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四节 工业建厂测量

  一、哈尔滨市工业建厂测量
    哈市城市测量队自成立以来,完成了大量的工业建厂工程测量任务。50年代完成的有亚 洲最大的哈尔滨亚麻纺织厂、松江胶合板厂、呼兰飞机场等。60至70年代完成的有哈尔滨轴 承厂、哈尔滨第一工具厂五常分厂、哈尔滨水泥厂等。80年代完成的有龙江仪表厂、哈尔滨 蓄电池厂、哈尔滨印刷机械厂、哈尔滨钢管厂等。这类厂区测量多为测绘1∶500和1∶1000比 例尺地形图,建立厂区独立系统,以厂区重要道路为轴线,布设精度较高的控制点。扩建项 目按原厂区坐标、高程系统施测,厂内原有主要建筑物注明细部坐标,测量方法和技术要求 大同小异。
    选介:哈尔滨炼油厂建厂测量
    1971年10月,哈尔滨市石油化工会战指挥部筹备建设大炼油厂,场址选在化工区张家油 坊一带。哈尔滨市勘测大队承担建厂测量任务,投入1个作业小组4名测量员。任务要求建立 以化工厂铁路专用线为方位的厂区独立系统,联测求定与城市系统的关系,连结城市道路网 ,提供1∶500比例尺地形图,确定施工轴线,进行主要厂房的施工定位。作业中,首先在测 区内选测了两个后方交会点,使用经纬仪2测回测定5个已知方向,精度5″级。沿铁路 专用线选测3个点,确定了厂区方位,使用030水准仪和3米双面直尺引测了四等环线水准,确 定了厂区高程系统。共测绘了1∶500比例尺地形图0.25平方公里。按设计放出厂内轴线交点 和与市区相联道路的轴线折点,用钻机钻出深2米以上,直径15厘米圆孔,现场浇灌混凝土标 志共5个。在标志间以一级导线规格施测和丈量,钢尺加尺长、温度改正。该导线起闭在两交 会点上,导线符合精度良好。利用埋设的轴线点和后方交会点以解析法和方向交会法放出建 筑物位置。在测绘中厂方抽4名工人配合工作,用了10天时间完成了建厂测量任务。
    二、齐齐哈尔市工业建厂测量
    (一)玻璃厂建厂测量
    新建的黑龙江玻璃厂是设计能力为年产143万标准箱的现代化大型平板玻璃厂。位于富拉 尔基区西部,总面积为1.06平方公里。整个厂区原为中学牧场耕地,地物稀少,地形变化不 大,地势较为平坦。该厂的全部设计工作委托秦皇岛轻化工设计院承担。设计单位根据厂区 道路规划、建筑布局、管线综合和工艺设计等项工作的需要,要求建设单位提供必要的测绘 成果资料。为此,1982年4月,玻璃厂筹建处委托市测量队承担厂区的基本控制测量及1∶50 0和1∶1000两种比例尺地形图测绘。
    市测量队组成由20多名测量人员参加的临时作业分队,于1982年5月9日进入测区。根据 《工程测量规范》的有关规定和设计单位的具体要求,开展了各项测绘工作。
    经过踏勘,依据测区的自然状况和已知三角点的分布情况,在前库勒城市二等三角点和 重机学院城市三等三角点(均与国家系统一致)之间选定了7个一级导线点(5”),组成双 结点图形做为厂区的首级平面控制。一级导线全长为7公里,按规范规定埋设了永久性标石。 由于测区向西北延伸较长,西北部控制密度不够,所以又采用后方交会法加密一点(10″) ,并埋设了永久性标石。一级导线点和二级加密点的水平角观测均采用北京光学仪器厂生产 的J(2)型经纬仪观测二测回,合乎限差要求。边长测量采用国产HG—1型红外测距仪单向观 测,4次读数取其最或然值。首级平面控制测量结束后,根据用户的要求,在厂区中心又埋设 十字型主轴线标志,共9个点。为代替水准点使用,该点埋深为2.5米,将2.4米的钢管埋人 地下,底部用混凝土浇注,点间距为100米。采用上述仪器按二级导线精度观测,并与主网点 联测,统一采用近似平差的方法计算其坐标。其次进行高程控制测量,利用一级导线点的埋 石代替四等水准点使用,按导线网的观测线路,组成附合水准路线。两端的高级控制点,分 别为后水哈拉城市二等水准点和重机学院城市三等水准点。水准路线长度为9公里。并根据用 户要求对十字形主轴线上的9个点也按四等水准精度观测。观测仪器均采用苏联产HA—1型水 准仪并配备因钢水准尺,观测结果符合规范要求,因路线较短,图形简单,故采用近似平差 计算出诸点之高程。
    在图根测量中,由于测区地形平坦,通视条件较好,所以布置图根点时,在首级控制的 基础上布设8条线形三角锁,共60个点(用木桩打入地下),做为主要图根点。为使测区的图 根点能有足够的密度,又以图根导线的形式作适当的加密,图根点的高程测量按普通水准精 度观测。
    1∶500比例尺地形图的测绘工作,采用小平板仪配备普通水准仪测图,测绘于聚脂薄膜 上。重要地物点的施测,除用交会法外,多数用皮尺量测,次要地物点及地形点,均用视距 法测定。在施测过程中,分5个作业组,每组4人。为掌握生产进度,搞好生产平衡,根据测 区的繁简情况,将测图任务进行了适当划分,落实到各作业组。并由生产技术室的工作人员 组成外业检查小组,对各种外业观测成果抽查30%以上,其精度满足设计和施工的要求。
    全部外业测绘工作于1982年5月19日结束。1∶1000比例尺地形图是根据1∶500比例尺地 形图缩绘的。外业工作结束后,经过对各种资料的绘制、整理、审核、装订等项工作,于19 82年6月10日,向筹建处提交了全部测绘成果。
    该厂的测绘工作,时间紧、任务急,全体测绘人员为使厂区的规划设计和建筑施工能按 计划进行,起早贪晚紧张作业,每天工作时间长达14个小时,仅用10天时间就完成各级导线 点(包括十字形主轴线)17个点的测设工作,并测绘1∶500比例尺地形图27幅。外业工作提 前7天完成,为厂区建设赢得了时间。同时还根据厂方的要求,测算两套坐标系统,即国家系 统和厂区独立系统。在高程测量中,测出国家、城市和铁路3个系统的高差,满足设计和施工 的需要。但由于厂区地势较高,建筑物稀少,加之春季风沙较大,影响了观测精度,控制测 量的观测值有30%以上接近于规范规定的最大限差,控制成果的精度不太理想,但可以满足设 计和施工的要求。
    该厂建成投产后,结束了黑龙江省平板玻璃靠外省调拨的历史,是黑龙江西部地区的大 型建材企业。年产平板玻璃143万标准箱,年产值6670万元。
    (二)化工总厂地形测量
    齐齐哈尔化工总厂始建于1948年。主要生产多种工业原料,年产值为4000万元。
    该厂位于齐齐哈尔市昂昂溪区榆树屯镇东南角,西部靠近平齐铁路。厂区及周围地形较 为平坦,东南部较低洼,属于沼泽地带。厂内各种建筑物较多,但分布整齐,各种管线纵横 交错,多为架空管线,道路规整畅通,便于施测。厂区占地面积0.9平方公里。1983年7月, 该厂根据厂区规划和扩建任务的需要,委托市测量队承担厂区和未来发展区域1∶1000比例尺 地形图测量和厂区的建筑方格网测量任务。测量队接受任务后,于1983年3月4日,由22人组 成了临时测绘分队,开始了该厂的测绘工作。
    根据厂方建筑施工的急需,首先开展了建筑方格网点的测设工作。建筑方格网是经过规 划设计出来的厂区道路骨架,是道路施工和厂区各种建筑物定位的重要依据。方格网中各点 均为厂区道路的交叉点,各边相互平行或垂直,各点均分布在相关的各条直线上。
    建筑格网的测设根据工程测量规范的要求按一级导线进行,采用该厂1966年建立的独立 坐标系统。作业第一阶段分为2个作业组,一组根据厂方提供的几何关系初步测定方格网的点 位,另一组负责埋设诸点的标石,埋深为0.6米,标志上端焊有20厘米的矩形钢板。第二阶 段分为测角、量距、水准3个作业组,主要负责测定诸点在钢板上精确的平面位置和高程。鉴 于1966年原独立系统的控制点均被破坏,故利用建筑物的墙角坐标来测定方格网点。坐标原 点恢复以后,根据厂方提供的几何关系测定建筑方格网,方格网总边长为2.3公里,共16个 点。水平角观测采用国产型经纬仪,按一级导线精度观测;边长测量用鉴定过的钢尺 采用标准拉力丈量一测回,并加高差、温度和尺长等三项改正数求得各边的最或是值。格网 点的高程为黄海系统,是由红旗营哈满135号国家一等水准点引测至该厂办公楼的墙水准点上 ,引测路线长为10公里,往返观测不符值为±11毫米,采用国产型水准仪观测。独立 坐标系统的方格网点测设工作结束以后,考虑到该厂未来发展和城市总体规划的需要,又将 建筑方格网与国家三角网进行联测,以国家四等三角点(水塔)为坐标起算点,以水塔至三 岱屯(国家二等点)的方向为起始方向,求得建筑方格网点坐标。
    厂区方格网测量结束后,市测量队根据厂区未来发展和测绘地形图的需要,对厂区及其 周围发展区域进行了控制测量。厂区控制测量是在榆树屯镇原有的一级小三角网(5”级)控 制的基础上进行加密的。原有控制网点的观测精度及埋石情况均符合工程测量规范要求,并 与国家三角网联测后取得国家坐标。厂区平面控制加密,沿厂区周围布置二级导线点21个, 组成结点导线,全长3.4公里,按工程测量规范的要求埋设了永久标石。水平角观测采用国 产型经纬仪观测一测回,厂区中部因埋测了建筑方格网点故未布置二级导线点。厂区 高程控制测量,从厂办公楼的墙水准点始测,选用6个二级导线点代替水准点组成闭合水准路 线,用国产型水准仪配备3米木质标尺按四等精度观测,经过近似平差求得黄海系统的 高程。
    图根测量,在控制测量的基础上进行加密,根据测图需要布置了结点导线。图根导线总 长为5.9公里,共104个点,均埋设临时标志,用25厘米的铁桩或30厘米长的木桩打入地下。 水平角观测采用国产型经纬仪观测一测回,图根点高程采用型水准仪观测,各 项观测指标均符合工程测量规范的规定。
    地形测图,分4个作业组进行,施测总面积2.25平方公里(共9幅),超出该厂占地面积 的1.5倍,保证了该厂未来发展用图需要。地形图分幅参照1959年城市测量规范规定的1∶5 00至1∶5000比例尺的统一分幅进行,图幅规格为50×50厘米。采用小平板仪测图,重要地物 点用皮尺量距,一般地物点及地形点采用视距法测定,厂区的各种重要建筑物和各种管线转 角处均测出细部坐标。等高线间距为0.5米,建筑区只测出地面点高程而不勾绘等高线。外 业测图结束后,由市测量队组织技术人员对施测的9幅图全部进行外业检查,发现个别图幅有 错漏现象,经检查修测后均达到规范要求。
    外业工作从1983年8月4日开始至8月27日结束,实行弹性工作制,每天工作长达12小时。 当时正值雨季,为及时向厂方提供测绘资料,小雨天气撑伞作业,仅用23天就完成了外业工 作,比计划工日提前39天。1983年9月15日提前25天向厂方提交了测绘成果资料,满足了该厂 扩建工作的设计和施工需要。
    该厂扩建后,增建炼油厂,产品种类有所增加,生产汽油、柴油、液化气和聚氯乙烯等 产品,年产值提高近1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