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兴安岭林区是黑龙江省开发最晚的林区。该林区地处中国北部边陲,总面积约8.5万
平方公里。
1958年,黑龙江省组织大兴安岭林业开发会战。当年9月,黑龙江省林业厅调查设计局组
成10个道路队,近70名勘测队员,深入大兴安岭腹地,在塔河流域进行新建林业局局址勘测
。还有铁道部第三设计院测量队勘测嫩林线铁路。
1959年,林业部第一、四森林调查大队(驻地牡丹江)测量人员40余人奔赴呼玛河流域
的卡马兰、奥拉岭、呼源、西里尼、盘古、欧浦、跃进、干部河等地,勘测新建林业局局址
。局址测量主要是1∶1000比例尺地形图测量。测量程序亦分平面控制、高程控制和碎部测量
,但精度较低。林区测量,树木稠密,通视困难,而且测区面积一般较小,平面控制多用导
线测量。3平方公里以上测区采用一级或二级导线为首级控制,3平方公里以下采用图根导线
测量为首级控制,磁北定向,假定坐标系统。高程控制按等外水准要求,单面标尺测量,高
程系统采用黄海高程系或假定高程。地形测量采用测记法或测绘法。1960年,由黑龙江省林
业厅建设局第三大队派三个中队和第四大队派一个中队,测量了富拉根、乌鲁克、大乌苏、
西里尼、塔源、呼南、鸥浦、跃进等林业局局址和运材道路。道路测量分初测、定测两次测
量,方法一样,精度要求相同:敷设自由导线,中桩间距20米,钢尺量距。初、定测校核,
导线相对闭合差1∶1000;水准测量进行两次观测,高程闭合差

根号L(L为观测路线距离)
毫米。初测导线两侧各测100米宽带状地形图,图面比例尺为1∶2000。
1961年,由于受自然灾害的影响,会战暂停。
1964年1月2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成立大兴安岭林区,由林业部直属,同时接受黑
龙江省和内蒙古自治区的地方领导,中央和地方同时开发大兴安岭。2月10日,中共中央、国
务院批转林业部、铁道部《关于开发大兴安岭林区的报告》,批准成立大兴安岭林区开发会
战指挥部。会战任务主要由东北林业总局设计院、内蒙古牙克石林业勘察设计院和铁道部第
三设计院共同承担,依然以测绘为先导,揭开了第二次开发大兴安岭大会战的帷幕。
是年,铁道部第三设计院承担嫩林线(嫩江至古连)和西呼支线(林海至碧水)、塔韩
支线(塔河至韩家园子)等铁路勘测任务。东北林业总局设计院与内蒙古牙克石林业勘察设
计院共同承担了松岭林业公司的总体设计。其中牙克石院负责加格达奇的测绘任务,总局设
计院负责该公司下属的小杨气、古源、大杨气、壮志等衔接点和道路的测绘。总局设计院集
中道路队6个、地质队4个、总体队1个、局场队2个,400余技术人员(其中测绘人员250多人
),完成地形测量4处35平方公里,铁路专用线勘测5.9公里,公路勘测345公里。
1965年,东北林业总局设计院又增编一个局场队,和牙克石院分别完成新林、塔河林业
公司总体设计。仅总局设计院在新林局址和塔源、三茶岗、大乌苏、碧州、翠岗、塔尔根6个
林场,完成了地形测量42平方公里,铁路专用线勘测11公里,公路勘测431公里。1966年,该
院(改称林业部基本建设总局东北设计院)派1个总体队、4个道路队、2个局场队,集测绘人
员150余人,承担呼中林业公司总体设计,测量局址及前进、永续、呼源、宏伟、碧水等5个
衔接点,完成地形测量28平方公里,勘测铁路专用线14公里,勘测公路313.5公里,大桥5座
、总延长米660米,松岭和新林通讯线路560公里。
1966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使大兴安岭会战受到冲击,会战指挥部撤销了。1967—
1969年,其他未建局的总体设计被迫暂停,设计力量被充实到已建局的勘测工作。3年仅测公
路426公里,大桥2座、总延长米522米,输电线路378公里,呼中通讯线路479公里。输电线和
通讯线测量均用自由导线测量。使用经纬仪测角,正倒镜角度较差不大于±1′;视距法两次
测距,较差不大于1∶200。三角高程法测定高程。导线两侧各测20米宽平面图。至1970年,
林业总局设计院派出1个总体队、1个局场队、6个道路队,开始对古莲林业公司进行总体设计
,测量局址及5个衔接点地形图20平方公里,铁路专用线7.5公里,公路557公里,大桥6座、
总延长米941米,输电线路195公里,通讯线路250公里。1976年,大兴安岭林业公司改为林业
局。古莲公司划分为西林吉、林中、富克山3个林业局,西林吉林业局继续由总局设计院(已
改称黑龙江省林业设计院)完成总体设计。阿木尔林业公司分为阿木尔、图强两个林业局,
由内蒙古牙克石林业勘察设计院完成总体设计。
大兴安岭开发会战,几度沉浮,历经近20年,先后建成松岭、新林、塔河、呼中、阿木
尔、图强、西林吉、十八站等8个林业局。黑龙江省大兴安岭林区已开发面积达60%,到1985
年末已生产木材440余万立方米,为国家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