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一节 皇舆全览图

第一章 舆地图测绘

  1689年(清康熙二十八年),中俄在签定《尼布楚条约》的过程中,康熙深感以计里画 方手段绘制的中国地图不准确。同时,充当中方译员的西方传教士力劝康熙用经纬度方法测 绘中国地图。遂即,康熙命传教士讲解算理,购买仪器,进行试测。1708年(清康熙四十七 年)5月,康熙决定用经纬度测量方法测绘中国地图,并亲自组织测量准备工作,诏令“各地 方官率百姓在其所辖地区边境进行照料,同时提供测绘所需的各项资助”(葛剑雄译:《测 绘中国地图纪事》,《上海测绘》1989年第3期,第30页)。
    1709年(清康熙四十八年)下半年,西方传教士雷孝思、杜德美、费隐和中国技术人员 来黑龙江地区进行松花江以南地域的地形测量工作。1710年(清康熙四十九年)5月,康熙又 命雷孝思等人到黑龙江地区进行松花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地域的测绘工作,对墨尔根城和 齐齐哈尔城进行重点测量。12月,完成该地区全部测图工作。
    在测图中,以测定的经纬度点为基本控制,采用两种方法进行地形测量。对居民地和大 的河流等重要地物,用罗盘仪交会目标点和用180尺长的尺绳(以工部营造尺为标准,每尺为 经线弧长0.″01,合今0.317米,1800尺为一里)进行距离丈量,“当我们离开某一已测定 的大城或其它适当地点时,找出能指示其位置的显著目标……以后不时测量,以便确定观测 所得的距离(经过修正)与实际测量结果是否相符”(葛剑雄译:《测绘中国地图纪事,《 上海测绘》1989年第3期,第32页。);其它地方则以调查方法,走遍各地,查阅官府所藏舆 图和史书,询问所经各地官吏和年长老人。
    1717年(清康熙五十六年),杜德美、何国宗、明安图等人用实地测绘的地图编制成约 1∶140万比例尺《皇舆全览图》。该图现存有多种版本,仅见以藏于沈阳故宫铜版刊印的由 金梁题名为《满汉合璧清内府一统舆地秘图》,图上经纬线均绘成直线,经线以通过京师钦 天监经线为本初子午线,纬线以赤道为0°起算。按经纬度分幅,南北按纬度每隔5°为1排, 共8排;东西按经度每10°为1幅,总计41幅。黑龙江地区位于1排2、3号,2排1、2 号,3排1 号。黑龙江地区注记均为满文。
    图内河流单双线绘制,表示了黑龙江、松花江、嫩江、额尔古纳河等主要江河的干流和 支流;居民地用方框和小空心圆圈符号定位,用方框表示黑龙江、齐齐哈尔、墨尔根、瑷珲 、雅克萨等城,用小圆圈符号表示靠水而居的一般居民地;山脉用笔架式(亦称山形线)符 号表示,反映出主要山脉的走向和位置;用芝麻粒样小黑点符号表示森林的分布(见图2—1 )。
    
    1760年(清乾隆二十五年),将康熙实测的黑龙江地区资料编入《乾隆十三排图》中, 黑龙江地区位于6排东1、2,7排东1、2,8排东2(见图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