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三节 新中国成立后档案

   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1985年间,黑龙江地区中共各级委员会、政府、人大 、政协机关、群众团体及各直属部门形成的文书档案数量浩瀚,内容丰富,有着重要的价值 。这些档案主要反映了全省人民在中共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 义建设等方面的历史情况。按档案记述的主要内容可分为以下几方面。
    反映综合情况的档案,有黑龙江地区中共各省委、省政府贯彻中国共产党历次全国代表 大会、中共中央历届全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精神的情况,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以及中共 中央东北局、东北人民政府的决定、指示的情况。有历年国民经济计划以及执行计划的实施 方案。有周恩来总理视察哈尔滨、大庆时的讲话和对伊春林业政企合一问题的指示。刘少奇 主席视察哈尔滨、牡丹江、大庆、伊春、大兴安岭以及内蒙古林区的讲话材料。朱德委员长 视察哈尔滨、齐齐哈尔、牡丹江、佳木斯、大庆时的讲话。邓小平总书记视察哈尔滨、大庆 、伊春林区的讲话材料。还有中共黑龙江省委第一书记欧阳钦与刘少奇、邓小平的通信。东 北局负责人视察哈尔滨、双城、五常等市、县作的指示。中共黑龙江省委关于本省工农业生 产等各方面情况给中共中央、东北局的报告。还有中央以及各部、委负责人来黑龙江考察工 作的有关材料。有历次政治运动的文件材料,包括“镇压反革命”、“清理中内层”、“肃 反”、“三反”、“五反”、社会主义工商业改造、“四清”、“文化大革命”等运动形成 的报告、总结以及各类典型材料。
    工业方面的档案,有建国初期国家在黑龙江省兴建的22项重点工程材料,包括哈尔滨电 机厂、汽轮机厂、锅炉厂、东安厂、伟建机器厂、新风加工厂、量具刃具厂、电表仪器厂、 亚麻厂、齐齐哈尔第一重型机器厂、北满钢厂、佳木斯铜网厂等,以及鹤岗东山竖井、兴安 台十号竖井等。有抗美援朝时期“南厂北迁”的龙江电工厂、松江电机厂、哈尔滨第一机器 制造厂、齐齐哈尔第一、第二机床厂以及建华、庆华、华安、北方等厂筹建工作及投产后经 营管理方面的材料。有黑龙江省机械工业发展规划,在哈尔滨建成机械工业区,抽调机械设 备支援西北地区建设的有关文件。有中共中央东北局推广庆华工具厂“两参一改三结合”经 验和哈尔滨机联机械厂“蚂蚁啃骨头”的经验,以及创造积木式机床,大搞技术革命等方面 的典型经验材料。有中共黑龙江省委在佳木斯召开工业现场会,推广哈尔滨量具刃具厂、第 二工具厂、卷烟厂生产自动线和佳木斯纺织厂生产运动会的经验材料。有关于工厂企业实行 定额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情况调查,苏联专家关于改进企业管理的建议,中共黑龙江省委 批转哈尔滨市委驻厂工作组关于贯彻苏联专家建议问题的检查报告。冶金工业方面的档案, 有冶金部在黑龙江地区冶金工业的投资项目、冶金工业基本建设与生产规划,关于在富拉尔 基建成特种钢生产基地的具体方案,中共黑龙江省委批转北满钢厂关于主建与辅建责任制建 立情况的报告。有全省冶金工业22年来基本建设情况,工矿企业普查综合材料,历年来全省 冶金工业发展情况的基本总结。佳木斯西林钢铁厂上马与下马情况,1958年全省大炼钢铁运 动的材料。有全省试制成功特种钢材、铝材、水轮发电机组、汽轮发电机、高压和中压锅炉 、高级轴承、航空仪表741种重大新产品的材料。石油工业方面的档案,有中央领导人对大庆 油田建设的指示,中共中央东北局关于松辽油田现场会的报告,开发油田资源的规划,大庆 地区石油勘测情况,萨尔图一号油井喷油情况,龙凤炼油厂施工报告。中共黑龙江省委关于 大力开发石油资源,发展石油工业的报告,石油会战和大庆运出第一列车原油的情况。松辽 油田开展评功活动,有中共黑龙江省委关于全省工业企业学习和推广大庆油田经验的有关文 件。煤炭与电力工业方面的档案,有全省各矿区煤炭生产计划,中共黑龙江省委关于加强煤 炭生产的紧急指示。有鹤岗东山矿、双鸭山岭西矿建井并投产,岭东矿发生煤尘爆炸的材料 。关于开发勃利煤田的指示,开展采煤技术革新的材料。有中共黑龙江省委开发小型发电事 业情况的报告,哈尔滨、佳木斯、牡丹江、兰岗等地兴修电站的材料。
    农业方面的档案,有全省各市县土地、人口、畜力调查、耕地面积统计,农业生产12年 规划。全省组建第一个农业生产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人民公社的材料。有1955年2月1 2日中共黑龙江省委批转桦川、宁安等县试办“星火”、“团山子”等5个集体农庄的请示。 对于先进、一般、薄弱三个方面典型村经济状况调查,中共黑龙江省委关于进行省内西部地 区自然面貌总体改造的决议,半山区农业生产发展概貌,关于高级社若干经济问题处理暂行 办法(草案)。有中共黑龙江省委召开的历次农村工作会议文件材料,赵德尊在东北局农村 工作会议上的发言材料,全省农业生产基本情况统计,主要农产品产量总汇。有中共黑龙江 省委全会提出“黑龙江省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关于1956年到1967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草案 )’的规划方案(草案)”,贯彻《农业六十条》的情况。有全省农村人民公社、生产队资 源状况调查,有关农业经营管理的总结报告,中共黑龙江省委关于动员百万人下乡,大办农 业、大办粮食、加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决定。有1966年组建生产建设兵团,扩大开荒建 立新垦区的方案,组建青年垦荒队,10万转业官兵开赴北大荒创建机械化农场以及国营农场 管理机构的设置,农作物种植面积报表,农业生产作业技术定量检查方案,推广农业技术创 产量新记录调查。有中共黑龙江省委召开农业机械化工作现场会,中央农业部批转黑龙江省 试办拖拉机站的报告等方面的材料。有全省土壤普查和土地利用规划,土地利用问题调查, 荒地资源利用,农村土地使用管理办法,全省各市县土地资源调查统计,大庆萨尔图油田土 地利用问题纪要。有关于全省农、牧、副业生产情况的调查报告,畜牧业发展状况统计数字 ,建立马铃薯种植和繁殖基地及发展马铃薯生产的报告。中共黑龙江省委关于发展养蚕事业 的指示,试种花生、棉花情况的调查,对亚麻产量以及筹划甜菜、养蚕、养蜂、糖、烟、中 草药生产情况的调查,肇东县宋站、尚家等地草原面积、羊草产量、产值以及出口情况的调 查。有农作物品种审定办法,全省经济作物面积与生产情况的综合材料。还有全省各地遭受 水、旱、霜、冰雹等自然灾害情况的报告,全省普遍建立水利、水文、气象、雨量各站的材 料。
    林业方面的档案,有林业管理机构的设置、体制调整,国务院关于下放林业部直属大兴 安岭特区的决定。市、县设立林业机构,林区建立森林警察部队,并实行义务兵制度。带岭 建立营林展览馆,制定营林员工作条例等有关材料。有黑龙江省森林概况,中共黑龙江省委 关于林业生产问题向中央的报告,全省林业发展15年远景规划。伊春林区关于林层、林地面 积、树种、平均高度、直径、蓄积量、副产资源等普查材料。有全省森林与林副产资源调查 。有中共黑龙江省委关于山林分级管理的十条规定,有关林业生产定额、生产机械化的有关 规定。东北林业总局关于开展更新造林工作的报告,黑龙江省西部地区农田防护林营造情况 的报告。中共中央对黑龙江省修建森林铁路请示的批复,有关森林铁路占地情况的报告。有 全省12年绿化工作的报告,铁路沿线实行绿化的通知,黑龙江省历年造林实绩统计。有森林 火灾统计,加格达奇森林火灾的情况,建立国境防火线,进行航空护林的有关决定,防止森 林遭破坏的措施。
    水利建设方面的档案,有东北地区和黑龙江省水利建设规划,关于实现水利化的规定, 边境河流护岸工程投资的事项。有黑龙江、松花江、嫩江等主要河流水情以及治理工作的报 告,中苏两国科学家联合考察、开发黑龙江流域的有关水文、地质、气象的纪要。有关于全 省大型水利工程列项问题的报告,以及大型水库工程建设方面的文件材料。有引嫩工程报告 ,大型水库蓄水情况报告,“二五”计划期间大型水利工程一览表等。有关于五大连池资源 开发与利用情况的调查报告。有黑龙江省10年水利建设成就和16年来水利建设基本总结。中 共黑龙江省委批转莲江口农场“一条龙”灌溉自动线的报告,以及农村建立水电站的批复。 有全省汛情和遭受水灾情况,防洪排涝情况的调查等。
    外事与边贸方面的档案,有中共黑龙江省委、省政府领导人及有关部门接待东欧、亚洲 、非洲一些党和国家领导人及地方的考察团、参观团的材料。其中有苏联沿海边区党政代表 团以及阿穆尔州、伯力犹太自治州、格罗渥、哈萨克斯坦等地代表团。有民主德国政府代表 团、波兰学生代表团、朝鲜抗联战迹考察团、考古团。有中共黑龙江省委、省政府、共青团 省委、哈尔滨铁路局代表团出访苏联远东地区、参加青年联欢节友好活动,建立友谊联系的 报告与中央的有关指示。有全省外贸出口计划和整顿边境地方贸易机构体制的文件。有中苏 国境地区水利建设协议要点。黑龙江地区与苏联沿海边区、阿穆尔州进行小额贸易情况与会 谈记录。还有省外贸局关于建立出口商品粮基地的有关文件。
    文物与体育工作方面,有关于建立黑龙江流域考古队的文件,黑龙江地区定为国家级的 古迹、古建筑、文物的名单,关于加强对上京龙泉府、渤海国遗址保护工作的报告。有关于 全省文物工作情况与文物管理方面的文件材料。有全省开展冰上运动的情况。省速滑队代表 国家参加世界锦标赛比赛情况的报告。有省专业运动队伍情况,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材料, 优秀运动员竞赛成绩综合年报。
    此外,还有公安、司法、文教卫生、商业供销等各方面的大批档案,内容十分丰富,对 了解和研究黑龙江的历史都很有价值。
    全省各级档案馆、室收藏的声像档案,包括录音、录像带、电影胶片、幻灯片、照片等 ,记录了一些重大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活动的情况。主要有以下几类:
    中国共产党和国家领导人在黑龙江视察的照片、录音带、录像带以及电影胶片。其中有 1950年2月,毛泽东主席访苏归来到达哈尔滨,视察哈尔滨车辆工厂、俯瞰市容的照片,有毛 主席为中共松江省委、中共哈尔滨市委题词的照片。有同年4月宋庆龄、林伯渠等国家领导人 视察哈尔滨铁路车辆工厂与厂负责人的合影。有1950年至1958年期间邓小平、陈云、宋庆龄 、班禅·额尔德尼·却吉坚赞、胡耀邦、李先念、林伯渠、王震、王任重等党和国家领导人 视察齐齐哈尔市、国营友谊农场、黑龙江垦区、萝北青年垦荒队、双城县五家子区的照片。 有1959年以后刘少奇、周恩来、朱德、董必武、邓小平、杨尚昆、叶剑英、彭德怀、李先念 、陈叔通、刘伯承、彭真、李富春、贺龙、王震、许世友等党和国家领导人视察哈尔滨电机 厂、汽轮机厂、锅炉厂以及伟建厂、东安厂、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 滨市第十九中学、伊春林区、大庆油田、齐齐哈尔市的照片、录音带和电影胶片。还有1983 年至1985年间,李鹏等党和国家领导人视察齐齐哈尔市以及鸡西、双鸭山、鹤岗、七台河煤 矿的录像带、照片等。
    外国领导人来黑龙江访问和有关外事活动的照片。其中有1952年12月在哈尔滨举行的中 苏两国关于中长铁路移交仪式的照片。有1964年宋任穷等陪同朝鲜国家主席金日成参观哈尔 滨东安机械厂和越南林业考查团在伊春林区考查的照片。有1965年刘少奇、陈毅陪同柬埔寨 国家元首西哈努克亲王游览松花江畔的照片。
    重要会议的照片。其中有1959年周恩来总理出席在哈尔滨召开的东北地区协作会议的照 片。有1961年刘少奇主席接见出席黑龙江省六级干部会议代表的照片。还有松江省首届人民 代表会、黑龙江省第二、三届代表大会的照片。
    著名劳动模范的重要活动的照片和电影胶片。有1957年齐齐哈尔第二机床厂全国著名劳 动模范马恒昌在厂区受到薄一波接见的照片。有1964年“铁人”王进喜在大庆油田钻井工地 受到邓小平亲切会见的照片。还有《马恒昌小组谱新篇》的电影胶片。
    重大科技成果展览的照片。如获重大发明与科技成果的名优产品,其中有亚麻制品、单 相电度表、飞机主减速器试车台、微型汽车发动机生产线的照片。有黑龙江省商业厅举办的 土特产展览会、富拉尔基重型机器厂技术档案展览等照片。
    名胜古迹和具有独特艺术风格的照片,以及其他有重大保存价值的照片、胶片。如齐齐 哈尔扎龙自然保护区、昂昂溪历史遗址与出土文物、哈尔滨冰灯艺术、齐齐哈尔马戏团出国 演出的照片等。
    此外,还有1956年伊春林区全方位航测照片,开发大兴安岭林区、创建大型机械化国营 农场、开发大庆油田的照片和电影胶片,以及重大自然灾害的照片。全省各项重大体育活动 ,以及创记录运动员的照片。
    黑龙江省是少数民族聚居较多的省份之一,各少数民族在长期的生产与生活中形成一定 数量的档案。到1985年末统计,全省共保存满、蒙古、鄂伦春、朝鲜、赫哲等少数民族档案 26500余卷。省档案馆和双城县档案馆保存满族档案23700余卷,其中绝大部分是用满文书写 的,少部分属于满汉文合璧。
    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和肇源县档案馆保存有蒙古族档案1967卷。在内容上突出地反映 了本民族的特点。有记述以蒙古族为主体的民族人口调查,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发展民族经 济以及文化教育、体育活动方面的内容,还有记述蒙古族一年一度的民族节日——那达慕大 会的内容,反映了赛马、摔跤、射箭等比赛的盛况。档案中还有关于民族干部教育以及民风 民俗等材料。蒙古族档案以蒙古文或蒙汉两种文字书写。
    鄂伦春族档案,主要保存在黑河地区和呼玛县档案馆,共有档案529卷。呼玛县档案馆的 鄂伦春族档案是1980年从白银那鄂伦春族自治乡接收进馆的。档案主要记载当地鄂伦春族发 展生产、民族教育以及生活等方面的情况。还有鄂伦春族由游猎转入定居后生产生活、文化 教育等方面的档案。
    尚志、五常、延寿、方正、海林、宁安、林口、桦川等县居住的朝鲜族人口较多,各县 都形成一些朝鲜族档案。仅据宁安县档案馆统计,1985年末馆藏朝鲜族档案近百卷。桦川县 试办的星火集体农庄,是以朝鲜族为主体的农业组织,积累一些关于农庄建立、发展方面的 档案材料。在朝鲜族档案中,还有水稻培育、种植以及民族文化教育、体育活动等方面的材 料。同江县档案馆还收藏有赫哲族档案130余卷,反映了赫哲族民族风俗、生活和教育等方面 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