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一节 控制、地形测量

  一、哈尔滨市控制、地形测量
    (一)平面控制测量
    自1954年开始,哈尔滨市城市建设委员会测量队进行哈尔滨市首次大面积平面控制测量 的准备工作。1956年,由哈尔滨市勘察测量大队实施平面控制测量。当年完成一级三角主网 选点埋石和基线丈量。地图投影采用高斯投影,投影选择任意带,即中央子午线L=126°40 ′08”,投影面为城市平均高程面。三角主网布设为复锁形式,两个完全中点多边形共11个 点,基线1条,单菱形1次扩大,扩大边在南中点多边形一中心点上,天文方位角测在(南一 北)中心点,在南中心点测定天文经纬度,确定起算数据。在城市南郊布设城市一级补网, 以半网形式附合于主网南中点多边形二边上,其中加1条对角线,在东、西郊布设扩展网,以 主网为基准向外布设全面网形式的附合网。东郊为城市一级网,加设1条基线,菱形网1次扩 大,西郊为城市二级网。总计控制面积达1800平方公里。加密网分别为城市二、三、四级, 布设的插网、插点为单双插点及交会点等形式。共建标志80座,其中市区39座。标志有屋顶 标、水塔标、普通高标和锥形标。标志分为天文墩、基线端点,节点及三角点。标石为预制 ,导线点现场浇灌。基线测量使用法国卡本替丁和英国华兹厂制造的24米线状、30米带状因 瓦基线尺,经纬仪定向,以水准仪进行轴杆头水准测量,以悬空丈量法(重锤 )作业,实测精度分别为1:220万和1:179万。
    1957年进行三角主网观测及加密、扩展网点的选埋。观测组组成之后,先进行试测。观 测组配备观测员1名,记录员2名,投影员2名,撑伞员1名。观测员张玉敏是长春市城市测量 队为支援哈市城市测量工作派来的。三角观测使用威特T(3)经纬仪,采用史赖伯组合法。 观测时,发现基线北点和扩大点杨马架子被一座新落成的建设物所挡,不能通视,队部决定 在原扩大点附近再建一座新标,这样一来,工作时间比原计划延长,迫使观测拖期到10月下 旬进行。这时天气已转冷,为抢在严寒到来前完成任务,决定基线网观测昼夜连续进行。测 量人员自制了一种木板式固定灯,冒着初冬之夜的寒风作业,终于提前完成全部三角点主网 观测任务。
    1958年进行了主网计算和加密、扩展网测量。同年,国家城市建设部测量公司一大队为 哈市在极乐寺院内埋设并测定长度为150米和120米两条比尺场,端点为针标。使用英国华兹 带状因瓦基线尺测定。在建成区布设的5条一级导线丈量所用的钢尺,全是在极乐寺比尺场作 的长度检查。一级导线测量参加人员较多,对悬空丈量法不熟悉,在作业过程中由于碰撞轴 杆架、测温不及时、记录不清等原因造成很多返工,所以进展迟缓,直到1959年上半年才完 成。
    1959—1961年,由于大部分力量投入到地形测图,平面控制测量只做了少量补点和扫尾 善后工作。1979年,全面开展航测像片控制测量工作时加密了部分平面控制点,系依靠1957 年控制测量所保留下来的标志以三角锁网形式布设的低等级加密点。到1985年,整个平面控 制网共施测二等三角58点,三等三角27点,四等三角17点,天文测量3点,基线测量2条。
    (二)高程控制测量
    高程控制测量与平面控制测量同时进行,测区范围与平面控制面积相同,要求建立高精 度基本原点和二、三等精密水准网。除起始点及附点利用过去水准测量成果外,其余全部新 设。郊区则利用水利部哈尔滨勘测设计院和铁路的水准点。1957年完成水准网的造埋工作完 成,1958年进行了测算。哈尔滨市高程控制网主网为环形网,由东北部一点以单一路线连接 至水利部哈尔滨勘测设计院的二等水准点松浦村2—31号,属于大连高程系。在高程控制主网 中喇嘛台为水准测量原点,哈尔滨医科大学为基点,电机厂为检用点,此三点埋设永久性基 点型标石,其余点按1955年城市测量规范(草案)甲型标石原则设计建造,水准点标石埋设 底层深度均为3—4米。施测由城建部测量公司一大队与哈尔滨市勘察测量大队共同完成。使 用仪器为蔡司Ni2和因瓦水准标尺,往返观测。经过平差计算,精度完全满足城市测量高精度 需要。市区至平房工业区连接部分,布设了三等水准网,郊区布设了二、三等水准网。市区 内布设了四等加密环,使高程控制面积与平面控制面积基本一致。到1985年,整个高程控制 网共施测I级水准导线点120个,Ⅱ级80个,Ⅳ级69个。
    (三)地形图测绘
    1958年,全市平面控制和高程控制形成了体系,并在建成区内达到了一定密度,为全面 实施全市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打下了良好基础。地形图测绘由哈尔滨市勘察测量大队和建工 部勘测公司、哈尔滨冶金测量学校、东北铝镁设计院和哈尔滨建工学院等单位共同承担,采 用1:1000比例尺平板仪测图,按50×50厘米分幅,将白纸裱糊在测图板上,基本等高距0. 5米。市领导对这次全面测图十分关心,帮助解决了交通、食宿等多方面的困难,市长吕其恩 为测绘人员签发了通行证,使他们可以进入一些机关、工厂、学校等单位进行测绘,但是仍 有些中直军工企业,由于保密,对测绘人员的政审手续严格,测量人员难以进入,结果在这 些地方留下了城市基本图的空白。至1961年基本结束,共完成1064幅,覆盖面积250平方公里 。1963年印刷成图(这批图一直沿用到1978年,大量是用于开展全市地下管线调查测量和战 备工程测量)。
    1962—1963年,在1:1000比例尺地形图基础上,编绘了1:2000、1:5000比例尺地形图 和哈尔滨市街图、哈尔滨市行政区划图,从而使哈尔滨市城市基本图形成了系列。
    1974年,城市基本图的现势性已明显降低。为了使基本图具有现势性、可用性,哈尔滨 市勘察测量大队抽出两个小组,按片进行了修补。修补一般采用以物补物的方法,少什么补 什么,整个街道发生变化,则按测图方法补测。
    1979年,全国城市规划工作恢复,各城市开始使用航测方法实施大比例尺地形图。9月, 在道里、道外、南岗布设了黑白相间十字型标志,用黑白油漆涂刷在柏油路面上。由民航二 总队进行航空摄影,像片为18×18厘米,航高为800米,领航图为1:1万比例尺地形图。航向 重叠为60%,旁向重叠为30%。摄影面积为330平方公里,覆盖城市主要建设区,包括平房区2 5平方公里。1980年,哈尔滨市勘测大队完成像片联测任务。成图仍使用城市坐标系统,采用 40×40厘米分幅。按综合法单张像片测图成图,像片控测量开始时按每一张像片成一幅图, 全野外布点。由于城市基本控制近20年没有做补充控制,原有的一部分也被破坏,控制点密 度严重不足,补充控制的工作量很大。这次按航线网和区域网布点。像片纠正由黑龙江省测 绘局和保定冶金勘察总公司承担。像片调绘由省地质局、吉林省测绘局、成都冶金勘察公司 和哈市勘测大队共同完成。其中有18幅因高差过大、分带过多和航飞漏洞,采用平板仪测图 法补测。1985年全部完成,共有1:1000比例尺地形图2066幅。
    二、齐齐哈尔市控制、地形测量
    (一)平面控制测量
    1957年5月,国家城市建设部测量公司一大队与齐齐哈尔市测量队(简称市测量队)共同 进行齐齐哈尔北三区(龙沙区、铁锋区、建华区)的控制测量,首级控制采用双中点多边形 布设,共10个点,实施一级三角观测(相当于国家二等网),控制面积217平方公里。7月, 进行了富拉尔基区控制测量,首级控制亦采用双中点多边形布设,共12个点,实施一级三角 观测,控制面积220平方公里。齐、富两地的控制均为各自独立坐标系统。
    1960年,建筑工程部综合勘察院沈阳分院受齐齐哈尔市城市建设局的委托,将齐、富两 个独立三角网与国家网进行联测并选用部分国家一、二等三角点组成新主网,控制面积1200 平方公里。新主网以昂昂溪国家一等三角点为坐标起算原点,以昂昂溪——汤池的基线扩大 边为起始方向,最后求得国家坐标系统联测的独立系统坐标。新主网的平差计算工作,于19 63年委托国测二分局计算队完成。
    1973年,市测量队布设三级导线加密中心城区控制网,测设导线点123个。
    1982年,市测量队以一级导线加密中心城区控制系统,测设新导线点201个,同时以四等 水准联测中心城区三角点及导线点高程。
    (二)高程控制测量
    1957年,城建部测量公司一大队,在进行齐齐哈尔市北三区平面控制测量的同时开展了 高程控制测量,实施二等水准测量93公里,埋设水准点38个,采用大连高程系统。1959年该 大队又承担了富拉尔基区高程控制40公里的测量,埋设二等水准点23个,采用假定海水面高 程系统。
    1960年,市测量队将齐齐哈尔市中心城区和富拉尔基区高程控制网与国家水准点联测, 并换算成黄海高程系统,共测设二等水准点48个,258公里,三等加密水准点8个,37公里。
    (三)地形图测绘
    1954年,市测量队完成富拉尔基城区1:2000比例尺地形图42幅。
    1956年,市测量队完成昂昂溪区1:2000比例尺地形图23幅。
    1958—1959年,委托黑龙江省建设厅勘察测量公司测绘齐齐哈尔中心城区及近郊1:200 0比例尺地形图156幅,面积148平方公里,采用城市独立坐标系和大连高程系;委托建工部综 合勘察院沈阳分院测绘富拉尔基郊区1:5000比例尺地形图6幅。
    1970年,总参测绘局用航空摄影测量方法测绘齐齐哈尔地区1:1万比例尺地形图。
    1976年,市测量队为满足小区规划需要,开始施测中心城区1:500比例尺地形图。
    1980年,委托民航二总队航摄齐齐哈尔中心城区和富拉尔基城区,航摄比例尺为1:400 0,航摄面积为207平方公里,其中市中心城区140平方公里,富拉尔基城区67平方公里。同年 委托黑龙江省测绘局承担平面控制加密、像片图纠正放大、部分调绘和成图印刷等。1982- 1985年,先后用综合法调绘成图127.2平方公里(计636幅),其中市中心城区为114.4平方 公里(计572幅),富拉尔基城区为12.8平方公里(计64幅),成图比例尺为1:1000。
    截止到1985年底,齐齐哈尔市测绘处累计测绘中心城区1:500比例尺地形图333幅,测绘 面积为20.8平方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