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三节 灌区测量

  黑龙江地区灌区测量始于1939年。建国后,由省水利厅勘测设计院实测的主要灌区有:
    一、查哈阳灌区测量
    查哈阳灌区引诺敏河水,位于甘南县查哈阳农场,为黑龙江省最大的灌区。1939年已具 雏形,1945年后进行了续建,有效灌溉面积达45万亩。由于年久失修,灌区渠道、水工建筑 多受破坏,发挥不了应有的效益。为提供灌区水利建设所需测绘资料,水利勘测设计院先后 多次组织力量对这一灌区实施测绘工作。
    1957年,在这一地区布设小三角锁,尔后又施测了二、三等水准。
    1959年12月—1963年12月,施测完成1∶2.5万比例尺地形图1653平方公里,等高距为1 米。图根控制根据1957年布设的小三角点及国家三角点布设,多采用后方交会法测定。高程 测量采用普通水准起闭于国家二、三等水准点。
    1962—1964年,施测灌区引水工程地区1∶1万比例尺地形图,共完成939平方公里。这次 测图面积较大,精度要求较高。省水利厅勘测设计院集中了11个测量小组投入作业。为保证 多、快、好、省地完成灌区测量任务,组与组之间开展了比、学、赶、帮、超竞赛活动,加 强思想政治工作。该院在查哈阳农场设立了测区指挥部,负责测量工作的生活物资供应,加 强生产指挥和检查验收工作。这批图质量较高,列为国家基本图。
    1964年冬,进行灌区渠道、堤防测量,共完成渠道横断面1027个,纵横断面总长440公里 ,堤防纵横断面总长182公里。测量中,遇有过水建筑物,均详细地丈量过水面积,并绘于断 面图上。
    另外,还在该灌区测绘枢纽工程及典型区1∶2000比例尺地形图5.8平方公里,1∶500比 例尺地形图0.48平方公里,1∶5000比例尺典型区及渠道地形图共25.4平方公里。
    二、龙凤山灌区测量
    龙凤山灌区,亦为黑龙江省开发较早的灌区之一。灌区总面积约33万亩。主要由胜利、 光辉、致富、卫国等4个分灌区组成,灌溉面积约占所在地五常县灌溉面积的50%。
    1959年11月—1960年7月,在灌区内测绘1∶2.5万比例尺地形图60平方公里,1∶1万比 例尺地形图300平方公里,施测胜利、光辉、致富、卫国等4条干渠横断面444个,计134公里 。地形测量平面控制根据煤田地质勘探部门施测的小三角布设图根控制。坐标系统为煤田坐 标系,高程以国家二、三等水准点为起闭点。
    1965年采用综合法测图,施测灌区1∶1万比例尺地形图206平方公里。平面控制由国家三 角点起闭。为与1960年施测的1∶1万比例尺地形图坐标相统一,在施测平面控制时,将国家 三角点坐标换算到煤田坐标系。基本等高距亦为1米。同年,还测绘1∶5000、1∶2000、1∶ 1000等比例尺地形图共15平方公里,均采用独立坐标系统,等高距0.5米,加绘0.25米等高 线,高程为1956年黄海高程系。
    该灌区测量中期,正值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口粮不足,许多测量队员因吃代食品而胀肚 。就是在这样艰苦条件下,测量人员团结互助胜利完成任务。
    龙凤山灌区治理后,灌溉11万亩农田,每年增产粮食2610万公斤。
    三、富密灌区测量
    富密灌区位于密山县西北部,总面积42.9万亩,是重点水稻灌区。
    1964年,开展灌区测量工作。当年布设5″级小三角锁32点为该测区的首级平面控制,测 角中误差达1″6。各三角点均造有寻常标,下面埋设2.6米长的钢管为地下标志。在永安村 和密山县附近用因瓦线状基线尺2根,丈量基线2条为起算边和闭塞边,其中永安村基线丈量 的相对精度为1∶73.5万。天文方位角用北极星任意时角法使用威特T(2)经纬仪观测六测 回,测角中误差达1″5。坐标系统采用穆棱河地区独立坐标系。所测小三角点与国家三角点 进行了联测,换算了一套1954年北京坐标系成果。高程用四等水准观测,采用1956年黄海高 程系。同年施测灌区内4条自然沟道的纵横断面126个,长66公里。
    自1966年始,施测各种比例尺地形图。至1977年,共完成测绘1∶1万比例尺地形图503平 方公里,1∶5000比例尺地形图18.3平方公里,另有1∶500比例尺地形图1处,等高距0.5米 ,并加绘0.25米的等高线。同时完成灌溉渠道纵横断面测量132公里。
    富密灌区水利工程实施后,按当时效益计算,增加垦荒面积8.4万亩,水稻产量由每亩 115公斤提高到300公斤,每年增产粮食约3730万公斤。
    四、红旗灌区测量
    双城红旗灌区位于拉林河下游,成条带状分布,总面积为88万亩,净灌溉面积为51.8万 亩,为拉林河流域的主要灌区之一。
    1959年,测绘灌区渠首1∶2000比例尺地形图4.6平方公里,灌区总干渠1∶1万比例尺条 带状地形图118平方公里,灌区典型区1∶1万比例尺地形图92平方公里;施测总干渠纵横断面 总长228公里。
    1960年,测绘灌区1∶1万比例尺地形图2210平方公里。
    灌区测图的平面控制,根据黑龙江省土地利用管理局和水利部哈尔滨勘测设计院测设的 小三角点,用图根三角测量法测设图根控制。高程测量在国家二、三等水准点间,用附合水 准路线联测各图根点的高程。
    红旗灌区水利工程建成后,每年增产粮食约822万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