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三节 油田建设

  大庆油田自1955开始勘探,1959年发现油田,经过26年的开发建设,到1985年建成萨尔 图、喇麻甸、杏树岗、葡萄花、太平屯、杏西和高台子等7个油田。在开发建设中形成了油田 勘探、钻井、采油、油田建设、设备仪器、科学研究等方面的档案,油田开发建设档案是油 田科技档案的主体。其形成的地域遍布松辽盆地26万平方公里,以及内蒙古的海拉尔,黑龙 江省的三江、虎林、鸡西等16个沉积盆地。档案内容涉及石油地质、物理、数学、化学等学 科的几十个专业。有各种纸张、磁带、磁盘等各种载体。实物有岩芯、岩屑等。
    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档案馆所藏松基3井的25种59份科技档案最为珍贵。该井于1959年9 月16日喷出油流,标志着大庆油田的发现,对油田开发有着重要的价值。其后,又由萨66、 杏66、喇72三口井形成的技术档案资料,证明了大庆长垣南北长140公里,其中北部油田油层 厚度、油井产量好于南部,从而揭开了松辽石油会战的序幕。1959年至1985年,大庆油田共 钻井14000余口,收集保存有各单井井史技术档案,其中探井842口,取岩芯73888.23延长米 。在此期间,形成的油田开发建设档案共分为8类:主要有油田勘探开发、技术标准,勘探开 发技术事故分析、勘探方案审定纪要;油田地形图及地理图,三角点成果表;区域地质勘探 ,地质普查及油气苗调查,油气资源评价,探区储量报告,水文地质分析,成果报告,水井 电测图,勘探形势成果图,地质构造图,油层对比图,地层沉积研究;野外地环物理勘探原 始记录、地震、电法、重力、磁力等方法勘探总结成果报告及附图,测井研究报告,野外地 球物理勘探年报;钻井规划、部署、方案,钻井技术总结、数据表及井位公报,钻井年报; 试油设计方案,试油试采数据及工艺,层位确定,油层评价及措施;油气田开发规划,实施 方案,井别方案,射孔补孔方案,配产配注及转抽转钻方案,储量计算与核算,采油工艺总 结及研究,采油地质调查,油田开发井位图,油层剖面图,油层综合柱状图,油田地质开发 数据表;单井钻井地质设计,钻井工程设计,井史、观察记录,完井总结报告、完井数据表 、固井设计及检查、标准电测图、横向电测图、岩芯分析报告、岩芯描述记录、完井交接书 等。
    大庆油田形成的科研档案也十分丰富。自1960年至1985年间,油田共取得科技成果4319 0项,其中有1174项成果获得奖励。国家级奖励75项,部、省级奖励188项。其中有油田储量 计算研究、松辽陆相沉积盆地油气田勘探、碎屑沉积油层油沙体的研究、小层动态分析方法 研究、注水开发及提高采收率现场中间试验研究、大庆油田高含水层系井网调整的研究,大 型内陆湖盆三角洲沉积模式研究、大庆油田高含水期开采方式转变的研究等科研项目档案, 这些项目先后获国家科委或石油工业部的奖励。大庆油田长期高产稳产注水开发技术科研成 果,1985年荣获国家科技进步成果特等奖。
    大庆油田还收藏有大批设备仪器、工业工程、变电工程、地下管线工程等科技档案。如 70年代形成的东北输油管线工程(简称“八三”工程)长700公里,共10座泵站,形成图纸1 444张,文字材料2570张,折合1号图968.25张,归档510卷。再如国家重点建设项目乙烯工 程,自1978年开始建设到1985年,接收、引进国内外技术文件、图纸资料约220吨,其中外文 资料120吨。据统计,全部工程共归档原文图纸资料15309卷7494册,施工图31084卷,交工技 术文件7494卷,竣工图10731卷。这些科技档案对科研、管理、生产都具有很重要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