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航运档案
航运档案是在航运生产、建设和科研等技术活动中形成的技术文件材料。它主要包括航
道勘测、航道测量、整治、船舶设计制造、水运工程规划设计、船舶设备、船舶检验、港口
、码头建设等图纸和有关科研成果材料等。
黑龙江省航运档案是从清末开始形成的。1900年,沙俄帝国主义侵入东北后,为利用航
运进行经济掠夺,开始对黑龙江水系一些河流进行勘测,形成了一些技术材料。省航运局现
存最早的航运档案《1904年松花江江图》,就是沙俄阿穆尔航运局首次对哈尔滨至同江水道
进行测量形成的,共有图纸42张。民国时期,黑龙江民族航运业有很大发展。全省官商航运
已达57家,整个黑龙江水系船舶总数达11万吨位,虽在生产建设中形成一些技术材料,但都
没有保存下来。东北沦陷时期,日本帝国主义把航运作为主要运输工具之一,大肆掠夺东北
自然资源。在航道测量和整治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技术文件材料,全都由日本人管理。1945
年日本投降时,日寇又进行大肆破坏,运输船舶所剩无几,航运技术档案资料几乎全部被其
销毁,造船档案、资料无一幸存。现仅存有航道整治测量档案97张和测量图3本。1946年,松
江省政府接收伪满航政机构,成立松花江航务局。为整修船舶,恢复航运,对日伪时期的技
术文件资料进行了收集。在恢复生产过程中,松花江航务局、东北航务局、哈尔滨航政局先
后形成一些技术档案资料,但大都是由技术人员保管使用,没有保存下来。
1955年,黑龙江省航运管理局成立后,随着运输船舶大规模更新换代和客货运输业的发
展,形成一批船舶设计、制造档案,航道测量图、航道整治档案、码头建筑档案等,除哈尔
滨船舶修造厂、黑龙江航道工程处等单位技术部门设专人保管技术档案资料外,大多数单位
在技术部门由技术人员保管和使用,亦没有建立规章制度,档案管理比较混乱,有的档案丢
失、损坏。
1959年,华北、东北协作区技术档案工作现场会议后,省航运管理局贯彻这次会议精神
和《技术档案室工作暂行通则》,加强技术档案工作,一些单位对航运档案实行集中统一管
理,促进了档案工作的开展。1960年,哈尔滨船舶修造厂设立技术档案室,由厂部直接领导
,加强了技术档案的管理。1962年精简机构,技术档案室被撤销,技术档案工作归属技术部
门管理。省航运局技术处由一名技术人员专管档案工作。
1963年5月,省交通厅对航运局技术档案工作进行检查,推动了全局技术档案工作。到1
964年,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批转《国家档案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技术档案工作的报告》精神
,航运档案工作得到一定的加强,确保航运档案的齐全和完整。据1965年底统计,全省共保
管航运档案881卷,图纸3790张。其中造船产品档案180卷,底图1032张,航运测量图2758张
,航道整治档案76卷,设备档案500余卷。
“文化大革命”中,航运档案工作遭到破坏,一些单位技术档案全部封存,有的单位技
术档案被烧毁。1969年,为适应档案战备的要求,省航运公司的技术档案转移到木兰县战备
船坞,档案工作陷于停顿。70年代初,随着全省档案工作的恢复,又将航运档案分批撤回到
单位保管。省航道局为加强技术档案的管理,设立技术档案室。“文化大革命”期间,由于
广大技术人员和档案工作人员的努力工作,1966年至1977年形成的造船、航道、码头建筑等
技术档案527卷,图纸6559张得到妥善保管,从而免遭损失。
1977年全省技术档案工作会议后,黑龙江省航运管理局转发《全省技术档案工作会议纪
要》和《技术档案室工作暂行通则》,认真贯彻会议精神,加强技术档案工作的领导,在全
系统办公室主任会议上对整顿技术档案工作提出具体要求,强调各单位建立健全技术档案室
,确定专职或兼职人员管理技术档案,把分散的技术档案收集、整理起来,改善档案保管条
件,加强档案的管理,使全系统技术档案工作有新的起色。
1980年9月,全国交通档案工作会议通过《交通部科学技术档案管理办法》、《交通部科
学技术档案文件立卷归档办法》等6项规章制度,并结合交通系统档案工作的实际情况确定技
术档案工作的任务。同年10月,全省科技档案工作会议召开,省政府批转《全省科技档案工
作会议纪要》。省航运管理局把贯彻交通部档案工作会议精神和省科技档案工作会议精神结
合起来,加强科技档案工作的领导,根据要求确定县、团级以上单位在党委办公室下设档案
室,统一管理文书档案和技术档案。省航运管理局在省水运科学研究所设立技术档案室统一
管理全系统技术档案。要求各单位把科技档案工作同企业的技术管理结合起来,纳入企业有
关的管理制度中去,把科技文件材料的形成、积累、整理、鉴定、归档及归档后的修改、补
充工作纳入科技人员的职责范围和岗位责任制中,作为对其考核和评奖的内容之一。1981年
5月,省航运管理局召开综合会议,专题研究航运科技档案工作,提出档案工作恢复整顿的任
务。7月,省航运管理局办公室下发《黑龙江省航运管理局科学技术档案工作实施细则》,并
发出通知,要求各单位把科技档案工作重视起来,纳入生产、技术和科研管理中去,定期研
究,解决问题,建立科技档案工作秩序,完善各项管理制度,抓好科技档案的收集、整理、
归档和利用工作,推动了全省航运科技档案工作的发展。
1981—1985年,全省航运科技档案工作切实贯彻《科学技术档案工作条例》,结合全省
航运科技档案工作的实际情况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加快档案工作整顿的步伐,进一步加
强档案管理和利用工作,使科技档案工作取得较大的进展。
一是科技档案管理制度不断完善。自省航运管理局科技档案工作实施细则实行后,各单
位据此制定了本单位的科技档案工作细则,使档案工作向科学化、规范化方向前进一步。19
83年,省航道局制定《黑龙江省航道局科技档案实施细则》和《归档办法》。哈尔滨船厂制
定《船舶设计技术档案管理制度》,松花江航运局制定了《归档制度》、《图样修改补充制
度》、《档案鉴定与销毁制度》、《档案保管制度》等。1984年,省航运管理局还制定《科
技档案保密制度》。到1985年,各单位科技档案各项制度基本健全和完善起来,对提高航运
科技档案管理水平起了重要作用。
二是航运科技档案工作整顿取得显著成效。根据省航运管理局制定的整顿合格标准,航
务工程公司、哈尔滨船厂、合江港务局、哈尔滨港务局等单位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整顿,切实
加强科技档案工作的领导,确定一名局(厂)长专管科技档案工作,建立健全机构,配齐管
理人员,购置必要的设备,调剂档案库房,全面开展科技档案技术文件的收集整理工作,提
高了科技档案工作水平。1981年9月,省航运管理局办公室对局直属各单位科技档案工作进行
了全面检查。10月30日,省航运管理局批转《关于航运系统科技档案工作检查情况的报告》
,针对检查中发现的科技档案搜集不够齐全,档案不配套和向省局报送科技档案不主动及时
,影响全系统档案归档工作的情况,强调各单位除1名局(厂)长主管科技档案工作外,分管
部门要切实负责抓好档案工作,抓紧科技档案的收集、整理和立卷工作,对科技档案实行集
中统一管理,分散在各业务部门的档案,特别是土建图纸和资料,业务部门要主动送交。要
求各单位按规定向管理局报送科技档案。基建工程设计一经完成,所有图纸、技术资料必须
送到科技档案部门登记。工程竣工验收,必须有科技档案部门参加,督促竣工图纸资料归档
。到年底,全局对各单位科技档案工作进行验收,基本上达到局里的要求,全系统科技档案
工作出现迅速发展的新局面。1983年,根据交通部的指示,在对企业进行全面整顿过程中,
省航运系统一些企业把对科技档案工作的整顿列为其中一项内容,认真地加以整顿,保证科
技档案工作整顿的质量。同年8月,根据交通部《企业事业档案工作整顿验收标准》,对全局
科技档案工作进行验收,较好地完成了科技档案工作整顿的任务。
三是收集保管大批航运科技档案,开展档案利用工作。1982年,根据档案分级管理原则
,各单位开始按归档项目的规定及时向管理局移交科技档案。在省航运局的领导下,全系统
开展航运科技档案的收集整理和立卷归档工作,并加强基层单位科技档案工作的业务指导,
使大批航运档案都得到妥善保管。据1985年底统计,全局科技档案分为基建、船舶、港口、
航道、科研、工业产品、船舶检验、救助打捞等11类,共保管3785卷,其中航道整治类档案
541卷,造船产品类447卷,船舶水运规划设计类357卷,生产设备类1593卷,基本建设类578
卷,船舶检验类228卷,科研类41卷,另外保管航运勘测图5700张,水文流量比降509份,各
类底图53954张。在做好科技档案保管工作的同时,各单位积极开展科技档案的利用工作,编
制检索工具,满足查档急需,为航运生产和基本建设提供了大量的档案。省航运局档案科等
单位还开展档案资料编研工作,编写出《航道工程简介》、《黑龙江四十年航运发展成果汇
编》、《哈尔滨船厂发展简史》、《哈尔滨船厂大事记》等,在为生产建设服务工作中发挥
了积极的作用,产生了较好的经济效益。