论、伦理学、逻辑学、宗教、党团建设、政治思想品德等
政治理论书籍和党的重大方针、政策学习材料。编辑出版现代史、地方革命斗争史、革命回
忆录、现代名人传记、古书校注、古汉语知识、历史专著的研究读物和地方历史资料等文史
类书籍以及工具书等综合性图书”;黑龙江朝鲜民族出版社的任务是“编辑出版朝鲜文政治
理论、文化教育、文学、美术、少儿读物等各类综合性图书”;黑龙江美术出版社的任务是
“编辑出版美术理论专著、技法书、工具书、中高档画册、书法篆刻等图书和连环画、年画
、挂历、美术画集以及明信片、贺年卡、藏书票等美术作品”;北方文艺出版社的任务是“
编辑出版文学创作、文艺理论书籍和现代、当代作家与作品研究及古典文学、民族文学、民
间文学等图书,兼出古今中外其他文艺读物和文学创作理论译介”;黑龙江教育出版社的任
务是“编辑出版国家统编教材以外的教材、教学参考读物和学生课外读物,同时也编辑出版
教育理论及与教育、教学有关的学术专著、工具书、教学挂图等图书”;黑龙江少年儿童出
版社的任务是“密切配合课堂教学和课外教育,编辑出版教育、科普、文艺、低幼等方面的
各类读物,同时也编辑出版供家长、教师参考用的教育、教学读物”;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
社的任务是“编辑出版通俗实用的科学技术类图书和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专著”;哈尔滨工
业大学出版社的任务是承担“教学资料和科研论著、工程技术图书,并承担校外同类专业图
书的出版业务”;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出版社的任务是“编辑出版全国高等院校船舶类专业
教材、学术著作和有关的专业类图书”;东北林学院出版社的任务是“编辑出版高等林业院
校教材、教学参考书、科研专著和林业类图书”;哈尔滨地图出版社的任务是“编制、出版
黑龙江省及东北地区各种公开和内部发行的地图,同时也根据国家指令或其他省(区)委托
编制、出版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