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普通地理图
黑龙江省普通地理图印刷是根据编辑大纲中制印要求制定工艺方案,并据此方案进行印
刷。70年代前,主要由天津人民印刷厂和哈尔滨印刷一厂完成。70年代后,由省测绘局七五
四厂完成。
1976年,用两个对开拼幅制版试印全开幅穆棱县彩色政区地图。同时,为唐山抗震救灾
,一昼夜赶印出京津唐地区图。同年,引进全开双色胶印机。
1977年,省测绘局七五四厂印刷1∶150万《中国全图》彩色线划图6500套,水系要素印
蓝色,行政区域表面注记和境界色带印红色,地貌要素印棕色,其它要素印黑色。素图印26
00套,地貌要素印蓝色,其它要素印钢灰色。同年,按彩色政区地图制印工艺,用正阳桥版
,翻撕膜版,加不同比例、角度网线制成色层蛋白印版,印刷全开幅面县级彩色政区地图。
在每个公社范围内印底色,使相邻公社底色不同。
1978年起,开始大批印刷省测绘局建立后所作的第一批县市地图 皿因经费所限,李开
键(70年代起负责制印工艺设计和技术领导工作)将彩色政区图制印工艺改为彩色线划图制
印工艺,只制水域色层印版,由李有波、刘永久分别领机,用全开双色胶印机,将水系要素
印成蓝色,水域部分印蓝网线,主要公路、公社区域表面注记印红色,地貌要素印棕色,境
界色带印紫色,其它要素印黑色,所印的《肇东县地图》在1981年南宁全国制印会议上被评
为优质产品。
1979—1980年,印刷1∶150万《中国全图》晕渲版。晕渲原图用网目屏直接挂网湿版复
照,使连续色调的晕渲经3次曝光在底版上形成大小不同的网点,制成反阴网目湿版。修去空
白处不应有的网点,再将底版药膜背对镜头,再一次湿版复照成反阳底版,晒制成PVA印刷版
。由于要复照同原稿深浅两种层次的底版,该厂复照的底版,有一部分达不到要求,最后在
北京用接触网目屏进行干片直接挂网复照而成。线划原图经翻版、分涂制成正阳印版。用对
开胶印机和全开胶印机印刷。因大小不同的网点所占着墨面积的不同,印在纸上显示出色调
的不同浓淡,晕渲具有立体感。共印刷2000套。
1981年,印刷《黑龙江省地图册》。该图册10印张,制蛋白版,由迟远海领机,10色印
刷2万册。所印地图套合准确,色彩淡雅柔和,注记清晰,获1981年南宁全国制印会议表扬。
1982年,依据线划图、分层设色、素图印刷要求和15对开拼幅的1∶50万《黑龙江省地图
》印刷原图情况制定制印工艺,分层设色的色层底版是将正阴棕蓝版刻绘原图翻成正阳桥版
,用桥版异象翻反阴底版,在此版上涂去与撕膜无关的线划,将虚线通连,刻出作撕膜边线
的图廓线。再翻正阳桥版后,翻晒3块撕膜版供修撕各色层版。用修撕好的各色层底版,按8
5%45°、70%135°,70%45°网线比例、角度套晒成一块色层底版,制成水深分三层的蓝色色
层蛋白印版。还制成淡绿、淡茶、中茶陆地色层蛋白印版。采用保定产大规格地图纸,由胶
印班组承包,工艺员亲自校样看色,用自动对开单色胶印机印刷1.3万套。线划图8色、分层
设色图12色、素图3色。分层设色图拼接悬挂,个别颜色稍有深浅差异。水系要素印成蓝色,
地貌要素印成棕色,分层设色由海至山地印成由中蓝、淡蓝、绿至桔黄色,公路印成红色,
境界色带印成紫色,街区面积印成粉红底色,森林覆盖地套印特制绿网线,其它要素印成钢
灰色和黑色。
1984年,采用蛋白版在自动全开双色胶印机上印刷1.6万套2全开拼幅的1∶100万《黑龙
江省地图》,印刷套合准确,线划光实,图面色彩均匀,拼接良好。
截至1985年底,印刷省地图册1本,共2万册;省地图120幅,297500张;市县图80幅,1
68855张;外省市县图24幅,92600张;公社图32幅,12964张。这些图的幅面从8开到对开、
全开、双全开、4全开、15对开拼幅,印色从单色到4色、6色、8色、10色,分政区图、地势
图、线划图等多种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