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4年,北洋政府鉴于军事上需要地图甚切,在财政拮据的情况下,由参谋本部第五局
制定了“十年速测计划”。并将勘测1∶10万比例尺调查图任务下达到各省陆军测量局。
1915年,东三省陆军测量局黑龙江出张所以清代在黑龙江地区测量的经纬度点作为平面
控制点,以辽宁假定高程点为起算点,采用多面体投影建立地图的数学基础,未计算图廓点
的直角坐标,只按经差30′、纬差15′相等经线和纬线将地球椭球面划分为许多椭球面梯形
,依据某一投影法则将这些椭球面梯形分别投影在单张地图平面上,彼此相邻的所有单张地
图平面构成一个假想的多面体。运用该投影的弧长计算公式,算出每幅图的图廓边长,然后
以经线为直线,纬线为圆弧,用几何作图方法建立内图廓,在每幅图的四角注记经纬度。
在测图中,以在每县已测或推算的控制点为基础,向四周测量。每个测量员肩背挂图板
,身怀“步度尺”,手执铅笔,以圆形罗针定向,由“步度尺”读取步行至某地的距离,用
测斜照准仪测村屯及山头,用气压计测高程,再调查地名,画在挂图板上或记在手簿中。所
有道路走向、河流流向、等高线形状均由目测绘出。至1919年完成,覆盖黑龙江地区。由于
清代所测经纬度误差大和成图精度由测量员的经验和技术水平决定,所以该图精度很差,且
图幅中省与省之间难于拼接。在印刷时,又未对图内已变化的内容进行及时修改。
1∶10万比例尺调查图以行列分幅,每经差1°分二行,纬差1°分四列。黑龙江地区位于
东五行至东三十三行,北四十五列至北八十五列之间。地图内容各要素表示简单粗略,图中
符号注记、整饰依据1914年地形图图式绘制。水系用单双线绘制,双线水域未套色,单线河
入河口多采用呈正交的错误表示,双线河中表示了岛屿;用简略的平面图形表示县以上居民
地,居民地内建筑区绘制斜晕线,用双圈和单圈定位符号表示县以下居民地,县以上居民地
名称用手写隶书注记,县以下居民地名称用手写仿宋体注记;用黑白段相间的花线符号表示
中东铁路,用三条实线和一粗一细实线以及一实一虚双线组合表示其它道路,当道路与居民
地名称相交时道路断线;用等高线配合高程点及注记表示地貌,基本等高距50米,图内高程
点很少,有的图幅连一个高程点也没有;用地类界符号区分不同植被的分布范围,并在范围
内配置相应的符号;用不同的点线符号表示各级境界,在县的行政区域内注记行政隶属注记
(见图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