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二节 1:5000比例尺地形图

自1966年起,为给大庆油田开发及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提供规划设计的科学技术依据,国 家测绘总局在大庆及其外围三肇(肇东、肇州、肇源)和泰康等地区采用综合法、微分法和 平地立测法进行了1∶5000比例尺地形图的测制工作。至1985年,完成3428幅,面积1.9万平 方公里,占全省面积的4.2%。在此期间还完成内蒙古地区伊敏测区226幅。
    综合法固定比例尺像片测图是由外业先完成控制测量,再经内业加密平面控制点,纠正 、镶嵌、复照成固定比例尺像片图,再拿到外业进行调绘地物和测绘地貌,而后由内业按制 图工艺的要求蒙上绘图膜进行透绘,,最后制版印刷成地形图。
    一、主要测区测绘
    (一)大庆测区
    1966年7月,中国民航第二飞行总队以1∶2万和1∶1万摄影比例尺、18厘米×18厘米像幅 ,在大庆东经124°26′15”—125°15′00”、北纬45°25′00″—46°52′30”,共跨9幅 1∶10万图区域内进行航空摄影。1967年4月,由国测地形三队采用综合法固定比例尺像片图 测图开展外业工作。
    平面控制点以交会法测定其平面位置。摄影比例尺为1∶2万的像片按1∶2.5万比例尺地 形图的图幅为单位,每条航线以“品”字形布设3个野外控制点。摄影比例尺为1∶1万的像片 因基线数增多,按1∶1万比例尺地形图为单位,每条航线也按“品”字形布设3个野外控制点 。
    高程控制点按测图要求的密度均采用等外水准联测,水准路线全长不超过15公里。航测 内业由国测二分局航测队承担,平面控制点加密采用坐标解析法,使用1818立体坐标量测仪 观测,手摇计算机配合三角函数表计算。加密后以高斯投影,按图上1厘米相应实地50米比例 ,经差1′52.5″、纬差1′15″展绘数学基础图板。在SEG—1光学纠正仪上利用光学纠正镶 嵌编制1∶5000比例尺的像片平面图。然后,进行调绘和像片图测图。测图时根据石油部门的 具体要求,制定了油井、汽井、探井、观测井、水源井、注水井、地下油罐等32种特殊符号 。
    每幅图设测站点20—25个,测站到标尺点的视距不超过200米,碎部点的平面位置和高程 用平板仪配合水准仪测定。在铁路和公路路面上,每隔500—600米测定1个高程点,测定轨面 至路基底面和公路至基底的比高、路下涵洞的洞底高程、居民地内外水井的地面高程,每幅 图共测绘各类高程注记点160个。
    像片图薄膜清绘由国测二分局制图队承担。1967年第四季度陆续提供了蓝晒图和聚酯薄 膜图,至1968年第一季度全部提供完毕,共892幅。为油田的勘探建设,确定油井井位,提供 了崭新的现势资料。
    1975年,由于大庆油田的开发建设,地表发生很大变化,60年代测制的地形图已不能反 映实地的基本面貌,大庆革命委员会决定对大庆测区部分图幅进行更新,并新测三肇和泰康 石油勘探区及与大庆测区交接部地形图。5—7月,中国民航第二飞行总队以1∶1.4万摄影比 例尺,18厘米×18厘米像幅,在上述地区进行航空摄影。8月,采用综合法固定比例尺像片图 测图,外业由大庆油田设计院实施,内业由黑龙江省测绘局承担,至1976年更新428幅,新测 164幅。
    (二)三肇测区
    1976年5月,黑龙江省测绘局以1975年中国民航第二飞行总队航摄的摄影比例尺为1∶1. 4万,18厘米×18厘米像幅的航摄像片为基础,采用综合法和微分法开展了东经124°40′- 126°00′、北纬45°25′—46°15′之间的三肇测区测量工作。外业由黑龙江省测绘局第一 地形测量队承担,平面控制点布设采用航带法,以横向4幅图为单位,在每条航线首末和中间 旁向重叠中线按“品”字形布设3个平面控制点。或以横向6幅图为单位,在每条航线首末和 中间旁向重叠中线附近布设6个平面控制点。高程控制点按全野外布设。平面控制测量采用线 形锁,计算查六位对数表手算。高程控制测量采用等外水准或经纬仪水准联测。至10月,完 成平面控制点联测654幅,微分法成图区像片调绘32幅。遂即由黑龙江省第四测绘大队开展内 业工作,控制点加密根据编制像片平面图和微分法成图的要求选取点位,用1818立体坐标量 测仪观测,用441B—3电算程序,以8幅图为一个区域网进行平差计算。1977年,黑龙江省第 二测绘大队继续开展微分法成图区像片调绘和综合法成图区像片图测图工作。在像片图测图 中,测绘人员以“大庆铁人王进喜”为榜样,天一放亮就出测,晚上回住地即清绘,做到了 天天清、站站清、幅幅清。雨季来临时,为了充分利用有效时间,只要雨一停就出测,有时 一天竟几出几回。五中队四组组长房志刚,在碎部测图时,发现一道漫岗挡住了水平视线, 为保证精度,只得增加支站,于是该图共设测站点32个(比正常测图多摆6—11个测站)。在 测绘地貌方面,他又总结出一套经验:“分析地形摆小站,标尺打在要害处,曲线定要当站 勾,参照立体反复修”,使地貌不失真,保证了成图质量。清绘时他也肯下苦功,认真清绘 ,做到:“工具规格化,注记网格打,符号大小用尺量,长短要用分规卡”,收到了良好的 效果。房志刚直接做图11幅,经大队、省局、总局三级验收,全部优良,大部分图接近或相 当于建国三十年来测绘部门成图质量的历史最好水平,有的则超过了历史最好水平。1980年 ,房志刚被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授予黑龙江省劳动模范称号。
    至1980年底,全测区共完成综合法测图654幅,微分法成图336幅。
    二、地形图内容
    1∶5000比例尺地形图为棕色图,以1∶1万比例尺地形图图幅为基础分4幅,图廓间绘制 间隔1公里直角坐标网。图上表示全部国家等级三角点、水准点、埋石点及不埋石的解析点。 以不依比例尺象形符号准确表示具有方位意义和经济、文化意义的独立地物。用不依比例尺 单线和依比例尺双线符号表示河流,其中实地河宽2.5米以上的绘成依比例尺双线;湖泊和 地塘加注水质注记,用来养鱼的加注“鱼”字;水库堤坝实地宽2.5米的用依比例尺长短线 描绘,实地长25米的堤坝测注坝顶高程,注记堤坝的建筑材料;沼泽区分能通行和不能通行 ;还表示一般的、有堤岸的、有沟堑的沟渠,居民地内外的水井、泉。用平面图形依比例尺 表示城镇式、矿区式和农村式居民地,城镇式居民地名称采用等线体注记,矿区式和农村式 居民地名称采用宋体字注记,用注记大小显示行政等级。表示了全部铁路、公路、简易公路 ,公路加注建筑材料和宽度;表示了桥梁、涵洞、里程碑,实地长1米以上的路堤、路堑等道 路附属物;矿区内表示主要大车路,矿区外按道路网疏密表示了大车路、乡村路和小路。用 等高线并配合地貌符号和注记真实地表示了地貌,基本等高距为0.5米;实地宽2.5米以上 的冲沟用双线表示,加绘沟底等高线,2.5米以下用单线表示;表示实地长25米、高1米陡崖 ,并注记比高。植被用地类界、说明符号和说明注记相互配合,实地62.5平方米以上的耕地 、树林、经济林、经济作物地、苗圃等植被用地类界符号绘出范围,其他植被绘制小面积、 稀疏、独立、零星符号;实地1万平方米以上的植被加注树种和平均树高。用不同结构和不同 粗细的点线符号表示国、省、地区、县以上各级政区界线。表示城墙和实地高1.5米以上围 墙以及长25米、高1米以上栏栅、铁丝网、篱笆、通讯线、电力线和输油管线。共表示32种油 田建筑物及附属建筑物(见图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